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甍材
【摘要】元杂剧是我国元代特有的一种文学剧本形式,是一种散文与韵文的结合体,在搬上舞台后,可以将宾白、舞蹈、曲词、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这种艺术特色与创作风格对于后世的作品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是民族的骄傲。本文主要以《西厢记·长亭送别》为例来分析元杂剧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西厢记·长亭送别》;元杂剧;艺术特色
元杂剧是我国元代特有的一种文学剧本形式,是一种散文与韵文的结合体,在搬上舞台后,可以将宾白、舞蹈、曲词、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因此,受到了广泛的传颂。与西欧话语和古希腊悲喜剧不同,元杂剧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在现阶段的很多戏剧中,还依稀可以看到元杂剧的缩影,元杂剧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特的唱腔
唱腔是元杂剧的核心,不同唱腔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能够刻画人物,有的则用来直抒胸臆,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共有19支唱曲,在这些唱曲中有大量古诗词精华,同时,还添加了一些名言警句,这些唱词成为了绝妙的诗词。其作用也是多样化的,有的用来衬托环境,有的用来交代时间、地点以及节令。
例如,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第一支唱曲[端正好]就这样描述到:“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优美的诗词并未涉及到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而是描绘出了这样一幅景象:“在碧蓝的天空中漂浮着白云,菊花洒满大地,大雁南飞,枫叶遍地。”在这句唱曲中,为读者呈现出了白云、蓝天、菊花、大地、大雁、枫叶几种景象,构成了绚烂的背景,这种背景是不会受到舞台因素的限制的,只要听戏人通过想象就可以很好的与这些景物融为一体。
二、绚烂的布景
布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效用,在元杂剧中,大量的描写不仅可以描绘主人翁的思绪,还可以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如“总是离人泪”就很生动的描述出暮秋景色与恋人的分离情绪,并将两者很好的交织在一起,从一开始就为整剧埋下了伤感的基调。
这种方式在现代京剧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以京戏为例,其戏文章都十分的精炼,但是都蕴含着浓厚的诗意,在布景方面,常常只应用简单的桌椅,甚至什么都没有。但是在角色出场后,往往能够通过简单的唱词将时间、节令、环境交代清楚,这就可以帮助观众很好的了解当时的环境气氛与时代背景。
三、民族典故的应用
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应用了大量的民族典故,让简洁的唱腔迸发出了深刻的内涵,例如“淋漓尽休提红袖,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就借借鉴了王嘉的《拾遗漏》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利用劳燕分飞的典故来表达出了莺莺不忍离散的心情。将这种民族典故应用在唱词中即可用精妙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情感。
除此之外,《西厢记·长亭送别》中还采用了大量的民间口语,真正的实现了雅俗共赏,同时还应用了大量的叠词,让这些唱段表现出了独特的风格。
例如,[叨叨令]中,“见安排这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在这一场词中,应用了车儿、马儿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就很容易让听者产生思想共鸣,而词语的重叠又可以很好的提升语言的易懂性,让语言变得更加形象。
四、突出的写实性
元杂剧十分重视戏剧的写实性,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人物对话的写实性,舞台角色的对话并不一定是说给对方听的,而是为了向舞台的观众来直抒胸臆。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共有19支曲子,都是由莺莺独唱的,并不需要他人对唱与问答,这就是为了抒发出她内心深处的情绪。
例如,[云篇]:“年少啊轻远别,轻薄啊易弃掷,全部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实际上,这并非都是莺莺对其他角色所所的话,莺莺是一个相国小姐,从小就受到封建思想的熏陶,作为一名千金大小姐,她是决计不会说出这种话的,这不仅不符合人物设定,也不符合我国古代社会民族思想的表达方式。因此,这种唱词实质上是莺莺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是莺莺对爱人的深刻情感,唱词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表达出恋人之间的离愁。
此外,在角色表演上,也有着写实性的特征,虽然元杂剧的道路与背景简单,但是对于表演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需要通过唱词来抒发情绪,也需要使用写实性的表演来描述场景,抒情达意。
例如,莺莺坐车来送张生,舞台上并没有马车,但是通过莺莺的动作就可以看出她坐在马车上;张生为了表达出骑马动作,就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只要用马鞭就能够很好的表达出这一情景。
总而言之,元杂剧作为我国戏剧文学的代表,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与创作风格,这种艺术特色与创作风格对于后世的作品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是民族的骄傲。在未来,应该深刻的挖掘出元杂剧中的闪光点,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晓丽.从《西厢记·长亭送别》看元杂剧的离别——兼与诗词、小说、外国戏剧比较[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06)
[2]胡健生.元杂剧中的“预示”与“延宕”艺术管窥——兼与西方戏剧比较[J].中国戏剧,2007(05)
[3]孙隽莹子.为情而歌——解析元代爱情题材杂剧中的景物描写[J].大众商务,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