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内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内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技术支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能为课程内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而且使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成为可能。本文针对应用性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基于社会的社会实践、基于课堂的模拟实践和基于网络的感受性实践三位一体”混合式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围绕高效学习小组的构建及其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展开应用研究,建立“随堂作业评—实践活动评—期末考试评”的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混合评价机制。
关键词:网络课程平台;混合教学;课程内实践;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0-0033-04
一、混合式课程内实践教学的提出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可能为学习者学习提供足够的学习内容和参与、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教学设计者尝试使用包括多种传输方式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从2001年开始,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1]在中国,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 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于2003 年12 月9 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他指出所谓Blending Learning 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强调网上资源与传统媒体的综合运用。[3]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管理职能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如何用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组织竞争优势成为热点话题。市场需求的推动和商界对人力资源管理者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成为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4]顺应从业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各职能模块的操作流程与技术方法。由于该课程内容紧贴管理实际,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应用性拓展,实践性要求突出。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运用网络课程平台,设计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深度整合成为高校日益关注的课题。
混合式实践教学是指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传承实践知识、锻炼实践能力、优化实践策略和生成实践智慧为目标,在面对面和在线两种学习环境中,设计主题操作活动,进行实训教学的行动模式。[5]它不仅帮助学生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感受、认知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课程内实践教学作为整体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与所讲授的课程同步进行。它是以增进理解和运用某一具体知识和方法为目的,通过在课程讲授中增加实践模块,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认知和运用能力。[6]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内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技术支持,如何较好地使离线学习与在线学习相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混合以及不同学习环境下实践学习的混合,成为网络环境下进行课程内实践教学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课程平台背景介绍
1.网络教学平台的界定
网络教学平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网络教学平台。它是指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是能够全面、有效地支持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网络教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支撑环境。[7]一个完整地支持基于Web教学的支撑平台应该由三个系统组成:网上课程开发系统、网上教学支持系统和网上教学管理系统,分别完成Web课程开发、Web教学实施和Web教学管理的功能。[8]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是高校教育信息化重要的硬件基础,也为高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的软环境。
2.《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课程平台
2010年,《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惠州学院的重点课程,开始了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先后创建了3D天空教室、2D网络课程平台等。在天空网站上建设了公告、作业、讨论、答疑等9个助学模块以及课程实践、网络资源、课件与教案、实验、讨论题等13个立体化资源。2013年又被进一步升级为校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同年,《基于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被遴选为广东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在网络平台课程建设中,课题组着重开发多元化课程内实践教学资源,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课程的应用性拓展,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将招聘与甄别、培训、绩效评估、薪酬体系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劳动法等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教学内容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能力对接,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内实践教学设计
1.基于社会、课堂、网络的三位一体混合式实践教学方案
惠州学院作为广东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本科大学,积极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有其独特性,课程内实践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考虑。从2010年至今,笔者先后在5个学期、12个班级、3个年级、3个专业中探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混合实践教学改革,受试学生达631人,设计出基于社会、课堂、网络的三位一体混合式实践教学方案(详见图1)。
基于社会的社会实践是老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章节教学内容,采用社会调查、专项项目实践、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设计的实践活动与活动方案,让学生带着项目到社会和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的实践活动。
基于课堂的模拟实践是老师根据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与管理活动,设计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游戏模拟等教学实践环节,模拟现实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去感受和体会的实践活动。
基于网络的感受实践是老师通过收集、整理各种网络视频资源,如:名人精典演讲视频、世界名校视频公开课、爱课程等网站资源,让学生间接地通过看、听相关视频资料去感受实际工作和生活。
2.《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实践教学设计
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员工招聘与甄别、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核心的教学章节。根据该课程章节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内容特点,本文共设计8次课程内实践教学活动,每个项目完成期限为1-2周,并且在每一次课程实践方案中,都明确规定项目实践前、实践过程中、实践后网络课程平台的应用方法与要求,项目设计如下表所示。
四、混合式课程内实践教学组织的探讨
1.小组合作三段九步实践教学法
混合式课程内实践教学组织共分三大阶段、九个步骤。“三段”主要是指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考评三大阶段。“九步”是指每个阶段又分三大步骤:第一阶段分为确定活动课题、组建学习小组、认知学习目标三个步骤,这是实践教学的思想与组织准备。第二阶段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步骤,包括知识探究、形成成果和成果展示三个步骤。第三阶段是整个实践活动的绩效考评,围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老师评价三个步骤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的有效的组织形式。它是以协作知识建构理论为基础,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方法。笔者先后在不同的班级和专业探索不同的小组建设方法,方法一是学生根据各自意愿自由组合,方法二是老师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差异化平衡分配,方法三是抽签随机组合。教学实践证明,在抽签随机组合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个别自由组合加以调整,分组效果最好,有利于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小组规模以4-6人为宜。为使小组成员责任具体化,每个成员都必须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联络员、分析报告撰写者、提问辩论者、评价打分者等,在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里成员应轮流担任各种角色。
2.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知识共享
基于网络平台的知识共享要渗透到项目实践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可以充分利用课程网络平台的公告栏、师生交流、作业分享与展示等模块,还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群等辅助应用软件,在实践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进行知识的分享与反馈。如第一阶段,小组成员可以依托网络资源,扩展老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并在小组内共享;第二阶段,可以将每个小组通过知识探究,学习升华形成的实践成果共享;第三阶段主要是共享学习心得与成绩反馈。[9]
五、混合式课程内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设计
一次实践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对学生的过程表现虽然教师作出了简单的评析,但最终要有量化的评估。评价考核反馈要紧紧围绕小组内部学生自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老师综合评价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如下:
1.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是小组成员通过自我点评进行自我加工、自我反省的过程。小组成员可以从学习态度、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等方面反思哪些言行是有益的,哪些是无效的,小组活动成功的积极因素是什么及如何坚持,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阻力有哪些及如何改进等。小组的自我评价可以为小组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反馈,是保持和提高小组学习活动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2.小组之间互评
小组之间互评是小组之间对成果展示、活动组织进行互评。在成果展示的同时,由每一学习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代表组成评审组,共同商定评价标准,确定几个核心评价指标给其他小组打分,算出平均成绩作为小组的集体成绩,每个成员共同拥有互评成绩。
3.老师综合评价
老师综合评价是教师根据小组活动整体过程及书面小组活动总结报告进行评分。上述三部分比例分别为自评30%、互评40%和教师评价30% ,三者加在一起就是小组的最终成绩。这一成绩将成为考核学员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并且进入学生本学期的最终成绩评定中。
关于学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分评定则建立“随堂作业评—实践活动评—期末考试评”的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混合评价机制。随堂作业评是指学生随堂自主完成在线作业,老师在线评阅作业;实践活动评是指每个季度小组课程实践活动的综合评价;期末考试评是指学期末运用网络习题库,实施网上全体同步异题考试。将传统的以学生个体为对象,以考知识点为主要内容,以老师独自评定为核心的闭卷考核形式,改革为以学生个体和学习小组为对象,以学习过程和结果为依据,以学生自我反省、小组互动评价、老师综合评定的课程评价反馈模式(如图3所示)。通过以上评价模式可以把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同时将互动合作进一步拓展到全班的层次上。
六、混合式教学成效评价
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混合式课程内实践教学可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实训、教学空间、教学时间多层次扩展。
一是扩展教学内容,实现在线教学与离线教学的融合。不再完全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互联网、电视、报刊、书籍等多媒体渠道拓宽学习视野,丰富学习内容。
二是扩展教学实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不完全以课本知识代替实践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夯实实践教学环节,从基于社会的社会实践、基于课堂的模拟实践和基于网络的感受性实践三个维度扩展教学实训。
三是扩展教学空间,实现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室的融合。不再把教室视为完全的教学活动中心场所,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自编学习案例,模拟管理情境,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拓展教学空间。
四是扩展教学时间,实现课前学习、课中学习与课后学习的融合。在时间安排上打破了完全以课堂教学时间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老师课前确定任务,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向学生公告教学计划;课堂上小组合作分解、归纳学习目标,展示学习成果;课后浏览相关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课程平台的助学模块进行师生在线答疑、师生交流,使学习更富有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王佑镁,邓丹. Web2.0时代的共享教学法:内涵、技术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6-22.
[2]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2(5):5-10.
[3]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7):1-10.
[4]范丹.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6):214-215.
[5]冯伟,张治勇.混合式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6-48.
[6]徐宁.培养应用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109-111.
[7]王志军,余胜泉.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73-78.
[8]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J].中国电化教育,2001(8):60-63.
[9]胡丽萍,谢幼如,李亮.概念图在协作知识建构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3):232-235.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