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如何走向精致?

2014-07-31 11:33周建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习者知识点微课

周建成

曾几何时,“微博”作为新鲜事物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后“微信”“微电影”的不断涌现,将大众引入全新的“微时代”。佛山市教育局首推的“微课”评比活动,在教育界掀起课堂改革的热潮,颠覆了传统的授课理念,使传统的授课形式甚至授课时间都发生了改变。

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出现,更有利于广大师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切磋,更便于普及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等学习方式。笔者观看了相当数量的微课视频,精彩者有之,但平庸者亦不少。如果缺乏精心的教学设计,怎能使学习者快捷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产生到发展,微课历时四年;从粗糙到成熟,又会费时多久?追求精致,方能日臻完善,笔者试图探究的正是微课的精致化问题。

微而有“位”。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微课知识点少,教学目标则更为明确;耗时短,学习者注意力更易集中;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使用更灵活便利,可供师生随时随地观摩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将知识碎片化,采取分解策略,化整为零,既让每一个点更为高效实用,又能由点及面渐成系统。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将会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平台,将成为传统大课绝佳的补充和拓展,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希望上级教育部门能够预见到微课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作用,鼓励和扶持各项竞赛和交流活动,做好微课建设的整体规划,创建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平台,并且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做微课的领导者;广大教师也应意识到微课不仅是一种时髦,更是一种必然,要给它应有的“地位”,潜心于微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等,为微课的系统化和规模化努力,做微课建设的参与者和推进者。慎重的态度是追求微课精致化的保证。

微而有“威”。这个“威”是指微课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威力。不少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自发地拍摄了一些片段制成视频,既能反思教学中的得失,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又充实了微课板块的内容,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如果目的性再强些,教师主动去了解学习者需要什么,自觉梳理出相关科目的重难点,着重对这些重点进行解析,对难点加以突破,就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教师制作微课时,可多做关联式构思,即对关系紧密的知识或技能推出连贯的视频组合,力求保持推介的系统性,甚至可以组建创作团队,打造自己的微课品牌,在竞争中提高微课建设的质量。另外,各制作者对同一话题有不同的诠释,相互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也能带给自身和学习者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微课的良性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讲授类、问答类、演示类、实验类还是练习类,制作微课首先要确定的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步骤、教学手段才有意义,才能真正发挥微课的实用功能。力求实用高效,是微课精致化的前提。

微而有“味”。这是衡量微课优劣的关键。微课之“微”,言时间短、篇幅小,但微课在教学目标、环节、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丝毫不比传统长课低,相反难度更大:如何在短时间内讲清知识点?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样突破?是否能更生动、更易于理解?选择什么方式解决问题,实物展示、动画,还是表演?可以做得更美吗?教师必须耐心揣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最佳展示方式,让微课变得有“味道”,即有深度、有趣味、有创意。大家一直强调的是微课的实用性,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追求创造性和艺术性。微课建设固然应该系统全面,但不可忽略个性化发展,注入个体灵感和独特理念的微课,才会精彩纷呈,彰显生命力。当下网络上不少微课仅仅满足于课堂实录的简单截取,缺乏创意构思,镜头语言比较单一,甚至教态都疲软乏力,很难快捷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更侈谈能激起学习者的兴趣,使之产生共鸣和审美愉悦了。所以说,从细节入手,追求卓越,是微课精致化理念的灵魂。

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者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