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儿童美术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2014-07-31 03:12林思思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师

林思思

摘要:

美术教育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的美术教育,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是作为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儿童时期是发展思维的关键期。美术教育则是发掘创造潜能、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学习美术、完善孩子的品格,引导她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培养儿童;教师

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美育就是要培养儿童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和表现力;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她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手脑的协调与操作能力,初步熟悉并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及用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但是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需要后天培养的,不少习惯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的。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提高孩子自信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幼儿阶段的美术活动包括折、剪、贴、捏、画、点、拼等形式。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提升孩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就拿我给学生上过的一堂课来说吧。当时上课的内容是用课前学生自己准备好的树叶贴一幅画。她们在做剪贴画时,首先需要我讲解剪贴的内容,并示范作画的过程,然后再去思考自已所要贴的对象该如何去剪撕,撕好外形以后,还要比划撕好的的图案往什么地方粘合适,再学习用胶水粘的方法,最后在完成一张完整的作品后,给同伴和我展示并讲述自己作品的内容。在这一活动中,孩子的观察力、模仿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思维能力、创造力、记忆力贯穿始终。手、眼、口、脑等各器官协调并用。同时智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二、美术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懂美术的人应该知道,从画中也可以看出孩子的个性品质,就好比说有些孩子,无论老师怎么启发,画面就是画不大,这就说明这些孩子生性胆小,而这这就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等方面。那么,在美术活动中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在欣赏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趋向

幼儿的心灵就是一张白纸,她们的审美趋向,取决于我们的引导。我认为欣赏是提高幼儿审美教育的最好的方法。选择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幼儿欣赏,可以提高她们审美趋向的积极性。然而,幼儿的思维绝大部分受动画片,连环画的影响。所以,连环画对幼儿来说是很有欣赏价值的。如在连环画《葫芦娃》的欣赏中,葫芦娃的可爱正直,让他们喜欢至极,这些美好的形象伴随着孩子们的童心快乐地成长着。同时,这些积极的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上升为最初的人生观、道德观。民间工艺品的欣赏也是很有意义的。民间工艺品内容非常丰富,并且非常生活化。如剪纸、蜡染、布艺、陶艺、木雕等等,欣赏这些作品,有利于幼儿理解美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道理。再有就是建筑作品的欣赏,建筑作品的欣赏有利于幼儿拓宽心胸,如:让孩子们欣赏《长城》时,她们刚开始对毫不起眼的城墙不太感兴趣,但在让她们了解了长城建筑的历史及艰辛后,孩子们顿时为长城感到骄傲起来,为我们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小小的心胸立刻荡起热爱祖国的激情。

(二)创设适宜的美术氛围,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小组的。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交流情感。如进行《热闹的星期天》的绘画活动,需要全班合作完成。这样大家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欣赏着共同完成的作品,她们会产生一种强有力地自豪感。这个时候,老师在适时的评价:“少了哪个小朋友的画,这张大画都是不够热闹的”,她们的自信心就得到了更大的满足。活动区的美术分组活动,也是很好的活动形式,这样的活动环境,更有利于幼儿自由发挥,较好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作品。由于活动的人少,也更能充分得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关怀。

三、美术教育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以审美教学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画画也不单单是涂涂画画,更在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及动手的能力。画画和算算术一样,也是有步骤的。就好比说画一个小动物,我们也需要分步骤来组织教学:第一步,儿童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动物的成长的过程。教师讲述观察顺序、并要求学生观察越仔细越好。如眼睛由眼皮、眼球、眼球、眼毛组成,眼皮有几层,眼球有什么影子,眼和嘴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等。第二步,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让孩子们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它喜欢吃什么,什么时候睡觉等。使孩子们对课题产生兴趣的同时又对课题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三步,儿童可以照着照片临摹小动物,或者照着真的动物写生。在边看边画的过程中,通过对比与分析,可以了解到绘画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同时使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第四步,让儿童抓住动物的基本特征,画出它们的各种动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创造,诱导儿童画出自己对于动物的不同感受。第五步讨论创作。根据儿童对动物的认识、感受和各种动作的创作,让学生讲述一件关于动物的故事,使儿童产生各种情景,然后考虑创作题材。第六步评价作品的优缺点。由师生共同讨论,这样逐步培养儿童的欣赏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达到了教育目的。而更重要的是儿童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结语

总之,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由此可见,绘画在幼儿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参考文献】

[1]尹小淳.美术及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邱明正.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3]南国晓.浅谈儿童时期美术教育的价值及规律[J].集宁师专学报,2003(06)

[4]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教孩子画画——放手,让孩子获得精彩
浅析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结合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