审视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4-08-01 02:19宋效军
银行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房价贷款

宋效军

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一些新变化,尤其出现了一些常态化的特点:GDP增速不再“保八”,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常态,对应的CPI维持在3%以下,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刚刚超过50%;资金紧张甚至不断出现“钱紧”和“钱荒”的局面;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几乎同时出现增长放缓的迹象,投资额创下十余年来最低水平,房地产滞胀,个别地方房价地价出现下跌并引发争论;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仍然保持增长,资产质量却引发大众担忧。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这里我们从基层银行的角度予以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新特点

资金紧张与资金宽裕并存。作为商业银行传统的营销旺季,商业银行一季度一般都会实现经营开门红。但是,2014年无论是企业存款、同业存款还是居民存款,国内银行业都出现了放缓甚至下降的态势。储蓄存款受春节和分红影响,从2011年到2013年一季度,银行基本上都能完成60%以上的年度任务,但是2014年3月中旬以前,储蓄存款时点基本都“沉于水下”,截至2014年3月31日,大部分银行并未完成时点任务。企业存款更是增长乏力,企业普遍处于缺钱状态,国内许多“央企”和大公司,账面资金只有数亿元,个别单位的总部下拨资金较多,部分弥补了3月31日的时点存款,而日均存款基本各家银行都为负增长。因为尽管2014年一季度互联网金融吸收了大约1万亿元银行存款,但是大部分仍以同业形式回到了银行体系。但是,问题是银行的同业资金也未显著增长。所以只能做出如下推断:国内企业赢利减少,居民现金收入减少,机构资产缩水,从而导致了银行日均存款的负增长。

但社会资金依然宽余。“余额宝”等一些互联网货币基金坐拥上万亿元资金,大量资金仍在追求高收益的投资品。从银行角度而言,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未见显著增长,基本保持在4%至5.5%之间,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也没有发生巨幅波动。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当前社会资金相对宽裕的现实。

贷款成资源,一金难求。2014年一季度房地产企业缺钱现象较为严重。有分析认为银行收紧资金造成房价下跌,进而导致房地产投资下降。国内大企业尤其缺钱,资金缺口都是几十亿元起步,但是银行维护关系能满足的不到20%,还要实施基准利率上浮。至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利率上浮30%也不一定拿到钱。不是银行不做贷款,而是经济下行期,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原因,项目审批谨慎,过会通过率下降,限制了个别行业的贷款发放。更主要的原因是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银行往往以“增存”来确定贷款新增指标,日均存款上不去,就没有新增放款。贷款成为银行吸引客户、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资源。

网点客户叫号量明显下降。银行营业大厅是银行经营状况的直观反映,也是经济的晴雨表。2007年银行大厅人山人海,购买基金的客户络绎不绝,银行营业时间结束却关不上门。最近几年股市不景气,银行的人气略有下降,但是2012年和2013年的理财产品销售火爆,银行窗口基本日均叫号在200个以上,从2014年春季至今,这一数字明显下降。客观说,自助设备替代率上升,使得一部分业务在ATM机、网银和电话终端完成了交易,但是经济偏冷也是事实,这也使得银行营销的难度加大。但是银行营销的指标任务并没有减少,深度营销、大数据挖掘、走出去营销、上门服务、私人定制、高端优质服务等成为基层银行的要求和普遍选择。

中间业务收入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的最大亮点。银行开始推动“大资产”、“大负债”、“大风险”、“大中收”的经营理念。资产管理、资产托管、资产证券化、盘活资产等成为银行关注的热点,而非传统的单一信贷资产的经营理念。尤其在负债方面,银行不再仅仅关注储蓄和企业存款,而是更多关注于理财资金、财务公司同业存款、非银行机构存款、财政和部队存款等。而中间业务收入伴随产品创新和银行的全面金融服务提升,中间业务收入项目的活跃使得银行非息差收入显著增长,一些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超过了其利润的30%。

银行各类案件违规出现抬头趋势。自2005年以来,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造逐步实施,法人治理结构得以完善,规模效益显著提升,资产质量大幅改善,合规意识增强,银行各类案件发生的频率有所降低。但是,进入经济下行期,原来一些问题开始暴露,涉案损失金额逐渐增大,银行各类案件违规出现抬头趋势。这一现象同样说明,经济进入新时期,道德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伴而生。

房地产市场发展出现新态势

房地产行业下行趋势明显。近期,杭州、常州等城市的部分楼盘采取力度较大的降价促销,部分三四线城市楼市交易疲软,房价松动。2014年5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4年4月国内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幅度进一步趋缓。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涨幅双双回落,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降至2013年以来的新低,26个城市的房价环比停止上涨。与4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相对应的是,财政部和统计局先后公布了2014年1月至4月的房地产市场其他相关数据。财政部数据显示,与房地产交易直接相关的房地产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契税等对地方财政增收的贡献明显回落。而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同比增速已经从2013年12月末的19.8%降至2014年1月至4月的16.4%。房屋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分别达6.9%和7.8%,幅度较2014年一季度继续扩大,4月降幅分别达到了14.3%和13.9%。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正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下行趋势愈加明显。与之前房价阶段性调整不同的是,此次并非行政调控的产物,在信贷收紧、资金压力、市场预期转变的情况下,房地产供需格局已经悄然生变。

供需逆转是房价调整的内在动力。中国房地产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刚性需求很大程度上得到释放,房屋供给过剩,也体现在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过高。目前中国这一比重已达到8.5%,高于美、日、英等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历史峰值,甚至接近西班牙2006年的9.5%的峰值。同时,由于收入增长与房价增长并不匹配,购买力对整个市场的支撑越来越弱。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造就了当前中国“4-2-1”的家庭人口结构,从微观角度讲,一家人将继承三套房的可能和婚龄人口减少这两点,就足以改变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力量对比。另一方面,从全球经验看,房地产价格极易形成泡沫,泡沫越大,房地产市场就越脆弱。国内房价经过多年的持续疯涨,价格泡沫的存在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房地产的潜在风险。一旦形成价格下滑的负面预期,连续反应就会出现:第一,几乎所有人都承认房价太贵,并推迟购房或投资计划;第二,过去十年房产牛市造就的炒房获利者抛售房产保全既得收益或是明智之举;第三,中央一系列的反腐风暴,使官员急于脱手房产,因为房产属于“显性资产”。

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导致房价上涨动力不足。历史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与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密切相关。因为价格粘性和时滞效应,新增的货币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种类的资产或商品之间“漫游”,结果在一定时间内,改变了不同种类的资产或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资金首先集中于如房地产这样收益较高的行业,而这些领域的投资周期较长,资产刚性较强,一旦形成有效资产形态,变现能力较弱,因此其流动性释放能力也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流动性的结构性短缺。房地产行业就像一个黑洞,吸收了国内大部分新增货币供应量。于是,十年间房价一路狂飙的同时,其他商品价格上涨速度相形见绌,总体来看,我国尚未面对太大的通胀压力。

然而,截至2014年3月末,M1余额较上月末增加了11075亿元,同比增速由2月的6.9%小幅回落至5.4%;M2余额较上月末增加了28939亿元,同比增速较上月降低1.21个百分点至12.1%。当前M1和M2的同比增速均处于2000年以来的历史偏低水平。货币供应量增速处于接近历史低点,且政府持续保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加上大部分新增货币供应量已被配置到商品房销售领域,目前市场上没有充裕的资金进一步推高房价。

行业性信贷紧缩进一步挤压房地产泡沫。在房价疯狂上涨的十年间,房地产开发贷款一直是各家商业银行竞相发放的高收益信贷资产,个人住房贷款收益率虽然较低,却是中国银行业的优质资产,其不良贷款率一直低于所有贷款的平均水平。然而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动荡正触动商业银行敏锐的神经,银行正试图控制或隔离房地产行业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房地产开发商财务杠杆较高,行业顺周期性明显,房地产开发贷款本身风险就很大,考虑到目前的楼市现状,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审批更为谨慎,贷款增速降低。2014年3月,浙江省一家地方龙头房地产企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的消息,再度引发市场对房地产行业信贷违约风险的担忧,开发商总计35亿元的债务中,银行债务逾24亿元,涉及到19家大大小小的银行。央行的201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商业银行2014年一季度已开始收紧房地产贷款。在贷款余额方面,2014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4.91万亿元,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比2013年年末降低了0.3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趋紧。这主要表现在房贷的优惠利率正逐渐取消,利率普遍上浮,银行放款慢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甚至部分地区的部分银行出现停贷现象。商业银行收紧房贷业务,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经营性考虑。一是房产价格下调风险显现,为了隔离房地产行业风险,银行对房贷的发放更为审慎;二是个人房贷利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收益水平不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的资金成本增加,在目前信贷额度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出于收益考虑,银行会会主动将资源配置到收益率较高的业务上。

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银行信贷紧缩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往往要超过限购政策,房贷利率的降低能促进楼市的活跃,房贷利率收紧则会遏制楼市的快速上涨。从近年来楼市起落的历史上看,信贷收紧的年份房价一路走低,信贷相对宽松的年份,房价则一路高涨。银行收紧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一方面造成房地产市场的“供血不足”,另一方面影响了住房销售与及时回款,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紧缩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而流动性不足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降价促销就成了必然之举。

银行传统赢利模式面临新挑战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引人担忧。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开始出现反弹。截至2013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4279亿元升至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重新上升至1.00%。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出现了“双升”趋势。然而,不良贷款“双升”在2014年一季度仍在持续。16家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及2014年一季度报显示,2014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从4810亿元上升至5179亿元,不良贷款率由0.98%上升至1.01%。至此,中国银行业连续十个季度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的均值不断上升,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再度引人担忧。

信贷违约现象显现新特点。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双升是经济增速高位回落、结构转型持续深入的结果。信贷资产质量下滑,金融系统信用违约事件增多与国内经济下行、结构转型是分不开的。同时,信用违约风险暴露呈现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特点,信贷投放集中、中小企业聚集的长三角地区是风险案件多发区域,钢贸、煤炭、光伏、水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则成为信用违约的重灾区。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信贷资产投向较为集中的地区,如今不良贷款的聚集地亦是该地区。根据2013年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8家银行(工行、建行、农行、招行、中信、民生、平安、光大)的长三角地区(部分银行披露的是华东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共计1161.74亿元,而这8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共计3360.06亿元,也就是说不良贷款的1/3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种信用违约案件频发,根据上海法院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14年2月17日至2014年年底,将有13家银行(中信、工行、中行、民生、农行、平安、招行、浦发、交行、建行、光大、兴业及华夏)涉及诉讼案件,共计1033起,其中工行和中行数量较多,分别有224起和222起。在以上1033起诉讼案件中,涉及钢贸产业起诉的银行有12家,共计272起,而工行起诉案件最多,为114起。

除了银行业,信托和债券市场也险象环生。2014年初,中诚信托产品“诚至金开1号”出现兑付危机,投资者拿回了本金,但未获得足额的预期收益。投资者长久以来形成的信托产品“刚性兑付”预期在此次事件中经历了最大程度的考验,中诚信托兑付风波着实为市场敲响了一次警钟。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3月4日晚间公告称,“11超日债”本期利息将无法于原定付息日2014年3月7日按期全额支付,仅能够按期支付共计人民币400万元。至此,“11超日债”正式宣告违约,并成为国内首例违约债券。需要指出的是,信托、债券的问题最终还是银行的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国内商业银行往往是各种改革的最终买单人。

房地产市场降温加剧了市场对金融风险的担忧。房地产金融风险敞口到底有多大?信贷方面,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末,主要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5.42万亿元,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20.5%,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合计4.9万亿元,占比6.5%,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0.29万亿元,占比13.7%。而银监会更大口径的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主要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及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的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为38%。信托方面,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末,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为1.15万亿元,占比10.4%。房地产市场降温和向下调整的趋势无疑加大了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信贷资产风险。

新常态下的新应对

政府宏观调控基调以微调为主。李克强总理2014年4月初,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阐述了其宏观调控理念。核心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因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短期政策目标是守住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在区间内政府不加干预,要着眼于经济中长期发展,通过促改革、调结构和惠民生激发市场活力。二是7.5%的预期增长目标允许有上下变化,只要能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合理区间。三是稳增长的微调政策会陆续出台,但政策不会出现方向性变化。5月初,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要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领导人的讲话表明中国政府目前不愿出台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措施。

因此,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强刺激是不现实的,但政策微调仍有余地,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基调,是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只要经济增长不明显低于底线,政府基本上就不会出台短期刺激政策。反之,政府就会采取措施,促使经济回升至合理区间之内。由于政府刺激政策的目标只是“保底”,并非经济的高增长,经济一旦成功地进入合理区间,刺激政策就会消失。因此,未来如果经济再次出现明显的下行压力,政府的短期刺激政策会推出,具体的政策除了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要符合改革需要,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区域发展协调等转型要求。

调控房地产让市场发挥决定力量。具体到房地产调控方面,在2014年3月的“两会”上,国家住建部部长姜伟新透露了2014年楼市调控“双向调控”的新思路,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可见,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将根据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微调,救市或抑制房价都有可能,地方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情况选择调控的方向。从无锡降低购房落户门槛、南宁放开限购政策,到有关人士表示除北上广深以外的其他城市可以不限购、铜陵采取购房补贴、公积金放宽、预售资金监管放松等一系列全面“救市”政策来看,各地的微调手段也趋于多元化。事实上,当前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甚至局部降价正是前期一系列宏观调控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房地产价格的合理回归,当下稍微遇冷的房市也不能断然认为是崩盘的开始。当然,各级政府需要统筹考虑房价、金融系统风险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处理并平衡好三者的关系。

顶层设计注重综合金融改革,市场规律指导基层银行经营。如果把中国经济系统比喻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那么金融体系就是这个机体的供血系统,直接关系到机体能否有效运转。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系到上游钢铁、建筑材料等行业以及下游家具、家电、装修装饰等诸多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群,显著影响地方的财政收入,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房地产市场一旦形成泡沫,又会反过来成为经济体最薄弱的环节,最容易放大实体经济问题和金融系统风险。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房地产在其中都扮演了主要角色。因此,顶层设计要注重综合金融改革。金融安全关乎全局,必须把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住房建设部等部署在中央领导下,排除部门利益,调整既得利益,释放改革红利。同时,在基层银行中,要遵从市场规律,为社会经济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有序竞争、稳健发展。

总之,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经济开局增速较低,投资、消费和外贸都不尽如人意;房价涨幅持续收窄,土地成交量大幅回落,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信贷资产质量隐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升”,个别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兑付;股市在小幅震荡中持续低迷。面对以上种种迹象,我们需要分析房地产市场风向转变等国内实体经济现状,也需要分析信贷资产风险暴露等热点问题,识变应变,采取符合目前形势和未来发展目标的政策,迎接经济新常态,再次把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引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通道。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房价贷款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去库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降房价
2016房价“涨”声响起
还贷款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