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贾平凹的《月迹》,我们会禁不住被文中描绘的皎洁的月光、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清新隽永的叙述、亲切自然的语言、丰满的人物形象等所述的一切深深吸引。而教《月迹》则需找好几个切入点。
一个贴切自然的好题目
“月迹”,再贴切不过的题目了,它紧紧扣住了全文的内容,叙述着月光从无到升起、到月圆、到月色满院,充盈在四面八方——
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
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尽院子的白光,……抬头看着天空,……月亮正在头顶,……。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月亮)。
河水细细的,……灿灿地闪着银光。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月亮的行踪,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物上月,河上月,水上月,天上月,一气看来,不凌不乱,让人倍感亲切,好像这月就是为我而升,这月就是为我而亮,我在什么地方,月亮就会跟着到什么地方,或者说月亮走到什么地方,我就会寻找到什么地方。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月亮走,我也走,……”
一个平淡无奇的好故事
中秋赏月,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作者也确实给我们讲着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
中秋之夜,一个老太太,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或是坐在堂屋的小凳子上,一边等着赏月,盼着月亮赶紧升上天际,一边应了孩子们的央求,讲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月亮出来了,又指点着孩子们寻月亮,看月亮,赏月亮,又讲起月亮的故事。
除了这些,关于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也许奶奶也会不遗余力地告诉孩子:嫦娥、吴刚、玉兔、桂树、广寒宫、桂花酒,中国的月亮文化当年就是这样口口相传下来的吧。
作者写的是一个普通的故事,老奶奶带孩子们寻月、赏月、饮酒、议月,其乐融融,老人和孩子都在这平常的兴奋之中各自得到了满足,于是大家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或许他们还做了一个和月亮有关的梦吧。
一片光亮怡人的好景色
这里,中秋之月是十分诱人,撩拨人的心扉的。
中秋月圆而且明亮,文中倾其力给我们展现了一片光亮怡人的好景色。——月儿光光,月色银银,月光似玉,月之美妙被作者都说尽了。
写镜中月时,作者先只是说“一个白道,再是半圆”,“满盈了”,这里摹其形迹。从无到有,由低到高,自盈而亏。写院中月时,说“尽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说的是观感,光亮耀人,温润可人,如玉一般晶莹剔透,如银一样洁白明亮。这时我们感受到的是圆月高悬,月色如银似玉,月光如水,倾泻在人世间,照耀在人们身上。
其后,作者写杯中月,写物上月,写河上月,实实虚虚,虚虚实实,和上文的镜中月,院中月一起为我们铺陈出一片怡人的好景色。
月亮,无论是镜中,院中,还是河面,天上,都是“灿灿的”,“白光光”地闪着银光。中秋之月,带给人们的,都是一片沁入心脾的,让人久久萦怀的好景色,作者抓住中秋之月的明亮如银,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我们展示着他所见,所想见的灿烂的中秋之夜的怡人景色。
一种怡然自得的好心情
中秋赏月,心情因人因时因事而不同。苏东坡说,“月有阴晴圆缺”,那是亲人离别之愁绪,而《月迹》所描绘的恰恰相反,是亲人相聚共婵娟的快乐,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好心情。
“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赏月而无月,当然不愉快;当月亮从镜子上消失,月光升高而没有照进屋子,孩子们又是“一个失望”,当然也不高兴,其实这是铺垫,先抑后扬的笔法,目的是要反衬其后的欢快。
看见了院中的明月和院中的桂树,便疑心累累的花朵是繁星变的;说到月中有桂树,身上便淡淡的痒痒的;说到月中有嫦娥,便自然想到三妹,而且要知道嫦娥和三妹哪个漂亮,于是三妹便得意的露出了“狂样”,我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见了河上的月光,弟弟便大呼小叫,妹妹也在喊叫;大家齐望着天上的明月,纷纷议论着,“月亮是个好”。很紧凑的情节,很简洁的故事,一环连着一环,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洞察他们内心的那份欣喜。这种感觉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深刻的体会,而作者便一次又一次传达出了他当时赏月之时内心的畅快,那种怡然的心绪。
王监军,教师,现居河南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