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2014-07-31 00:02闫宪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发展

【摘要】学生发展需要引导,习惯需要培养,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其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主阵地。课堂上适时对他们的德育渗透,会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语文课也不例外。

【关键词】学生;发展;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前段时间,我有幸在重庆一中参加“首届全国区域教育发展与特色学校建设论坛暨初中课程改革现场观摩研讨会”,聆听了几位与会专家、校长的精彩演讲,我获益匪浅,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入德从善”,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我又拜读了一些中外的教育名著,这里摘引几则:

“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分析各方面的能力”是卢梭和裴斯泰洛对教育本质的定义。

著名教育专家陶西平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人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是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学生,如果在语文课堂有意识的进行德育渗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好处。充分挖掘文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努力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收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爱她不要伤害她

一次单元检测题有这样一道题目:读下面文字,给它加上一个含有哲理意味的结尾:

漫步在乡下原野,看见一束热烈奔放的野花,叫不出名字,更谈不上名贵,但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带回家,插在花瓶中,每望一眼,胸中便多一份朝气,一种精神勃发的快感。但不多日,花朵便凋枯了,勃勃生机变成了无望的回忆,爱它却造成了它的悲哀。于是我明白……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回答“他不该摘花回家”,有人提出“他不注重环境保护,要受到惩罚”。我在评讲时,先不忙评论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先交代这类问题的答题思路——应该从现象到本质,归结到人类活动的普遍规律。于是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花朵也有生命,我们不应该随便伤害它。我继续启发,语言还应更简洁,思路活跃一些,反复讨论,大家一致推荐刘宗海同学的答案为最佳答案:爱她不要伤害她!

刘宗海,他?读着他的答案,我头脑中一下子联想到前几天,值周班委向我报告的一个情况:刘宗海喜欢班上一位女孩,他又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常常称老师不在,调位到那位女孩座位附近,有意接近她,结果被周围同学觉察,出了很多流言,弄得那位女同学很不好意思,上课低着头,再也不敢大胆回答问题了。我正琢磨着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再读“爱她不要伤害她”,对,何不借题发挥,顺水推舟。于是我建议全班同学鼓掌,老师也大声说:“对,你说的太好了,花儿,喜欢它,不要去伤害它,那么,要是我们喜欢的人呢?也不要去伤害她,对吗?”知道情况的同学哈哈大笑,顿时,他的脸红了。课后我又在他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其实,喜欢一个人,并没有错,假如因为你的一些举动让她不开心,或者被家长、老师责骂,你不是伤害了她吗?再说我们现在还是读书时间,将喜欢她的那些力量用来学习,用来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有朝一日,再说不迟。总之,你今天的答案“爱她就别伤害她”太精彩了,你看着办吧!老师相信你会处理好的,对吧?

从那天以后,他再也没去换过位置了,只看见他上课聚精会神听讲,课间安安静静看书,午休认认真真作业,也许他真的在实践那句话“爱她不要伤害她”。

经历了这件事,我觉得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时候也需要智慧,需要抓住时机,有时候利用好一道题目,一个答案就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还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这不正是新课标所需要的吗?

我真的长大了吗

一次阅读课,我们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我长大了》,大意是作者小时候盼望自己长大,以为进入中学、长了青春痘就是长大,向父母询问时,父母都不置可否。直到后来搭邻居孩子的单车上学,撞到老太太,邻家孩子骑车逃走,自己护送老太太回家并答应陪老人谈心。回到家后,父母终于承认他长大了,在睡前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这时作者终于感觉到父母认可了他的成长;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更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做完练习,我觉得这是一篇很好的思想教育文章,何不为我所用。我立即安排学生讨论: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但长大的标志还有哪些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成熟人格,我让他们回家继续思考,并以《长大的感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结果,作文很成功,大家都对自己长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使之不断地趋于完美。以上几点偶然之得,也许让他们懂得怎样处理情感世界,或许他们懂得“礼让”原则,懂得“诚信”为人,或许意识到做人首先要有责任感。这些,或许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人生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畅。

作者简介:

闫宪伟(1974.12~),男,四川通江人,大学本科学历,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中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语文教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