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学
越是在互联网发展火热的时候,就越是需要冷静的思考。
马克思把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视为区分时代的基本标志。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的不断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不断变更,促使政治、法律等社会制度不断变革,并导致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农业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科学技术开始产生并逐渐形成。人们开垦土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其特有的标志就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在农业社会,土地是人们最主要的劳动对象,人们使用畜拉的耕犁、铁锹、金属镰刀等工具在土地上劳作。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建立起了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形成了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体系。工业生产的核心特征是“标准化基础上的规模经济”。传统工业化中,工业思维占据主导,以“福特制”为基本特征,即生产标准化、作业化、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福特制”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于生产,在生产标准化即产品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的基础上,把流水线上的各种操作简单化、程序化,从而有利于组织生产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这种典型的工业生产方式是基于大规模生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整个生产过程完全依赖于装配线上的专业化机器和工人的熟练操作。
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土地和农民的话,工业时代则是资本、机器(机器是固化的资本)、流水线上被异化了的人。福特另外很有名的一句话是“我根本不需要你们的脑袋,我只需要你们的手和脚”,所以人只是流水线当中的螺丝钉。资本和异化了的人,是工业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到了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资源是信息,任何高新技术都离不开信息的参与,而计算机信息网络则是信息传递、加工、处理的最好载体。同时,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帮助下,技术传播和扩散的速度大大加快,各种创新性的思维不断碰撞,推动着生产和科研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已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是经济增长内在的核心因素,并成为参与产品分配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所需要的不再是强制性的标准化商品,而是个性化的需求。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定制化是企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最基本的特征,旨在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8%;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增速约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4倍;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02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使用网络购物的总人数占网民人数的比率)达到48.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不断演进,而且这个进程还在继续。现在,社会信息化正在以人们预料不到的范围、规模和速度向前推进,人类已经迎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基因
互联网是客体,最初只是信息传输的工具,其初衷就是要解决“联”的问题。最早联通的目的就是把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起来,这个联接是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基础。从Internet1.0,即PC互联网,Internet2.0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信息被广泛互联。信息总量、信息传播速度、信息处理速度以及信息应用程度都以几何级数方式增长。
如果说最初的互联网是条“细线”的话,经过不断发展,后来变成了“管道”,再后来变成了“高速公路”。到了今天,信息量越来越大,互联网的作用不仅仅是传输信息,它已经变成了“海洋”(平台),成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本质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去中心化,即互联网架构是无中心的,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1.0)时代,今天的网络(Web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的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2.0兴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交易结构的多元化和消费者地位的反转与去中心化互为因果,它们共同保证了用户需求的有效满足,形成需求方规模经济,并防止强制性垄断权力的形成。去中心化的特征决定了互联网精神具有平等、开放的特征。
二是信息复制成本趋于零以及摩尔定律作用。任何信息产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高额的固定设备的投入,即:前期投入很高。然而,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其复制成本趋于零。也就是说,信息产品的固定成本很高,复制的变动成本很低,这种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应:生产量越多,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另外,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即计算机芯片的能力将在18-24个月内翻一番,而价格还不到原来的一半,信息产业产品呈现很强的降价趋势。信息复制成本趋于零加上摩尔定理的作用导致互联网精神具有免费、共享的特征。
互联网精神
互联网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或者说它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由于信息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属性,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得互联网的影响逐步深入经济、社会、思想等诸多层面,用互联网去思考产生了平等、开放、共享、免费的互联网精神,并被不断放大和增强,成为互联网向整个社会贡献的一笔精神财富。
平等。这是由技术决定的,就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是互动。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endprint
开放。越开放,你跟别人的连接就越多。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决定的,连接越广泛,价值就越大,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由你的信息含量决定你的价值。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不开放,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多的连接。
共享。互联网构建的初衷就是共享计算资源,而资源一旦可以共享,各种类型的资源纷纷开始在不同计算机间进行复制和传播,由于分享代价极低,拥有某种电子资源的人可以无偿向其他人共享。
免费。分享精神直接激发了免费模式,由于大量的电子资源被分享至网络,而使用这些资源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信息复制成本趋于零,因此免费成为互联网应用的典型特征。
互联网精神兴起,个性化定制正在加速形成。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平等、开放、共享、免费”;互联网精神就是用户思维、互联网精神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互联网精神强调数据驱动运营;互联网精神下产品和服务是有机的生命体;互联网精神推崇服务即营销;互联网精神允许产品敏捷开发、快速迭代;互联网精神的本质是去中介、去中心;互联网精神下的企业流行扁平化、轻资产。
长尾理论(TheLongTail)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
“长尾理论”被认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即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比例数字,但表现了一种不平衡关系,即少数主流的人(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传统的营销策略当中,商家主要关注在20%的商品上创造80%收益的客户群,往往会忽略了那些在80%的商品上创造20%收益的客户群。
在上述理论中被忽略不计的80%就是长尾。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被奉为传统商业圣经的“二八定律”开始有了被改变的可能性。经济驱动模式呈现从主流市场向非主流市场转变的趋势。关注尾部效益,创造市场规模,面向固定细分市场,在得到顾客认同的同时,激发其隐性需求,采取个性化的商业经营是“长尾理论”的核心。
互联网精神导致了商业新模式的诞生,企业需考虑如何在共享、免费基础上实现盈利,因而出现了在线广告、后端收费、增值服务等多种多样的新型商业模式。
Google是一个最典型的“长尾”公司,其成长历程就是把广告商和出版商的“长尾”商业化的过程。以占据了Google半壁江山的AdSense为例,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但是Google通过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据报道,2012年上半年,谷歌的广告收入为208亿美元,超过美国整个印刷广告行业的收入。
工业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精神并非始于互联网,却被互联网强化,并由互联网广泛传播,进而参与了互联网特质的塑造,这些思想既受益于互联网的技术特色,也得益于互联网参与者的开放态度,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深入各行各业,互联网精神也开始对行业思维产生深远影响。
互联网思维在工业中的应用,正在深刻的改变工业的生产方式,突出表现为:
柔性制造:柔性制造满足了多品种、多批量环境下保持高效生产的需求,加快了制造过程的复合化,实现了工序复合、工艺复合和功能扩展,其特点是生产可随时依据需求或竞争的变化而调整,无须付出高昂成本代价。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诸如分析、推断、判断、构思和决策等智能活动。智能制造将人工智能融入产品设计、工艺过程,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技术等对现实制造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仿真,发现制造中的问题,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在虚拟制造中,产品从初始外形设计、生产过程的建模、模型装配到检验,整个生产周期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和仿真的,不需要实际生产出产品来检验,从而达到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企业制造成本的目的。
敏捷制造: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敏捷性,即具有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把握各种机遇,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领导市场潮流的能力。敏捷制造战略的着眼点是基于对产品和市场的综合分析,快速响应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形成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社会化制造体系。这就需要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能力,迅速设计和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市场和用户不断提高的要求。
绿色制造:制造业是消耗资源的大户,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绿色制造是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生产周期内,不产生环境污染或最小化污染,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未来的制造业将是清洁化的制造业,谁掌握了绿色生产技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就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
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精神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企业生产日益成为信息引导下的生产。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生产模式正被准时生产、柔性生产等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所取代。生产的变革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运用还带来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可以说,互联网精神已经彻底变革了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生产体系。
挑战与思考
互联网精神在创新企业商业模式,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是宏观经济政策风险。互联网金融使得货币流动速度加快,增加了货币供给,减少了货币需求,导致货币政策可能出现新的问题。endprint
二是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的本质是去中心化,带来了开放和平等,使得信息可以在公开交易场所进行广泛互联,快速传播,大量数据暴露,为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
三是金融监管问题:互联网精神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业态,金融行业在技术、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在信息与资金的广泛互联中,产生了对于资金流检测、宏观调控效果等诸多监管技术问题,洗钱、诈骗等金融犯罪行为也会随着技术的升级、渠道的复杂更加隐蔽和危险,对于分散、去中心化、频繁、密集的网络金融活动该如何监管,是摆在监管层面前的一大难题,也是阻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是权力垄断问题:工业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行业垄断和行业壁垒。基于此,也形成了特定的权力集团,互联网的本质是去权力,是平等和自由,互联网精神为解决工业时代的权力高度垄断问题带来了契机。因此,如何分散工业时代形成的权力垄断,打破固有的利益阶层,也是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
五是质量和诚信:互联网时代企业关注海量用户和长尾市场,庞大的需求方规模经济容易导致企业过快扩张,如何避免过快扩张带来的产品质量问题以及诚信问题非常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必须积极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要求,积极探寻与自身相适应的发展途径,努力提升生产力水平和竞争能力。同时,还须与互联网时代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积极转变传统的生产运作模式,变革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组织结构。
应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思维观。相对于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为特征的工业化思维而言,互联网思维将通过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的审视和重构,带领人类进入一个以开放、平等为特征的信息化革命的全新时代。
互联网下的生产力并不是对大工业生产力的简单否定。它是在大工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对工业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大工业生产力的扬弃。
因此,在普及互联网思维的同时,应充分继承“质量、效率、诚信”等工业思维中的优点,颠覆工业化下那些靠壁垒或垄断实现利润的行业以及那些通过信息不对称和特殊渠道建立的差异化优势,创新性地将互联网的平等、开放、共享、用户至上等思维应用在工业生产中。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应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技术。没有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就不会成功。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往往更为重要。技术创新能提高进入门槛、提高客户体验、实现产品创新,苹果、百度等诸多成功的公司无不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并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实现更多盈利。
但要实现真正的成功,只有技术是不行的,企业更应重视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结合起来,拓展以内容应用为核心的新的商业模式,从单纯终端制造向内容服务延伸,实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推进、持续创新。
应注重产业链整合。重视产业联盟和产业合作。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产业联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节省成本。产业联盟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在某些情况下,产业联盟可以减少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可以节省企业组织费用。例如,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可以减少市场交易中专用性资产的不确定性,同时企业专业化分工可以避免公司内部投资带来的组织费用过大问题。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产业联盟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企业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单独依靠自身力量达到规模经济。产业联盟可以帮助联盟内企业共同实现规模经济,如联盟成员通过联合采购、联合销售、联合开发或者共同投资基础设备等达到规模经济。产业联盟形成的规模经济还具有一些特殊优势:企业可以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可以避免规模扩张带来的大企业病,可以保持多方面的灵活性等。
由于企业的联合,产业联盟能在某一领域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不但能为成员企业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也有助于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开拓。产业联盟能以较低的风险实现较大的范围的资源调配。
除此之外,还应注重产业合作。以快速扩大用户规模和加快应用平台建设为核心,提高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能力,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明确产业链的分工,让产业链各方都能盈利,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共赢发展,广泛聚集价值链合作伙伴。
例如:二十多年前Intel和微软整合出了PC产业链;十几年前NTTDOCOMO以运营商为优势的产业链整合在日本成功,但在全球失败;硬件提供商苹果以智能手机和Appstore整合产业链成功,使整合最成功的电脑业动摇,使运营商“管道化”。逼迫运营商走“去电信化”之路;谷歌等利用云的手段再次从产业链更后端向上整合。
应注重产业链分工的不断深化。互联网下的企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然而,只有分工才能细分出新的机会,寻找到优势切入口,然后携自己的优势发起整合。分工才能找到新的整合优势,从而创造新的第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分工和整合是统一的。随着分工和整合的延续,原来的第一又被取代了。
一方面,要敏锐发现其他企业的细分方向,主攻某一领域,从关键环节寻找突破;也可从创新最热门的领域提出细分方向,与他人合作。
我国IT行业的利润和苹果比较起来,其利润是相当微薄的。原因是苹果公司把全部资金成本专注在打造几个产品上,从而减少其产品成本;而国内企业往往求多求广,没有对整个市场细分,做到合适的市场定位,从而造成研发、制造、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产品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要专注于一流的差异化产品定位营销战略:产品差异化就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足以吸引消费者购买该产品。而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就是为了形成这种差异性导致的优势,使该企业的产品由于具有不能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特性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积极应对互联网精神带来的挑战。一是树立注重诚信、质量的价值观,质量与诚信无论在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正确认识信息的价值,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积极防范信息安全风险;信息的复制成本虽然很低,但存在初次生产和获取信息的成本,这个过程也是人类劳动成果的凝结,理当具有价值,因此,应重视信息价值带来的信息产权问题。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侵犯信息的财产性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由于法律的滞后性,目前我们或以物权法来寻求法律保护,或以知识产权加以不恰当的规制,或由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兜底条款来寻求保护,信息财产权的法律主张还缺乏强有力的法律规范予以支撑。
应借鉴国际社会信息保护立法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国家到地方,研究制定信息产权保护法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建立信息安全人才保障体系,完备信息安全人才教育和培训系统。
三是应强化对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监管;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标准,从安全措施建设(网关、防火墙等)到自主可控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再到高效安全的硬件系统(服务器等)制订自己的相关技术标准,防止我国继续失去大量的产业利益。
四是互联网经济活动应从传统的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行为监管、技术监管、资金监管、信息监管、规则监管、程序监管。在交易技术层面,当大量的经济活动体现为网络化、自动化的数据传输时,对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的保障,对技术风险的整体防范,都应成为监管的内容,以移动支付为例,其数据暴露于无线或移动网络,加密手段是否充分、认证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用户的资金安全,因此强制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设定合理的安全准入门槛就显得非常必要;在资金层面,应加大对资金流的监测防范经济诈骗等系列问题;在信息监管方面,应强化消费者隐私保护,从程序、规则等层面提高信息的透明性,消除信息不对称,保障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等地位;在规则监管方面,应着重审查规则的一致性,督测企业自我监管;在程序监管方面,要求企业和机构满足一定的规范、步骤和程序,以程序安全促进实质安全。
(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摘编自《产业经济评论》第2期。endprint
中国工业评论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