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瑞雪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决定人一生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上的日趋成熟,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育也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但处于这一阶段的他们叛逆心理比较显著。此外,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有些还会成为他们的主要矛盾。青春期学生的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包括:矛盾性、孤单感、自卑感和嫉妒心理等,这些特点都会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安全有重要影响。随着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他们对于心理安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曾这样剖析其心理:“没有谁比青春期的孩子从他们孤独的小房间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没有谁比青春期的孩子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1]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人格发展尚不健全,自我意识尚在形成,自我的发展是心理安全形成的内在动力,同时,拥有了心理安全又是他们塑造健全自我的基础。
心理安全是一种心理感受、主观体验,即一个人感觉到安全、没有威胁。当代青少年的物质生活、学习条件比起其父辈们有了极大改善,正因如此,我们通常总会以为他们应该比父辈们感到幸福、快乐,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调查发现:现在做事经常感觉紧张的中小学生占22%,为一些小事过分担心的占17%,对考试感到过分紧张的占35%。这些数字表明,当今的中小学生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快乐。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2013年9月,我们对江苏省盐城市3所农村学校,共2544名学生(年龄均处于14~17周岁之间)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 SQ)[2]。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共有有效问卷2241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0%。其中,在性别维度上,男生有1211人,占总体的54%,女生有1030人,占总体的46%;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的维度上,独生子女占了73.4%,1645人,非独生子女占了26.6%,596人;在被试来源维度上,农村的孩子占绝大多数83.5%,1871人,而城镇的只有16.5%,370人(见下表1)。
数据显示,青春期的男、女生在心理安全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8,0.01
表1 不同性别心理安全感独立样本T检验
笔者分析,可能是由于盐城处于江苏北部,地域经济还不发达。加之,本次调研虽然是随机取样,但统计后发现,大多被试者来自农村,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初中阶段很多女生如果学业成绩不好,就会对自己的未来担忧。男生虽然也会有学业不良者,但是他们如果考不上高中,将来进入社会学习的专业技能的领域比女生要宽,比如汽车维修、建筑等行业。这些因素导致了男生在心理上有一种无形的优越感,心理安全感自然较高。另一方面,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一般女生比男生发育要早。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容易给她们带来比男生更多的困惑。她们情感世界细腻,往往表现得更脆弱、更敏感。在行为上,又表现得害羞、胆怯,自然心理安全感会较低。
下表2是关于学生是否遇到过重大生活事件维度上的分析:
表2 重大生活事件心理安全感的方差分析
表中反映出,生活中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的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水平要低于没有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的学生,并且他们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2,p≤0.01)。
笔者了解到,在那些遇到重大生活事件且感觉到苦闷的学生中,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与亲人过世或父母一方残疾有关。可见,家庭的完整性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的影响也颇为深刻。
由于在是否遇到重大生活事件维度上的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2,p≤0.01)。所以我们要做统计学上的进一步分析,即事后检验:看看差异到底来自哪两个或几个群体。如下表3所示:
表3 重大生活事件安全感事后检验(LSD)
*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结合表2的结果,在重大生活事件的维度上做事后检验(Schffe检验)。由表3可知,没有遇到重大生活事件的学生与虽遇到重大事件,但不感觉苦闷的学生在心理安全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又感觉到苦闷的学生,不仅与没遇到重大生活事件的在心理安全感上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而且和遇到过但不苦闷的学生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
笔者在访谈中还了解到,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并感到苦闷的学生,大多很渴望有心理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他们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更关注自己的隐私。这说明,由于客观上遇到的不幸,他们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这使得他们内心承受了比其他同龄孩子更多的压力,造成了他们的不安全感。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拥有积极的逆境观。博尔诺夫说过:“只有在遭遇中才会产生那种无条件的、在所有要求中抓住重点的、震撼人们心灵深处的情形。什么地方发生遭遇,整个世界的关系就会立即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影响青春期学生自我心理安全的因素有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两方面。
1.性别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处于青春期男生的心理安全水平要比女生的要高,并且存在显著差异。这点在前面的调查中已有论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2.年龄
首先,由于个体差异,不同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不同,从而也会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安全产生影响。早熟的男生会表现得比其他同学更健壮,容易被同伴、教师和他人视为成人,会表现出比一般男同学更成熟、更自信的行为。而早熟的女生因为自己的身材和一般女生的不同,亦容易形成负面的自我评价。同时,容易成为男生注意的焦点,易陷入早恋的境地。相反,晚熟的男生会过度注意自己的缺点,社会适应较差,但他们在性发展方面承受的压力较少。加之学校的青春期教育的开展,给予他们心理的不安有种合理的解释,成年后会在某些方面较有自信。晚熟的少女,由于其生理发育中较少受到像早熟女生那样的困扰,同时,和晚熟男生一样,学校的青春期教育让他们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使得她们因为生长发育而带来的不安感、焦虑一般会比较少。
其次,青春发育期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自身的安全感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在身体发育的早期,由于刚出现体征上的变化,他们感受到恐惧、焦虑的程度会比他们在发育中期、晚期时感受到的程度更强。不少初中教师感觉到,初二年级学生变化明显。我们的几项研究也发现,初二处在学生生理发展的转折期,尤其是男生,个头和声音变化,强化了青少年个体成长的自我意识。这一系列普遍的变化也促成了同伴之间的共同追求和相互影响。原本比较马虎粗糙的男孩子变得讲究了,相当注意自己的形象,最明显的是人际交往风格的变化。
以上都是由于青春期开始的时间以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心理安全产生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会随着学生的逐渐成熟和其他因素的加入而产生不一样的变化。
1.青春期学生的认知因素
青春期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表现于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元认知等心理过程和社会认知能力等方面。其中,思维的发展是反映他们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他们的思维从具体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虽然进入初中,学生掌握的概念更丰富、更系统化,能进行一些相对复杂的归纳和演绎推理,而且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他们的思维仍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下面是笔者在调查几所学校的学生时,随机访谈了几位同学让他们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谈谈“学校是什么?”得到的回答众说纷纭,有的观点甚至完全相反:
学校是鸟笼,是监狱,是老师的饭碗。
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是冷酷无情的场所,是父母管不到的地方,是整天担惊受怕的地方。
学校是家,是乐园,可以让我们伸展四肢活动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知心的朋友,遇到真正懂我们的人。
青春期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想容易偏激,不能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而且容易只看表面现象,不能深入事物的本质。他们的思维还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另外,他们还会过分关注自己的体貌、能力和行为,单方面的考虑问题,不能清晰地认识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2.青春期学生的情感因素
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情感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疾风骤雨”。主要表现为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稳定状态:激动、喜悦、愤怒、忧伤、孤独等情绪时常微妙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强烈、动摇但又不协调的情感世界。他们过分地关注自己,追求“独特的自我”,容易夸大自己的情绪体验和主观感受,认为自己的情绪情感是独一无二的,甚至一些学生会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
3.青春期学生的意志行为因素
人的意志行为是以一定的认知和情绪、情感为依据的。认识为意志确定目的、调节行为,情绪情感则激励个体的行动。另一方面,意志又推动个体的认识活动,并监控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虽然各方面发展还未成型,但是他们的行为活动也受个人的意志品质影响。那些自觉的、果断的、有充分自制力的、具有坚韧性的意志品质的学生,往往比那些容易受暗示、做事犹豫怯懦、摇摆不定的学生拥有更高水平的安全感。此外,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诱惑,比如社会不良青少年、网络陷阱等问题的困扰。
2007年底,在中央文明办秘书组、未成年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心理协会主办的第九期《心理专家讲坛》中,北师大博士生孙炳海认为,青少年自己可以做自己的心理老师,也就是自我进行心理教育。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弹性理论强调人们在面临问题或危机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保护因子,促使人们自己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这种保护因子,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可能是乐观向上的态度,快乐、幸福的体验以及顽强的意志力等;从人与人之间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人际资源、人际关系。如青春期学生的人际资源是教师、父母和同伴等。人们在遇到问题、困难时,自己都会想办法解决,但是,在自我摸索的过程中,人们常常要获得各种资源的帮助以使得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当自我教育成为一种可能,增强安全感的理性方式——自我的心理安全教育也应该是可实施可操作的。
青春期的学生要实现心理的安全,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他们是否具有不断完善自我,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
1.正确的自我认知。对现实的自我做出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不足有清楚的认识;对理想的自我作出一定的描述和探讨。
2.恰当的自我调控。学会承认、正视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学会清理并恰当地表达情绪;合理的宣泄,避免过激行为。
3.积极的自我评价。学会正视自己的缺点,接受或改变它们;积极主动自信地生活。
4.主动、踏实的自我践行。激励自己改变自身的缺陷,向着理想的自我作努力。
1.自主性
心理安全教育,不只是由外向内,掌握心理安全相关知识、技能、技巧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内向外,将已有知识践之于心理体验、调控、发展的过程。由外向内的过程是由内向外过程的前提和基础,而由内向外过程则是由外向内的目的和归宿,中间的环节即自我心理安全教育。从这一层面上讲,家庭、学校、社会的相关教育都是外因,而自我的教育才是内因,是关键。
在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以自我心理安全教育为本,心理安全的终极目标就很难达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裨补,并反复强调“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必须经过学习者的自我价值系统审定纳入自我概念结构,才能转化为无需外在强化力量支持的个性品质,它不会自动授之于人[3]。
自我的心理安全教育在整个心理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所以,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内容的自主选择、方法的自我践履、过程的自我调控以及效果的自我评价。
2.反思性
我国自古就有学者认识到自我反思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荀子有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儿童心理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沃建中教授就曾对初中生的自我反思对学习策略的影响做过研究。研究发现,反思条件下,高效策略的获得是个渐变的过程,经历反思的初中生所采用的策略逐渐向高效性发展。
对于心理安全教育来说,教育二字不一定非要有老师教授、家长管束才能赋予,也可以是一种发展内心的自省。我们更需要学生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上学习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日参省”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学而不思则罔”,心理安全教育才能够真正见效。
自我心理安全教育一般应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自我要求;然后在自我要求之下,进行自我践行(调控)和评价。个人的心理安全受到威胁,很多时候是由自己编织出来的“网”造成的,例如,自卑、自己消极暗示等。要克服这些消极的情绪,增强安全感,维护心理安全从自身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正确、合理地自我认知
青春期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常常会对自己形成不客观、不合理的认知,尤其在他们面对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时,常常面临困境,引发自卑、焦虑、不安全等负性情绪,影响到正常的学业和生活。
由于态度、认知可以影响行为,因而心理学家对如何改变人们的态度感兴趣。认知失调会使一个人有不安的体验,所以,通常人们试图通过改变行为来摆脱它。当行为改变有困难时,我们就会以改变态度来替代。如,人们对吸烟和健康关系的认识,为了避免因相互排斥而引起的认知失调,无法戒烟的人会逐渐改变自己对健康的态度[4]。心理安全也是一样,当学生们处于不能准确、清晰地认知自己的状态时,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如考试成绩、相貌等,就会通过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来改善认知失调的状态,从而使得本来很爱学习的孩子也会被一时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导致厌学、逃避甚至更严重的行为问题。
所以,改变消极自我概念,关键要学会反驳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想法,挑战你自己内心的批评家,学会如何用建设性观念取代自我破坏性信念,同时形成合理、正确地自我认知。学会宽恕自己并且认真考虑给自己一些更切合实际的预期。尝试允许自己有一些生活上的“小失败”等,都能够成为维护自我心理安全的有效策略。
2.主动、踏实地自我践行
第一,在合理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要能正确的认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主动、踏实的采取行动,将这种“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存在着一些需要担心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过分的渲染这种担心,而将它们变成一种负担,这样会束缚我们的手脚,限制我们的行为,僵化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第二,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心理弹性理论认为人的自我保护力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就是来自于自我本身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豁达开朗等品质。所以,青春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余,也要不失时机的加强这些良好品质的塑造。
第三,注重亲情、友情和师生情,加强情感交流,以便形成自己的人际资源。自我的生命经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安全状态。有调查研究显示,生活事件导致的主观压力越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就可能越高;而现代的快捷、即时通讯,如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等,可能会缓解生活事件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会通过即时通讯,在同学、朋友或家人那里寻求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保护的作用。这个说法进一步证明了心理弹性理论人际支持的合理性。
3.积极、有效地自我评价
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系,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这些是有效体验安全的捷径。另一方面,悦纳自己,接纳不足,敢于面对和接受让自己不安的环境。
一位以色列的心理学家说:“危机感有助于生存。有危机感的人对潜在危险更敏感,能在危急时刻发挥作用。”“有安全感”的人倾向于认为世界是安全的。他们的乐观心态有助于注意力集中、不受负面想法干扰,他们一般会表现得更合群、更自信。所以,“危机感”和“安全感”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来说,都是有必要且有促进作用的,只是在于我们自身如何在恰当地时机下,积极、有效地利用、看待它们,科学合理地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卫异,左振瑛.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5.
[2] 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97-99.
[3] 许志红.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回避的主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1.
[4] [英]布丽基特贾艾斯.社会心理学[M].丁建略,陈玉生,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