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模式下妇产科护理教学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探索

2014-07-31 16:10申伟君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理实一体化形成性评价

申伟君

摘要:从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根据护士职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提出适合中职护理专业全新的理实一体化、多元全程的学业形成性评价方案,通过对所在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课改班进行的行动研究,探索理实一体化课改中形成性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工作过程模式;妇产科护理;形成性评价;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79-03

目前,国内护理教育中关于形成性评价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很少,而中职护理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课程改革也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其课程改革过程中融入形成性评价,更无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笔者尝试在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策略,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2011—2012级课改班进行行动研究,实现课程改革与评价方法改革同步。笔者拟以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为例,详细解读工作过程模式下形成性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应用过程及实施效果。

工作过程模式下学习领域评价方案思路的解读

(一)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组织方式

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是护理专业的学生接触实际岗位的课程之一,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妇产科护理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课程改革中,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的内容设计和编排均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工作过程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及评估的逻辑关系组织教学。以“妊娠期护理” 学习情景为例,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其教学组织流程可以分为任务学习准备(收集资料、完成学材)→完善任务、制护理计划(工作流程)→典型护理工作任务的实施(护理评估、护理一般体检及产前检查、健康指导)→ 成果汇报(典型病例的护理情景模拟)4个阶段。

(二)工作过程模式下教学改革中形成性评价方案思路

形成性评价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的融合根据以上“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方式,笔者将形成性评价有计划地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其过程充分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全程性、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1)第一阶段:任务学习准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到医院访谈病人、观看视频、上网查找资料等,完成学材。评价重点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按时完成学材和多途径收集学习资料。(2)第二阶段:制定护理计划(工作流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补充、修正前期相关知识,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学材,并制定、完善护理计划(或护理操作程序)。重点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此时是通过学生个体参与态度、制定的护理计划、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等活动表现进行评价。(3)第三阶段:典型护理工作任务的实施。具体包括孕妇入院时护理评估——护理检查(一般检查及产前检查)——妊娠期健康指导,反映的是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及技能实践学习。评价项目设定为护理评估全面,设备使用得当、操作规范,团队合作、关爱病人等。(4)第四阶段:成果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角色扮演,完成临床典型护理工作任务模拟。重点评价内容除了第三阶段的项目外,还有应变能力、病情观察异常识别能力。而对未参加展示的小组,特别设定了观察点评任务。对观察组的评价侧重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维判断能力、客观评价等。

评价的设计及组织(1)评价表及标准的制定。教学开始前笔者对评价表及评价标准进行了构思设计,以利有效地组织开展评价活动。评价项目根据“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的教学目标与护士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设计,评价实施分别在四个阶段学习结束时进行。评价标准设定为5个等级,即A(好)、B(较好)、C(一般)、D(稍差)、E(再努力)。

(2)评价的组织。首先,在进入“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学习前,学生自由分组,8~10人一组,每组选举一个负责人。教师说明基于工作过程模式下学习组织形式和过程性评价方法,包括质性评价的标准、各个小组成员共用评价表的使用方法、在阶段任务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记录方式,情景或领域学习结束时的综合评价办法,资料存档备查。其次,发放各种评价量表,并要求小组负责人组织全组学习评价表内容,使学生提前了解评价项目内涵,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参照标准要求自己、展示自己。再次,每一个阶段学习结束时,均留5~10分钟进行个人自评和小组互评,以确保及时反馈;而教师的评价则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单个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即兴的点评。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上的不足,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对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并将结果以获一颗星方式记录在“学生行为评价表”,作为期末综合性评价的参考。以上每个情景学习结束后将评价表存档备查。

工作过程模式下学习情景形成性评价解读

在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学习中,具体的形成性评价实施是围绕每项工作任务的学习成果展开,包括一系列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根据以上评价方案思路,评价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项目内容、评价方式等。在学习“妊娠期护理”情景过程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全程多元综合评价。

(一)评价主体

在“妊娠期护理”学习过程中,参与评价的主体分为四个层面: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师评。

第一层面是学生自评。学生参照已有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在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全程自我评价。学生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第二层面是小组内互评。小组内互评是以团队组织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后,小组内部相互交流评价,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三层面是小组间互评。小组间互评是对小组以团队合作所表现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能力进行的互评。引入小组间竞赛机制,增加了团队合作的凝聚力,同时让学生学会信任他人和诚实、公正地对待他人。

第四个层面是教师评价。其一是对某一学生具体个性化表现的评价,教师的作用是展示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并指导学生对照标准自评。其二是对小组在集体活动中的团体合作情况评价。教师评价应本着激励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笔者从护士职场可能会面临的护理实践问题的实战演练出发,根据妇产科护理学习目标及护士职业的能力要求,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围绕4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发展)确定相应的评价项目,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专业知识应用、护士职业素养。内容涵盖了妇产科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同时还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特别将护士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如人文关怀、护理礼仪、慎独精神等融入评价体系中。每一个评价项目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同时还体现出不同阶段教学目的与重点的差异。

(三)评价途径

在“妊娠期护理”学习过程中,评价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1)书面课业是否完成及完成质量(学材、同步练习、护理计划制定、健康教育小报编制等)。(2)课堂活动观察(病例辨析、提出问题、回答问题)。(3)专科护理操作学习(骨盆测量、四步触诊)。(4)成果汇报(典型病例模拟护士或病人、模拟病房、健康指导沟通)等。

(四)评价方法

在整个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中,评价方法多样,并贯穿于全程。学生个人与小组内评价多采用以下方法评价:(1)表格测评法。采用相应的评价表格记录学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2)档案资料收集法。在学习 “妊娠期护理”过程中完成的学材、同步练习、孕期健康教育小报制作的评价等。(3)情景测验法。创设临床护理情景,通过对学生角色扮演、技能操作、健康指导等综合实践模拟中展示的能力进行评价。(4)讨论互评法。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有充分的解释和反思,其中隐含着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外,还采用了其他方法:(1)语言评价法。教师在学习情景活动过程中,随时捕捉信息,以最及时、简便、艺术的语言对学生即兴评价。(2)行为评价法。通过课堂巡视和细致的观察,发现学生中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给予表扬。(3)典型事例评价法。抓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表现做出评价。

实施效果讨论

(一)实现了理实一体化与形成性评价的同步改革

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线、以师生互动为纽带”,融“教学做评”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中,“评”是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内容。而目前较重视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其评价模式基本上仍然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笔者在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对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形成性评价进行统筹安排,将理实一体化改革与形成性评价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初步探索出适合护理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多元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二)实现了“以评促改”

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改革在中职护理专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管理层面对质量的有效监督与评价目前也同样是缺失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修正来弥补。形成性评价是指在一个新的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编制过程中和试验期间,为了获得修改、完善所需的反馈信息而进行的评价。笔者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评价所收集到的信息,为正在进行的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活动实施了诊断,重新审视、反思自己设计的学习情景教学方案的不妥之处,并对学习目标、活动内容、过程等进行调整,使下一轮的教学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由此促进工作过程模式教学改革活动质量的提高,实现“以评促改”。

(三)促进中职护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针对护理服务对象是生理、心理都发生改变的特殊人群,且护理质量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殊性,对从事护士职业的护生从专业水准、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改革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使学生除了学习护理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外,还促进了学生在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与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从护生到护士人的关键性转变。

参考文献:

[1]徐瑾,叶爱英.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2]胡艳琼,陈先华.护理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10).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韦丽秋.以评促学: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5]吕子静.构建高职护理专业“五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2(5).

[6]郭晓霞,隋树杰,孙晶.形成性评价在我国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07(11).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理实一体化形成性评价
妇产科护理有效教学对策的探索
微课在妇产科护理实训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妇产科护理实践课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