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
影响当前经济增长的因素还会继续存在,我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把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中国改革中有两个“双轨制”。一个是国有与民营,在改革开放初期保留国有企业与计划经济的同时,支持民营企业与市场经济快速发育。一个是产品和要素,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是劳动、资本、土地和能源等投入品市场,存在严重扭曲。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两大特征,一方面是中国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30多年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是经济结构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像失衡、收入分配不公、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
中国渐进的经济改革方式,有的称之为“双轨制”改革。“双轨制”从经济增长的效果来看是有效的,尤其和前苏联、东欧的改革方式比,中国的改革效果更好。“双轨制”的核心是把计划内的部分继续保持,在计划外生出市场经济,从而让它高速增长。
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金融改革、金融开放政策,发现中国金融抑制程度非常高。既远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也远高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对利率、汇率、金融机构产权、信贷配置、跨境资本流动等都有管制。而中国经济增长比很多发展中国家好,似乎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金融抑制政策没有成为阻碍或遏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改革长短板
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金融政策在不断开放,过去30多年,中国金融自由化或金融改革大致已经走过一半的路程。中国金融政策,长在建立框架、发展规模,但是短在开放市场,改善治理。
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相当完整,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央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一行三会监管体系等,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有类似之处。同时,中国金融规模非常大,最突出的指标是广义货币M2占GDP的比重在200%左右,这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在全世界都领先。美国该数据是80%,多数发展中国家为50%~100%,德国的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比重在200%左右。中国的经济规模比美国小,但M2规模超过美国,显然金融资产的规模已非常大。同时,中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在全世界排第三位。从规模、数量看,中国经济已经不落后了。
但是中国在金融改革中仍有短板。第一是开放市场方面。中国部分金融资源的配置和价格并不完全由市场决定,虽然市场已形成,但作用非常有限。
第二是改善治理方面。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已是上市公司,虽然治理结构、治理行为有明显改变,但是很难说其行为是市场行为。在2008年、2009年实施“四万亿元”刺激政策时,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各种资产价格不断下跌。市场化银行应该信贷收缩、控制风险,修补资产负债表。而中国银行响应政府号召,大幅度发放贷款。2009年年初央行预定贷款大概为5万亿元,到年末实际放了10万亿元。中国银行更像政策性银行而非商业银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速金融改革,金融改革如何加速?对中国经济将产生哪些影响?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要先考虑中国经济模式和金融改革的特点,经济学家林毅夫在《中国奇迹》中分析中国的成功,是把过去重工业导向的发展战略变成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比较优势导向是指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一定意义上就是听从市场的声音,而不是像过去政府想把重工业发展起来就发展重工业。中国30多年的经济改革,简单概括就是从中央计划走向市场经济,核心变化是市场机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改革方案一脉相承。
“双轨”利弊
中国改革中有两个叠加的“双轨制”。第一个“双轨制”是国有与民营,在改革开放初期保留国有企业与计划经济的同时,支持民营企业与市场经济快速发育。如果简单的用数学的方式看,过了5年、10年、20年,非国有企业、非计划经济不断发展,几乎可以忽略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成分,就能进入市场经济了。第一个“双轨制”策略很成功,不会出现改革初期经济崩盘,或者产出大幅下降。这种经济改革更多是改进,没有群体会受到大伤害,但是这个“双轨制”让效率损失、垄断等问题可能变得日益突出。
第二个“双轨制”是产品和要素。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产品市场几乎完全开放,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是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能源等投入品市场,存在严重扭曲。金融抑制就是在资本市场的扭曲,包括对利率、汇率、资金配置等的影响。能源价格有部分受市场影响,但相当一部分仍然受政府影响,如电价、油价等。在资本、土地、能源等方面,政府压低投入品价格的倾向非常明显。
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在适当程度上对资源配置有影响力,这与第一个“双轨制”有关。因为市场中有国有、非国有企业,有计划和市场经济,政府需要在经济中发挥作用,影响资源的配置。同时,压低要素价格相当于变相补贴企业,变相对居民征税,从而导致高速增长和严重失衡并存的特殊经济模式。比方说,把存款利率压低,存款的人受损失,但借款的人得到好处,对于居民是伤害,但对企业是福利。
与此同时,消费占比越来越低,消费疲软或者消费不足。有人认为因为社会福利体系不发达,有人认为是收入分配不平等,我认为最重要原因是:消费增长赶不上GDP增长速度,因为居民收入增长赶不上GDP增长速度,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要素市场扭曲有关。
第一个“双轨制”促进了经济增长,保证了经济稳定,但同时也遗留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个“双轨制”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结构性矛盾突出反映为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公、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
危机待解
“双轨制”从目前来看对经济增长成效显著,但是也遭遇过问题,上世纪90年代改革措施力度很大,因为出现了三大危机。其一是财政危机,改革初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概为36%,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下降到11%。当时改革是政府放权让利,让企业获得更多利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是预期中的结果,但是当占比只有11%时,就让人担心是否会发生财政危机。其二是国企危机,当时国企1/3明亏、1/3暗亏、1/3持平,全行业亏损,所以后来有“抓大放小”改革。其三是银行危机,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银行坏账率高达40%。endprint
财政危机、国企危机、银行危机虽然最后没有演变成经济危机,但是还是带来巨大风险。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双轨制”,中国希望保留国企、计划经济,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但事实上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国企全行业亏损,给财政和银行造成打击。
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是希望缓解或者解决第一个“双轨制”中存在的问题。此后,尤其是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又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说明当时的改革是有效的。但是客观来看,一些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垄断、国企效率、银行不良资产等问题如今仍然存在。
第二个“双轨制”也就是产品市场和要素投入品市场的“双轨制”也面临问题。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比例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等,根源就在第二个“双轨制”,当然和第一个双轨制也有关系。
现在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比如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等。这些问题不会在短期内造成巨大风险,导致经济崩溃、金融危机,而其短期不会引发金融危机最重要的原因是背后站着中央政府。如,大多数人认为地方融资平台会有问题,但是不会出现大问题,因为这是政府支持的机构,地方政府支撑不了,中央政府会支持,所以不会有大问题。
这样的分析更让人担忧的是,人们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信心最终全部落到一个点上——中央政府。金融主体、经济部门都在透支中央政府信用。从单一经济体来看不会有问题,但是这一过程不断持续,这将成为最大风险。
此外,许多现行金融抑制政策已经难以为继,比如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出现是因为金融抑制政策过于严厉,利率管制太多。为什么老百姓去买理财产品,因为存款利率太低,钱在银行存一年,在CPI高时,相当于亏损。这也说明,过去的利率管制和其他金融干预政策已难以持续。
从这三方面看,第二个“双轨制”也已很难继续,必须加速金融改革,才能让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
改革核心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核心,是两个“双轨制”的改变。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开始改变,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很多经济学家争论今年的增长目标应该是7%,还是7.5%,从政府官员到经济学家,都不再提保不住8%的经济增速中国就会出大问题,这就是很大的进步。而且,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没有出现过去担心的大面积失业和社会动荡等问题。
与此同时,经济再平衡也已经开始,外部经济再平衡、收入分配改善与消费率上升等体现经济结构已发生变化。
经常项目方面,顺差最高时是2007年占GDP的10.8%,最近几年一直在3%以下,外部账户的再平衡几乎已经结束。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方面,2008年以前基尼系数不断上升,意味着中国收入分配情况不断恶化,2008年以后有所改进,出现积极变化。消费占GDP比重方面,经过研究发现,2008年以后总消费占GDP的比重开始回升,李稻葵教授在研究中也发现该数据在2007年以后有所回升。2011年、2012年官方数据显示,消费占GDP的比重下行势头已经止住,开始缓步回升。
据此,我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判断——经济再平衡、发展模式转变已开始,但这是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何如此判断?回到第二个“双轨制”看,要素市场的扭曲相当于对企业补贴、对居民征税。其中比较难定性是不是出现扭曲的因素是劳动工资。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从过去无限供给到现在变得短缺。这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工资上升,投资回报受影响,企业利润率下降,出口竞争率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投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一般来说,穷人靠工资收入,富人靠投资回报,工资上升是挤压投资回报,而居民收入上升对消费也有改善。
这只是经济再平衡的开始。所有扭曲中最严重的是金融市场的扭曲,所以金融市场改革是下一步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将金融改革具体分成十一个方面,包括对内对外开放,利率汇率与市场收益率、普惠金融、金融监管、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概括起来是三个方面:外资、民资机构准入,市场机制,监管和金融基础设施。其中核心点也是难点有两方面,国内是利率市场化,国外是人民币国际化。这两点统领很多改革。
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债券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甚至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了,最后要做的是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即利率市场化。而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会不会导致金融机构恶性竞争?如果国有商业银行无所谓抢存款,那么国有商业银行是不是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成为更负责任、更有市场担当的金融机构?此外,在市场上很多软预算约束的主体能不能先改变行为。假定利率上升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软预算约束会无所谓,因此还要先改革软预算约束制度。放开存款利率后,央行如何调控货币政策?一般人认为需要新政策工具,以及国债收益率曲线,没有国债收益率曲线市场不知道如何定价。此外,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所有财务成本都落在政府也不行。
人民币国际化对外的改革涉及汇率、资本项目改革、跨境资本使用等。其实人民币能否国际化,最终由国际市场决定,而国际市场要根据中国的经济规模、金融市场、制度环境而决定。制度环境涉及货币政策体系、法制体系、政治体系。最简单的前提条件是外国人愿意到中国融资、投资,从事各种金融交易,其必须对中国的经济、市场有信心,因此首先中国自己要有信心。
总的来看,经济转型成功将出现六方面的变化:经济增长会相对放慢、通胀压力会相对提高、收入分配会不断改善、经济结构会更加平衡、产业升级会不断加速、经济周期会变得更动荡。中国过去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的特点与两个叠加的“双轨制”改革策略,从逻辑上相关联。上世纪90年代遭遇的问题与“双轨制”有关,如今的经济增长模式、金融风险和抑制性金融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也与“双轨制”相关。
虽然增长模式已经在发生变化,但是更重要的变化还取决于金融改革。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是所有具有一定规模新兴市场国家中,唯一没有发生过重大金融危机的国家,中国能否保持这一纪录,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根据长安讲坛发言整理,未经本人确认,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endprint
中国工业评论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