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林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江苏 南通226007)
南通地处中国“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结合部,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南通南依经济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北靠广褒的苏北大平原,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及苏、皖、赣、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处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交汇点的城市仅有上海和南通。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与国际间、区域间以及城市内部各个功能组团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重要。这种联系的便捷性和可行性成为决定城市发展机会和地位的关键因素,对城市投资环境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清末民初,南通构建了陆水交通网络,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苏通长江大桥的建成,对南通21世纪头10年的跨越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的建设,必将对南通区位条件变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南通虽处江海交汇之地,毗邻上海及苏南地区,但三面环水,呈半岛状,因此,交通是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南通地区盛产棉花,家庭纺织业发达,在清代中叶,土布生产已有相当规模,清光绪初,通州年产土布1 700多万匹[1],行销东北。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辞官回乡,创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大生资本集团(到1922年张謇70岁时,大生集团四个纺织厂的资本已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数的7%)。
张謇对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着深刻认识,他认为,“道路交通为文明发达之母”[2]。为了发展工业,他在南通建设陆水交通网络。1903年组建了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小轮10艘,拖轮8艘,开辟了数条苏北内河航线;1905年,建设了港闸公路,这是江苏的第一条公路,至20世纪20年代,南通县筑有公路250余公里,汽车行61家,汽车270多辆,公路运输兴旺发达;1919年,张謇铺架了三厂至青龙港的轻便铁路。张謇用30年时间持续进行交通建设,构建了南通公路、铁路、内河运输、长江运输网络,这在当时全国独一无二。
为了畅通南通纱与布的外销渠道,张謇将关注力投向上海。(1)建造近代化码头。在南通长江边的芦泾港、天生港建造了通源、通靖两个码头,作为南通至上海的通申线的始发站。在上海的十六铺“自立码头,自开航路”,建造大达码头,作为南通至上海的通申线的终点站。(2)购置新式轮船。自1900年至1921年,共购置新式轮船9艘,总吨位达4 555吨,其中,大庆轮吨位达1 405吨。(3)创办轮船公司。1900年创办了大生轮船公司,1904年在通沪两地分别创办了上海大达轮步公司和南通天生港轮步公司,开辟了上海至海门、上海至南通、上海至扬州等航线,经营通沪两地货客运输业务。(4)开辟海运之路。将南通的“关庄布”运至上海后,再转运至营口,行销东北全境。有专家统计,当时面积仅为0.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70万的南通,其生产的“关庄布”,几乎覆盖了东北124万平方公里,满足了东北1 996万人口中的百分之九十人口的布料需求[3]。张謇创下的中国近代棉纺织史上的一个奇迹,不能不与他在交通建设上的远见卓识有关。
张謇在近代中国社会事业建设中,创造了诸多的“中国第一”。中国社科院原院长刘国光先生曾评价“张謇开创的南通早期现代化之路,一度成为当时国内的一个样板”,成为中国“较早实现近代化的城市”[4]。而这一切都与他在南通构建了陆水交通网络有关,交通闭塞的南通,“一变而为四通八达,再进而为事业发达之区”[5]。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南通工业生产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势头。1980年,南通市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18 600万元,人均工业产值达到10 740元,成为继常州后我国又一个人均工业产值超过万元的中等城市。经济效益指标在全国也居领先地位,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6 248元/人年。1981年,南通市区总产值达235 250万元,人均工业产值11 197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6 085元/人年,每百元资金利税达43.7元,远远超过全省31.8元的平均水平,南通市成为全国220个城市中工业经济效益名列前茅的“明星”城市[6]。与苏州、无锡、常州并列为当时享有盛誉的“苏南版块”,成为经济发展的榜样。1983年南通港正式对外开放,1984年南通被批准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南通经济开发区。1986年,南通跨入全国20个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城市,1991年,国内生产产值提前9年实现翻两番。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不断强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量越来越大,流动速度越来越快,苏南地区凭借铁路、航空、高速公路、港口立体化的交通网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南通尽管也加大了交通建设的投入,但是由于缺少与上海和苏南地区的过江通道,原有的陆水交通网络的优势逐渐衰退,地区发展竞争力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与苏南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原南通市委书记周福元在《做人与做事》一书中记载:“南通在‘九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低于苏南、苏北……南通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还不到7 00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97年4月我到任的时候,全市工业经济已连续13个月出现负增长。”[7]
苏通长江大桥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2002年10月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通车。苏通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南通冲破长江天堑,成为中国沿海大通道承南启北的重要枢纽,强化了长江黄金水道东桥头堡功能;南通自此纳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在长江三角洲的地位与作用显著提升,也为南通重返“苏南版块”提供了重要载体与动力。苏通长江大桥自批准立项起,就使南通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全市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与交通建设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使南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大为提升。南通市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突破1 000亿,2013年突破5 000亿;南通市财政收入,2002年152.6亿,2012年达1 000亿,位列全国地级市第八;南通市利用外资,2000年7亿美元,2012年达25亿美元,位列江苏省第二。2002—2011年,经济年递增率14%~15%;工业效益指数自2005年至今一直位列江苏各省辖市第一,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全市6县(市、区)都进入全国百强县。2009年以市为单位达到江苏省小康水平指标。经过10年持续跨越发展,南通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曾评价:苏通大桥通车后,南通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苏南有的区位条件,南通都有;苏南没有的区位条件,南通有。南通将成为江苏新发展最具潜力的城市。由此可见,苏通长江大桥对南通进入21世纪持续跨越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果说苏通长江大桥使南通区位条件发生根本性变革,那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将使南通区位条件带来革命性变革。
1.南通将成为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上的重要城市。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但长期以来陆路交通并不便利,难以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域,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交通运输体系是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建设滞后,江港海港无铁路线,铁路港口综合集运体系尚未形成,致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效率低。由铁道部、上海市、江苏省共同投资建设的沪通铁路,是国家铁路“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是国家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通铁路跨越长江,江苏境内119.54公里,上海境内17.74公里。项目按国铁Ⅰ级、设计时速200公里的标准建设,客货两用。沪通铁路建成后将开行动车组,届时上海至南通有望1小时内互达。沪通铁路是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五纵五横”中的“一纵”——黑河至三亚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通铁路建成后,北可至东北三省,南可达东南沿海区域,现由上海发出或到达上海的许多火车,今后将从沪宁线分流至沪通线,南通将成为国家综合运输通道中的重要城市。
2.南通将成为江苏沿江城际轨道与上海、浙江衔接的节点城市。201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江苏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等沿江8个城市,将建城际轨道。沪通长江大桥与(南)通、苏(州)、嘉(兴)城际铁路和(无)锡、(南)通高速公路共通道,南通作为江苏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与上海、浙江交通网衔接的节点城市,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南通将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经济增长极中的新兴中心城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围绕该要求,江苏省沿海地区将着力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服务大腹地、实现大发展。但是江苏沿海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城市目前无铁路与上海相连,大大制约了江苏沿海开发的速度与质量。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的建设,使国家沿海铁路江苏段北起连云港、盐城,经南通过江至上海,不仅使江苏沿海三城市串联一起,而且打通了我国沿海发展轴南北联系,将沿江沿海发展轴紧密契合,引领沿海经济要素向内陆辐射。南通处于沿江沿海发展轴契合点,区位优势突出,必将发展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中的新兴中心城市。
1.集聚力和辐射力将有极大提升。沪通长江大桥,按铁路四线、公路六车道设计,并铺有50万伏过江电缆,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功能最齐全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并超越苏通大桥成为世界第一跨的斜拉桥,其对南通经济跨越发展的影响力必将大大超过苏通大桥。沪通铁路通车后,南通与上海互通仅需1小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将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溢出效益”,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建设,使南通承接自由贸易试验区“溢出效益”有了更好的条件,国际国内的优质资源将会更多地向南通聚集。这将改变既有的上海带动苏南、苏南辐射苏中、苏中影响苏北的模式,形成南通融入上海、对接苏南、辐射苏北的新模式,大大提升了南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可以预见,10年内南通的GDP完全有可能突破万亿元大关。
2.交通方式将发生历史性变革。沪通长江大桥集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与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新长铁路、宁启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沿江城际铁路、沈海高速公路、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和南通沿海沿江各港口,构成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同时,规划中的南通地铁设计了四条线路,总长度为180公里。地铁建成后,不仅市区道路网络将更加完善,而且地铁的西部出入口与沪通铁路相联,“铁铁换乘”的交通方式,将使南通地轶与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有机衔接。南通的交通方式和格局将发生历史性变革。
3.城市布局将发生新的重大变化。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其规模远远大于苏通大桥,将直接带动南通城镇体系的调整优化,加快形成以桥、港、路三位一体为主动脉的开放式、放射状空间形态,必将使南通的城市格局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南通市区在经过了向南发展、向东拓展后,必将迎来往西北发展的新高潮,还会对如皋市、通州区和港闸区的功能定位、产业集聚、城镇布局发生重大影响,从而使沿线乡镇加速崛起,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加快南通城乡一体化进程。
4.物流业将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使沪通铁路向北连接海(安)洋(口)铁路,使洋口港成为江苏的集装箱出海港,苏南和苏中地区的集装箱,通过铁路和公路经沪通长江大桥直抵洋口港出海,时间与成本均会低于洋山港和宁波港,这将大大提升江苏经济的竞争力。过去,南通由于处于铁路网的“神经末梢”而无法实现编组,沪通铁路建成后,南通将具备列车编组的条件,可以始发至浙江、福建、广东方向的列车,这对南通成为交通门户城市、铁路集疏运物流中心有很大意义,必将带来南通物流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要统筹研究沪通铁路沿线的发展,加快构筑“以点连线、以线促带、以带兴面、互为支撑、整体推进”的物流业的发展格局。
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建成后,将极大地缩短南通与上海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加强南通南向上海和苏南地区、北向苏北地区乃至华北和东北沿海地区的辐射功能,并对南通与上海和江南沿岸产业联动发展、为南通沿海大开发和陆海统筹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对南通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建设对南通有重大影响,要认真研究,及早谋划。为此,笔者建议当前应重视做好以下工作:
1.重新调整产业、交通和城市规划。按照新兴的交通枢纽和东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定位南通,重新调整定位产业、交通和城市规划,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以新规划来吸引更多更好的生产要素向南通集聚,最大程度地发挥沪通长江大桥、沪通铁路对南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快水铁联运,打破长期以来水转水的模式,借助于沪通铁路是国家主干道的优势,拓宽南通港的吸引腹地和服务范围,要加快如皋港区、吕四港区、通州湾等港区铁路专用线的规划建设,提升港口集疏运层次,增强港口竞争力和以港兴市的拉动力;要根据铁路建成后的新情况和新格局,修订和完善南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承接上海船舶修造及配套、机械装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讯及电子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从而有效提升南通的产业能级,加快南通经济总量的扩张;沪通铁路建成后,南通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将得到空前放大,因此要重新修编和调整西部地区的总体规划,在沪通长江大桥北端和沪通铁路沿线,科学规划布局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加快城市化进程。
2.设立沪通铁路大桥经济开发区。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的开通,为南通推进沿大通道和沿上海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目前南通市的跨江合作园已达到12个。沪通铁路的建设,将加快南通园区承接上海、苏南海洋工程、精密机械、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产业转移和建设上海产业服务配套区。快速铁路网所具有的传导作用,会促进南通现有园区与市场的提挡升级。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南通应及早谋划,将沪通铁路南通西站与现有的新长铁路火车站附近区域整合成为沪通铁路大桥经济开发区,争取设立为新的省级开发区;在条件成熟时,调整通州区西北片与港闸区行政区划,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克服体制障碍,创造最优政务环境。
3.同步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沪通长江大桥、沪通铁路建设中,同步布局和加大南通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尽早启动南通西站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尽早启动市区(县区)至南通西站的快速客运系统,尽量将正在规划的地铁一号线、公交、长途客运等一并纳入到南通西站的建设当中,确保同步建成,实现零换乘,发挥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的作用;二是围绕城市副中心功能的要求,大力推进商贸、食宿、教育、医疗、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可根据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的方位,启动港闸区行政中心(或称之为沪通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搬迁(建设)工程,带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南通西区集聚,打造南通城市新中心,形成市区第三城市组团,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提升南通的城市化水平。
4.积极探索和争取与路桥央企长期合作。承担沪通铁路和沪通长江大桥建设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铁大桥局集团,他们不仅具有建设能力,而且具有发展产业的雄厚实力和先进技术。中铁大桥局集团现已在平潮镇设立占地400亩的沪通铁路大桥产业园,园内将设立中铁大桥局集团直属子公司,还将设立船舶分公司、预应力厂、钢结构制造厂、物流公司等;中铁大桥局承建沪通长江大桥,将诸多工程设备和结构交由南通企业建造,主桥钢沉井由南通熔盛重工承建,这些工程与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南通装备制造业和船舶产业的技术提升和战略转型。南通还应主动与承建沪通铁路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建设客运枢纽、开发站场周边土地和建设铁路物流企业,在土地使用、政策引导、产业配套、政府服务等方面给予积极配合。通过沪通铁路和沪通长江大桥建设,争取更多央企来通投资落户。
[1]通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通县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2.
[2]张謇.为航业致周子虞函[M]//曹从波,杨桐.张謇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42.
[3]庄安正.南通大生纱厂“土产外销”及其流通渠道探讨——以“关庄布”外销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3):79-86.
[4]李明勋.弘扬张謇先生爱国主义思想和开拓进取精神[C]//尤世玮.再论张謇——纪念张謇140周年诞辰论文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7.
[5]陈翰珍.20年来之南通[M].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30.
[6]南通市经济委员会.南通工业五十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17.
[7]周福元.做人与做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