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最优的教学价值

2014-07-29 02:15向琴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价值文本

向琴

摘要:语文教师优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问题。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重复性特点,这也决定了语文教材绝非编什么就教什么。选择正确、合宜、精准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教学目标、文本价值、编者意图、学生情况是教学内容有效选择的重要依据,这几点有机结合、统筹兼顾才能挖掘出文本的最优教学价值。

关键词:教学内容有效选择基础策略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一堂课的两个侧面,但笔者以为,内容是根,是本。语文教师优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问题。相比其他学科,语文课程知识本身比较复杂,语文教材也不像其他学科教材,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的全部内容,课文仅仅是教学的载体而已,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需要老师进行深耕细作地挖掘。

再者,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又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重复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清楚教什么,而且要弄清楚到底要教到什么程度。很多人认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们语文都在教学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知识与技能。一种文体,初中讲,高中还是这样讲。没有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没考虑内容的循环往复,总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课堂自然也就低效、乏味。

课堂教学要有效,必须选择最有效的内容,突出其中主要的、实质性的东西,使课堂教学内容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一、关于教学内容确立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必须正确。在挖掘教材的教学内容时,可能很少有人会怀疑自己确立的内容正确与否。我们说语文教学内容涵盖知识能力和人文价值两方面。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什么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什么,能学会什么。教学内容是否正确的标志是学生能否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比如,我们倡导个性解读,但如果在教《愚公移山》一文时,教师以“移山不如搬家,移山破坏生态环境,正真聪明的人应学会变通”的观念立论,全然不顾《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哲理,势必造成对经典的误读。再如,教授《斑羚飞渡》,若将教学的内容确立为“质疑文本的不真实”,最后得出“此文虚假”的结论,学生就会认为这课没多大意义。如果说这篇文章真的没有意义和价值,人教版又怎会一直将它收录在教材中?要知道收入教材的文章无论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堪称典范,更何况这篇文章还获得了不少奖。将它全盘否定,看似标新立异,实际是在向学生传递错误和无效的东西。因此教学内容选择的第一个层面,就是保证所教内容正确有效。

教学内容应该合宜。合宜乃“合适,恰当”之意。每一篇教材涉及的内容可能很多,我们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目标、素材、学情确定不同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教师将教学内容放在课文主旨的研讨上,设计了几个讨论题(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2)“我”是怎样走出困境的?(3)故事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给你怎样的启示?几个问题设计并没问题,但教师将主要时间、精力用在最后一个问题上,对文中“我的恐惧”“父亲如何鼓励我”没有从文本的角度认真分析解读,只是在结论的基础上大谈感受,语文课上成了班会课,教学内容的确立就显得不适宜了。

教学内容力求精准。“精准”是对教学内容选择更高层面的要求。有经验的教师能在纷繁复杂的教材中高屋建瓴,由浅入深,梳理出文章内容和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既准确又巧妙。比如特级教师王君在《丑小鸭》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取了“世界”“逃”“丑”“美”等几个关键词作为“支点”来解读文本,引导学生认识“生理意义上的白天鹅不一定能够必然成长为生命价值意义上的白天鹅”,丑小鸭逃离群体对它的同化,逃向他生命本能中的精神桃花源,实现了从底层的苦难走向生命的高贵的蜕变。这样定位教学内容,挖掘出了《丑小鸭》这则童话中对生命、困难、抗争等问题深沉的思考,立意高远,见解独到。

选择正确、合宜、精准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

二、关于教学内容有效选择的策略问题

一节课,如果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出问题,其语文课堂的有效价值也是极为有限的。但根据课程目标、教材要求、文体类型、文本价值及学生现状确立最优的教学价值,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及有效落实,也并非一件易事。在实践中以下几个策略值得借鉴:

(一)以相关学年段教学目标为内容选择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阶段目标指引并蕴涵着课程与教学内容。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属于“能力目标”或“素养目标”,它与“内容目标”有很大的差异。内容目标一般较为具体、直接涵盖着课程与教学内容,可操作性强,而“能力目标”则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状态。目标只是个笼统的要求,它毕竟不是教学的内容,但在认真研究“课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思考各学段分别要侧重教些什么,学生要学些什么,练习些什么,以此为依据,在教授具体的一篇篇课文时,不断地寻找适合教的内容。

陆蠡的咏物抒情的散文《囚绿记》,由于写景状物很有特点,表达情意含蓄蕴藉,深受编者喜爱: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人教(实验)版高一年必修Ⅱ都收入了。有老师在高中碰到这篇文章时,认为初中学过,就不再讲了。其实不然。根据初高中阅读散文教学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在内容的确定上可由“欣赏”提升到“鉴赏”的层次,循序渐进。

再如:杨绛的《老王》收录在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又选了它。不同学段肯定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当高中再遇《老王》时,是直接选择“忽略”,还是挖掘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不一样的认识?如果说初中教这一课,教学内容应在“理解主要内容,学习文章中肖像描写的手法,体察老王和‘我的人物形象及人性闪光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那么对于相对成熟的高中生,就不能停留在浅层的理解上,而应该将教学内容放在深入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老王身上是怎样体现人性的光辉的”“我为何感到愧怍”。从而引领学生体会“平凡人守护着社会良知”的主题。

(二)以相对教育值高的文本价值为内容选择的标准

依据文本价值选择最优的教学内容,每一篇课文都有它自身的两方面的价值。

其一,是课文本身的阅读价值。指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透露出的人生哲理、态度价值、人文信息等都是课文原生的价值。从课文的阅读价值出发,我们自然就能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即那些值得学生理解和感受的语言文字,尤其是那些含义丰富的词句、段落,更值得揣摩、推敲与品味。

其二,是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当一篇文章被选入语文教材中,就自然生发了语文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就是事关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语文知识,越是重要的教学价值,越隐藏在课文文本的深处,也就越难发现。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文本理解文本。

李清照的词《声声慢》选入课本,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即使不懂语文教学的人,读到这样一首词,也会被它优美的文辞、丰富的内涵、深沉的思想所感染,这就是其较高的原生态价值带给人的魅力。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根据语文学科的要求、根据文章的体式要求,思考从这首宋词里该挖掘怎样的教学内容,如何将课文的阅读价值和教学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诗歌教学的要求,我们将教学内容定位为:品味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重点理解通过写菊花、雁、梧桐、细雨等伤感的秋意意象,一层层剥落出词人失落、孤单、凄凉、痛楚的心境。体会作者在丈夫病逝后孑然一身、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孤苦与凄凉,感受清照凄美的绝唱。总之这首词为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美和意象的丰富提供一个很好的研读范例。

endprint

反复研究、琢磨,才能发现文本中真正有教学价值的语言材料,才能准确选择文本中蕴涵的教育值和较高的内容,否则教学就难免肤浅与空洞。

(三)以教材编者的意图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点

语文教材是以文本形式构成的教学内容的载体。它以特定的结构方式呈现教材编者对“教什么”与“学什么”的构想与设计。这种构想与设计既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又需要立足文本特点,编者们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揣摩教材编写意图就需要我们以个审视教材,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从而使预设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效的教学内容。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粤教版《唐宋散文选》中的一篇课文,把“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确立为教学的重点、难点,品味山水的幽静和作者内心的静谧。确立这样的内容未必不妥,但是否是最优化、最精准的呢?

翻开单元提示,我们发现这一单元编排的都是古代书信,唐宋时期的书信体散文抒发了一股源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用轻灵婉转的笔调表情达意,由此可见抒发情感的需要应是古人写书信的一个重要缘由。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个全新的角度,将它作为一篇古代书信来教。

由课题“书”字切入,探究文章从哪些地方可看出这是一篇书信?——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说明。“作为一封书信,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引出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探讨,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置拓展练习——“如果你是裴迪,你会应邀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尽量用文言文给王维写一封回信。”在分析写景的目的时,引导学生探讨领会,王维将景色描绘得如此美丽并不仅仅是为了邀请朋友而造势,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展示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美学境界”,在向朋友倾述自己对自然的感悟,抒发一种发现自然界诗意美的喜悦,抒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这样才是得了此文的真谛,进入到“有效教学”的佳境。

再如,北大教授林庚的《说木叶》收入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五册中,这一单元收录的都是文艺随笔。这类文章文化气息浓厚,专业性强,似乎处处隐藏“珍珠”,但真正教什么给学生又颇伤脑筋。于是很多老师选择让学生自读。像浏览报刊杂志一样读懂作者的基本意思对高中生而言不成问题,关键是这种自然阅读状态与编者期望达到的教会学生“文艺随笔阅读方法”的目标相距甚远。其实,文艺随笔适合我们用对话、反思、批判的态度去阅读,因此我们可以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批判性阅读,分析文章自身的逻辑性,通过相关知识验证文章依据、结论、判断的可靠性,并写出自己的鉴赏评论,如此确立教学内容,确实更高、更优。

教材编者的意图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参考点和着力点。

(四)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突破口

学情是确立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和根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知识积累的基数。比如李白的《独坐静亭山》,初一学生只要能读出其中的孤独与寂寞感,读出李白对静亭山的喜爱也就可以了;高一学生,还要读出这种孤独与寂寞所自何来,以及“相看两不厌”所蕴含的哲理与禅意。再如《项羽本纪》,面对不同的学情应有不同的侧重: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能需要以“积累文言知识”为重点,因为文本中有着丰富而典型的文言现象,而对史记的写法则只需依据文本作讲解就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文言知识只需要稍作点拨,教学的重点则是理解史记写人笔法,并由此作深入解读以及适当拓展。

其实,不同学校类型,比如重点中学、一般城镇中学、农村中学和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类型,其教学内容的确定,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确定有着它的相对性和灵活性,我们只有将教学目标、文本价值、编者意图、学生情况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挖掘出最有价值、最具效益的教学内容。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价值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