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雪
摘要:《鬻子》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鬻子》确为先秦典籍,非后世伪作。汉以后《鬻子》亡佚,今本《鬻子》即《逄行珪注鬻子》,为《汉书·艺文志》道家类《鬻子》真书残篇。
关键词:鬻熊《鬻子》真伪
《汉书·艺文志》记载:“鬻子,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1]《鬻子》作为子书之始,在中国的思想文化源流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有关鬻熊及其《鬻子》的史料记载并不多,现在流传的版本为唐逄行珪注本。历代关于《鬻子》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鬻子》为鬻熊自著,还是后人伪托;二,逄本《鬻子》是《鬻子》真书残篇,还是后人伪造。对此争议,前代学者已在有限的史料基础上进行了颇为详细的论证,本文将对已有之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力图得出较为切实的结论。
一
《汉书·艺文志·道家》首列《伊尹》《太公》《辛甲》三书,第四为《鬻子》。前三书早佚,《隋书·经籍志》诸子道家已列《鬻子》为第一。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曰:“鬻熊知道,而文王咨询,余文遗事,录为《鬻子》。子自肇始,莫先于兹。”[2]唐逄行珪《鬻子序》曰:“实先达之奥言,为诸子之首唱。”[3]南宋高似孙《子略》引唐贞元间柳伯存言:“子书起于鬻熊。”[4]明宋濂《诸子辨》曰:“《鬻子》一卷,楚鬻熊撰。为周文王师,封为楚祖。著书二十二篇,盖子书之始也。”[5]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曰:“今子书传于世而最先者,惟《鬻子》。”[6]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曰:“世传子书,始于《鬻子》。”[7]清俞樾《诸子平议补录》曰:“《鬻子》一书,为子书之祖。”[8]由此可见,《鬻子》一书在先秦古籍中肯定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有关鬻熊生平、思想以及《鬻子》的史料记载颇少,目前所能看到的典籍中,关于鬻熊及《鬻子》的记载有以下数条:
序号 出处 著录内容
1 《史记·楚世家》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早卒。
2 《史记·周本纪》 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视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盖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3 《史记·三代世表第一》 楚熊绎,父鬻熊,事文王,初封。
4 《汉书·艺文志·道家》 《鬻子》二十二篇,其下班固注云:“鬻子,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
5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 《鬻子说》十九篇。其下班固注云:“后世所加。”
6 《隋书·经籍志·道家》 《鬻子》一卷。周文王师鬻熊撰。
7 《旧唐书·经籍志·小说家》 《鬻子》一卷。鬻熊撰。
8 《新唐书·艺文志·道家》 《鬻子》一卷。鬻熊。
9 《宋史·艺文志·杂家》 《鬻熊子》一卷。
10 《崇文总目》 《鬻子》一卷。《艺文志》二十二篇。其八篇亡,特存此十四篇耳。
11 《通志艺文略》卷五子部道家诸子 《鬻子》一卷。周文王师楚人鬻熊撰。唐郑县尉逄行珪注。
12 《文献通考》卷二一一经籍考子部道家 《鬻子》一卷。
13 《直斋书录解题》卷九 《鬻子》一卷。鬻熊为周文王师,封于楚,为始祖。
14 《道藏目录详注》卷四 《鬻子》二卷,华州郑县尉逄行珪注。
15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 《鬻子》一卷。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发现,《鬻子》在汉以后已残缺,其篇目变化颇大,《汉书·艺文志》记载《鬻子》二十二篇,而《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均只记载为“一卷”,未注篇数。所以逄本《鬻子》十四篇就引起了众多质疑,关于《鬻子》的真伪问题争论不断。
二
(一)关于《鬻子》的第一个争论是《鬻子》是否为鬻熊自著。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9]又据“《史记·三代世表第一》成王诵栏下有“楚熊绎、绛父鬻熊,事文王,初封。”[10]《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云:“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11]这些史料说明,在周文王时确有鬻熊其人。高似孙引《魏相奏记》载霍光曰:“文王见鬻子年九十余,文王曰:‘噫,老矣!鬻子曰:‘君若使臣捕虎,逐麋,臣已老矣;若使坐策国事,臣尚少。文王善之,遂以为师。”[12]司马迁、霍光二人是汉武帝时人,两者都提到鬻熊为文王之师的问题绝非偶然,说明确有“自文王以下问焉”之事。至于《鬻子》是否为鬻熊自著,前代学者也已有论证。严可均在《铁桥漫稿·鬻子序》中提到:“《鬻子》非专记鬻熊之语,故其书于文王周公康叔皆曰昔者。昔者,后乎鬻子言之也。古书不必手著,《鬻子》盖康王、昭王后周史臣所录,或鬻子子孙记述先世嘉言,为楚国令典。”[13]
众所周知,私家著述的出现,乃是春秋末期的事。鬻熊生活在西周初年,不可能有多达二十余篇的著作流传于世,因此,其书必出于后人手笔无疑,但《鬻子》记载确为鬻熊所言。
(二)关于《鬻子》的第二个争论是《鬻子》和《鬻子说》的关系及流传。
刘建国的《<鬻子>伪书辨正》认为,汉代有道家的《鬻子》和小说家的《鬻子》两种体例著作并行于世,小说家的《鬻子说》即是后来《旧唐书·经籍志》小说家类的《鬻子》一卷,道家《鬻子》为鬻熊所作,小说家《鬻子》为后人所写。赵嘉在《<汉书·艺文志>中小说家类中“托伪”之意》一文中提出,道家和小说家同时存在两种同名的书,有可能是一部书的两部分,因为篇数不同且不互相包含,所以班固并不认为是重复,故没有删去,即《鬻子》和《鬻子说》为一部书的两个组成部分。《汉书·艺文志》载道家《鬻子》二十二篇,小说家《鬻子说》十九篇;《隋书·经籍志》道家类录《鬻子》一卷,小说家类无《鬻子》著作;《旧唐书·经籍志》道家类无《鬻子》,小说家类录《鬻子》一卷;《新唐书·艺文志》道家类录《鬻子》一卷,小说家类无。从上述记载来看,在流传过程中,《汉书·艺文志》所录的《鬻子》逐渐残缺不全,《鬻子说》则已亡佚。至于《旧唐书·经籍志》将《鬻子》列入小说家,并非唐时还有两本《鬻子》流行,而是当时所流传的《鬻子》已经残缺,其所余部分道家思想并不明显造成的。其实《鬻子》原书是有道家观点的,从《新书》和《列子》的引文中可以看出道家思想的痕迹,如《列子·天瑞》引“鬻熊曰: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生随死。往来相接,间不可省,畴觉之哉?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亦如人自世至老,貌色智态,亡日不异,皮肤爪发,随生便落,非婴孩时有停而不易也。间不可觉,侯至后知。”[14]《列子·黄帝》引“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至于若己者刚;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15]这些观点与道家相类,所以班固把《鬻子》列入道家。
小说家著录的《鬻子说》十九篇,应是当时有不同于道家观点的《鬻子》存在,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三)关于《鬻子》的第三个争论是鬻熊为文王师,何以述及三监及武王、成王问。
《史记·楚世家》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早卒。”[16]既然鬻熊“早卒”,怎和武王、成王有答问,这是学者争论关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对“早卒”作出解释:“蚤卒蚤终谓不及受封先卒耳。非不寿之谓也。”[17]胡应麟《四部正讹》认为:“今所传《鬻子》十四篇,有文王问而及三监曲阜事,人率疑之。然伊尹、太公,年俱百数十岁。考《竹书》,太公没尚在康王世。熊以九十遇西伯,而管蔡之叛、周公之薨,俱在成王时,律以太公,则谈及二事亡足怪。”[18]陈自力《逄本<鬻子>考辨》认为即使历史上的鬻熊未活到成王之时,也不能据以断定逄本为后人赝本。因为,班固于道家《鬻子》注云“自文王以下问焉”,而贾谊《新书》也引有周成王问鬻子数则文字,可见《汉志》所录《鬻子》,本来就记有周成王时的故事。逄本“书载三监曲阜事”,恰可证明其为汉时古本残帙,而非后人赝本。
所以《鬻子》述及三监及武王、成王问无可非议,反而证明了《鬻子》为真书而非伪书。
(四)关于《鬻子》的第四个争论是其文辞浅薄,不似其他子书。
高似孙在《子略》中认为《鬻子》“文多残缺,卷第与篇目皆错乱,甚者几不可晓,而注尤谬误”和“辞意大略混杂、文意无所取”[19];崔述在《丰镐考信录》中说“余按书中所载问答之言,皆浅陋无深意,义亦近黄老,明系后人之所伪托”[20];《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二十七》载“每篇寥寥数语,词旨肤浅,决非三代旧文”[21];宋濂《诸子辨》对《鬻子》文本的评价较准确:“其文质,其义弘,实为古书无疑。”[22]刘建国《<鬻子>伪书辨正》认为由于当时书多问答体,加以现存《鬻子》是残篇,文字寥寥无几是正常现象,不能作伪书的根据。且对于某一作品的文字风格,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判断,因此,根据文字风格来辨伪,其有效性和可信度也是有限的。
以文字水平来评定古书真伪是不科学的,鬻熊为周初时人,其文辞不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实属正常。《鬻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被后人篡改、增删,其文本出现残缺、错乱,实属正常,不能仅据此就断其为伪书。且子书由一开始简单的语录体逐渐发展为专论体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代超越前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
(五)关于《鬻子》的第五个争论是今本《鬻子》中不见《新书》《列子》所引鬻子之言。
《鬻子》已大部亡佚,残缺不全,今本《鬻子》中没有《新书》《列子》所引鬻子之言实属正常。且今本《鬻子》中虽无与此二书相同之言,但部分篇章文意相类。如现存《鬻子》的思想与《列子》中的思想有一致之处,比如现存《鬻子》的《汤政汤治天下理第七》所载:“天地辟而万物生,万物生而人为政焉。有天然后有地,有地然后有别,有别然后有义,有义然后有教,有教然后有道,有道然后有理,有理然后有数。”[23]与《列子·天瑞》引文:“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世随死。往来相接,间不可省,畴觉之载?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24]两者都说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的道理,思想内容是一致的。再如《鬻子》与贾谊《新书》所引的思想也是一致的。现存《鬻子》的《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五》所载“君子非人者,不出之于辞,而施之于行。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谕矣。”[25]与《新书》所引的“兴国之道,君思善则行之,君闻善则行之,君知善则行之,信敬而常之,行信而长之,则兴国之道也。”[26]同出一辙。潘铭基在《<鬻子>与贾谊<新书>互文考》中做了进一步考证,《新书》所引“鬻子曰”在今本《鬻子》中虽无记载,但有五处文字与《鬻子》可作逐字排比对读,二书却存在互见重文关系。
此外,关于《新书》和《列子》的真伪问题,历来也是争论不断,如果这两部书均为伪书,那么就更不能因今本《鬻子》中无《新书》《列子》所引鬻子之言,而断定今本《鬻子》是伪书,反而更加能够证明《鬻子》非伪作。
(六)关于《鬻子》的第六个争论是篇名冗赘,古无此体。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二十七》记载:“观其标题甲乙,故为佚脱错乱之状,且其篇名冗赘,古无此体。”[27]从现存《鬻子》诸篇的顺序和篇名看,《鬻子》早已残缺大半,篇名佚脱错乱实属正常,至于甲、乙分篇,乃是撰书当时的习惯,鬻熊使用甲乙干支记数是可以理解的。刘建国认为标题中的第三、第五、第七等顺序,也是先秦古书中原有的形式,如《管子》就是以《牧民》第一、《形势》第二,《孙子》以《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等顺序排列的。而钟兆鹏认为五帝三王、甲乙等次第均为后世抄录者所加,这种看法也有可取之处。因此,不能因篇名冗赘就断定《鬻子》是伪书。
(七)关于《鬻子》的第七个争论是其书中所记的禹七大夫、汤七大夫名称古怪,均未收入北齐的《四八目》一书。
《鬻子》所列禹七大夫皋陶、杜子业、既子、施子黯、季子宁、然子堪、轻子玉,汤七大夫庆浦、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皆有姓名,但《四八目》未收。首先,北齐的《四八目》一书,本身就真伪难辨,所以不能根据《四八目》的记载来判断《鬻子》的真伪。其次,《四八目》的作者在编撰此书时有可能没有看到《鬻子》一书,所以其书中没有对禹七大夫和汤七大夫的记载也不无可能,不能要求一个作者看到所有的书。再说名称古怪的问题,古人之名古怪者甚多,不能依据后世习惯来判定古人的名字是否为真。刘建国认为在禹、汤时的贤人名字简略或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更是上古时代题中应有之意,不足为怪。
即使《鬻子》所载禹七大夫和汤七大夫之名为虚构,也不影响《鬻子》全书的真伪,如《庄子》中也有许多虚构的成分,通过寓言来表达所托之意,也正符合道家叙事之特点。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和梳理可以基本断定,《鬻子》所载确为鬻熊之言,非后世伪托,今本《鬻子》为《汉书·艺文志》道家类《鬻子》真书残篇。至于《鬻子》是否为鬻熊自著,对《鬻子》的研究价值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无影响,《鬻子》确为先秦时重要典籍。
注释:
[1][11]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9页。
[2]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4页。
[3][23][25]钟肇鹏:《鬻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5页,第70-72页,第49页。
[4][12][19]高似孙:《子略(卷一)》,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版,第15页。
[5][22]宋濂:《诸子辨》,北平:朴社,1928年版,第2页。
[6]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1页。
[7]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北平:景山书社,1929年版,第25页。
[8]俞樾:《诸子平议补录》,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页。
[9][10][16]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91页,第501页,第1691页。
[13]严可均:《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一四八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铁桥漫稿十三卷。
[14][15][24]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30页,第82-83页,第29-30页。
[17]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6页。
[18]胡应麟:《四部正讹》,北平:朴社,1929年版,第28页。
[20]崔述:《丰镐考信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15页。
[21][27]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006页。
[26]贾谊:《新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00页。
小说家著录的《鬻子说》十九篇,应是当时有不同于道家观点的《鬻子》存在,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三)关于《鬻子》的第三个争论是鬻熊为文王师,何以述及三监及武王、成王问。
《史记·楚世家》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早卒。”[16]既然鬻熊“早卒”,怎和武王、成王有答问,这是学者争论关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对“早卒”作出解释:“蚤卒蚤终谓不及受封先卒耳。非不寿之谓也。”[17]胡应麟《四部正讹》认为:“今所传《鬻子》十四篇,有文王问而及三监曲阜事,人率疑之。然伊尹、太公,年俱百数十岁。考《竹书》,太公没尚在康王世。熊以九十遇西伯,而管蔡之叛、周公之薨,俱在成王时,律以太公,则谈及二事亡足怪。”[18]陈自力《逄本<鬻子>考辨》认为即使历史上的鬻熊未活到成王之时,也不能据以断定逄本为后人赝本。因为,班固于道家《鬻子》注云“自文王以下问焉”,而贾谊《新书》也引有周成王问鬻子数则文字,可见《汉志》所录《鬻子》,本来就记有周成王时的故事。逄本“书载三监曲阜事”,恰可证明其为汉时古本残帙,而非后人赝本。
所以《鬻子》述及三监及武王、成王问无可非议,反而证明了《鬻子》为真书而非伪书。
(四)关于《鬻子》的第四个争论是其文辞浅薄,不似其他子书。
高似孙在《子略》中认为《鬻子》“文多残缺,卷第与篇目皆错乱,甚者几不可晓,而注尤谬误”和“辞意大略混杂、文意无所取”[19];崔述在《丰镐考信录》中说“余按书中所载问答之言,皆浅陋无深意,义亦近黄老,明系后人之所伪托”[20];《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二十七》载“每篇寥寥数语,词旨肤浅,决非三代旧文”[21];宋濂《诸子辨》对《鬻子》文本的评价较准确:“其文质,其义弘,实为古书无疑。”[22]刘建国《<鬻子>伪书辨正》认为由于当时书多问答体,加以现存《鬻子》是残篇,文字寥寥无几是正常现象,不能作伪书的根据。且对于某一作品的文字风格,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判断,因此,根据文字风格来辨伪,其有效性和可信度也是有限的。
以文字水平来评定古书真伪是不科学的,鬻熊为周初时人,其文辞不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实属正常。《鬻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被后人篡改、增删,其文本出现残缺、错乱,实属正常,不能仅据此就断其为伪书。且子书由一开始简单的语录体逐渐发展为专论体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代超越前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
(五)关于《鬻子》的第五个争论是今本《鬻子》中不见《新书》《列子》所引鬻子之言。
《鬻子》已大部亡佚,残缺不全,今本《鬻子》中没有《新书》《列子》所引鬻子之言实属正常。且今本《鬻子》中虽无与此二书相同之言,但部分篇章文意相类。如现存《鬻子》的思想与《列子》中的思想有一致之处,比如现存《鬻子》的《汤政汤治天下理第七》所载:“天地辟而万物生,万物生而人为政焉。有天然后有地,有地然后有别,有别然后有义,有义然后有教,有教然后有道,有道然后有理,有理然后有数。”[23]与《列子·天瑞》引文:“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世随死。往来相接,间不可省,畴觉之载?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24]两者都说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的道理,思想内容是一致的。再如《鬻子》与贾谊《新书》所引的思想也是一致的。现存《鬻子》的《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五》所载“君子非人者,不出之于辞,而施之于行。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谕矣。”[25]与《新书》所引的“兴国之道,君思善则行之,君闻善则行之,君知善则行之,信敬而常之,行信而长之,则兴国之道也。”[26]同出一辙。潘铭基在《<鬻子>与贾谊<新书>互文考》中做了进一步考证,《新书》所引“鬻子曰”在今本《鬻子》中虽无记载,但有五处文字与《鬻子》可作逐字排比对读,二书却存在互见重文关系。
此外,关于《新书》和《列子》的真伪问题,历来也是争论不断,如果这两部书均为伪书,那么就更不能因今本《鬻子》中无《新书》《列子》所引鬻子之言,而断定今本《鬻子》是伪书,反而更加能够证明《鬻子》非伪作。
(六)关于《鬻子》的第六个争论是篇名冗赘,古无此体。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二十七》记载:“观其标题甲乙,故为佚脱错乱之状,且其篇名冗赘,古无此体。”[27]从现存《鬻子》诸篇的顺序和篇名看,《鬻子》早已残缺大半,篇名佚脱错乱实属正常,至于甲、乙分篇,乃是撰书当时的习惯,鬻熊使用甲乙干支记数是可以理解的。刘建国认为标题中的第三、第五、第七等顺序,也是先秦古书中原有的形式,如《管子》就是以《牧民》第一、《形势》第二,《孙子》以《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等顺序排列的。而钟兆鹏认为五帝三王、甲乙等次第均为后世抄录者所加,这种看法也有可取之处。因此,不能因篇名冗赘就断定《鬻子》是伪书。
(七)关于《鬻子》的第七个争论是其书中所记的禹七大夫、汤七大夫名称古怪,均未收入北齐的《四八目》一书。
《鬻子》所列禹七大夫皋陶、杜子业、既子、施子黯、季子宁、然子堪、轻子玉,汤七大夫庆浦、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皆有姓名,但《四八目》未收。首先,北齐的《四八目》一书,本身就真伪难辨,所以不能根据《四八目》的记载来判断《鬻子》的真伪。其次,《四八目》的作者在编撰此书时有可能没有看到《鬻子》一书,所以其书中没有对禹七大夫和汤七大夫的记载也不无可能,不能要求一个作者看到所有的书。再说名称古怪的问题,古人之名古怪者甚多,不能依据后世习惯来判定古人的名字是否为真。刘建国认为在禹、汤时的贤人名字简略或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更是上古时代题中应有之意,不足为怪。
即使《鬻子》所载禹七大夫和汤七大夫之名为虚构,也不影响《鬻子》全书的真伪,如《庄子》中也有许多虚构的成分,通过寓言来表达所托之意,也正符合道家叙事之特点。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和梳理可以基本断定,《鬻子》所载确为鬻熊之言,非后世伪托,今本《鬻子》为《汉书·艺文志》道家类《鬻子》真书残篇。至于《鬻子》是否为鬻熊自著,对《鬻子》的研究价值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无影响,《鬻子》确为先秦时重要典籍。
注释:
[1][11]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9页。
[2]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4页。
[3][23][25]钟肇鹏:《鬻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5页,第70-72页,第49页。
[4][12][19]高似孙:《子略(卷一)》,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版,第15页。
[5][22]宋濂:《诸子辨》,北平:朴社,1928年版,第2页。
[6]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1页。
[7]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北平:景山书社,1929年版,第25页。
[8]俞樾:《诸子平议补录》,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页。
[9][10][16]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91页,第501页,第1691页。
[13]严可均:《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一四八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铁桥漫稿十三卷。
[14][15][24]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30页,第82-83页,第29-30页。
[17]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6页。
[18]胡应麟:《四部正讹》,北平:朴社,1929年版,第28页。
[20]崔述:《丰镐考信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15页。
[21][27]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006页。
[26]贾谊:《新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00页。
小说家著录的《鬻子说》十九篇,应是当时有不同于道家观点的《鬻子》存在,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三)关于《鬻子》的第三个争论是鬻熊为文王师,何以述及三监及武王、成王问。
《史记·楚世家》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早卒。”[16]既然鬻熊“早卒”,怎和武王、成王有答问,这是学者争论关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对“早卒”作出解释:“蚤卒蚤终谓不及受封先卒耳。非不寿之谓也。”[17]胡应麟《四部正讹》认为:“今所传《鬻子》十四篇,有文王问而及三监曲阜事,人率疑之。然伊尹、太公,年俱百数十岁。考《竹书》,太公没尚在康王世。熊以九十遇西伯,而管蔡之叛、周公之薨,俱在成王时,律以太公,则谈及二事亡足怪。”[18]陈自力《逄本<鬻子>考辨》认为即使历史上的鬻熊未活到成王之时,也不能据以断定逄本为后人赝本。因为,班固于道家《鬻子》注云“自文王以下问焉”,而贾谊《新书》也引有周成王问鬻子数则文字,可见《汉志》所录《鬻子》,本来就记有周成王时的故事。逄本“书载三监曲阜事”,恰可证明其为汉时古本残帙,而非后人赝本。
所以《鬻子》述及三监及武王、成王问无可非议,反而证明了《鬻子》为真书而非伪书。
(四)关于《鬻子》的第四个争论是其文辞浅薄,不似其他子书。
高似孙在《子略》中认为《鬻子》“文多残缺,卷第与篇目皆错乱,甚者几不可晓,而注尤谬误”和“辞意大略混杂、文意无所取”[19];崔述在《丰镐考信录》中说“余按书中所载问答之言,皆浅陋无深意,义亦近黄老,明系后人之所伪托”[20];《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二十七》载“每篇寥寥数语,词旨肤浅,决非三代旧文”[21];宋濂《诸子辨》对《鬻子》文本的评价较准确:“其文质,其义弘,实为古书无疑。”[22]刘建国《<鬻子>伪书辨正》认为由于当时书多问答体,加以现存《鬻子》是残篇,文字寥寥无几是正常现象,不能作伪书的根据。且对于某一作品的文字风格,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判断,因此,根据文字风格来辨伪,其有效性和可信度也是有限的。
以文字水平来评定古书真伪是不科学的,鬻熊为周初时人,其文辞不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实属正常。《鬻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被后人篡改、增删,其文本出现残缺、错乱,实属正常,不能仅据此就断其为伪书。且子书由一开始简单的语录体逐渐发展为专论体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代超越前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
(五)关于《鬻子》的第五个争论是今本《鬻子》中不见《新书》《列子》所引鬻子之言。
《鬻子》已大部亡佚,残缺不全,今本《鬻子》中没有《新书》《列子》所引鬻子之言实属正常。且今本《鬻子》中虽无与此二书相同之言,但部分篇章文意相类。如现存《鬻子》的思想与《列子》中的思想有一致之处,比如现存《鬻子》的《汤政汤治天下理第七》所载:“天地辟而万物生,万物生而人为政焉。有天然后有地,有地然后有别,有别然后有义,有义然后有教,有教然后有道,有道然后有理,有理然后有数。”[23]与《列子·天瑞》引文:“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世随死。往来相接,间不可省,畴觉之载?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24]两者都说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的道理,思想内容是一致的。再如《鬻子》与贾谊《新书》所引的思想也是一致的。现存《鬻子》的《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五》所载“君子非人者,不出之于辞,而施之于行。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谕矣。”[25]与《新书》所引的“兴国之道,君思善则行之,君闻善则行之,君知善则行之,信敬而常之,行信而长之,则兴国之道也。”[26]同出一辙。潘铭基在《<鬻子>与贾谊<新书>互文考》中做了进一步考证,《新书》所引“鬻子曰”在今本《鬻子》中虽无记载,但有五处文字与《鬻子》可作逐字排比对读,二书却存在互见重文关系。
此外,关于《新书》和《列子》的真伪问题,历来也是争论不断,如果这两部书均为伪书,那么就更不能因今本《鬻子》中无《新书》《列子》所引鬻子之言,而断定今本《鬻子》是伪书,反而更加能够证明《鬻子》非伪作。
(六)关于《鬻子》的第六个争论是篇名冗赘,古无此体。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二十七》记载:“观其标题甲乙,故为佚脱错乱之状,且其篇名冗赘,古无此体。”[27]从现存《鬻子》诸篇的顺序和篇名看,《鬻子》早已残缺大半,篇名佚脱错乱实属正常,至于甲、乙分篇,乃是撰书当时的习惯,鬻熊使用甲乙干支记数是可以理解的。刘建国认为标题中的第三、第五、第七等顺序,也是先秦古书中原有的形式,如《管子》就是以《牧民》第一、《形势》第二,《孙子》以《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等顺序排列的。而钟兆鹏认为五帝三王、甲乙等次第均为后世抄录者所加,这种看法也有可取之处。因此,不能因篇名冗赘就断定《鬻子》是伪书。
(七)关于《鬻子》的第七个争论是其书中所记的禹七大夫、汤七大夫名称古怪,均未收入北齐的《四八目》一书。
《鬻子》所列禹七大夫皋陶、杜子业、既子、施子黯、季子宁、然子堪、轻子玉,汤七大夫庆浦、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皆有姓名,但《四八目》未收。首先,北齐的《四八目》一书,本身就真伪难辨,所以不能根据《四八目》的记载来判断《鬻子》的真伪。其次,《四八目》的作者在编撰此书时有可能没有看到《鬻子》一书,所以其书中没有对禹七大夫和汤七大夫的记载也不无可能,不能要求一个作者看到所有的书。再说名称古怪的问题,古人之名古怪者甚多,不能依据后世习惯来判定古人的名字是否为真。刘建国认为在禹、汤时的贤人名字简略或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更是上古时代题中应有之意,不足为怪。
即使《鬻子》所载禹七大夫和汤七大夫之名为虚构,也不影响《鬻子》全书的真伪,如《庄子》中也有许多虚构的成分,通过寓言来表达所托之意,也正符合道家叙事之特点。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和梳理可以基本断定,《鬻子》所载确为鬻熊之言,非后世伪托,今本《鬻子》为《汉书·艺文志》道家类《鬻子》真书残篇。至于《鬻子》是否为鬻熊自著,对《鬻子》的研究价值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无影响,《鬻子》确为先秦时重要典籍。
注释:
[1][11]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9页。
[2]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4页。
[3][23][25]钟肇鹏:《鬻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5页,第70-72页,第49页。
[4][12][19]高似孙:《子略(卷一)》,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版,第15页。
[5][22]宋濂:《诸子辨》,北平:朴社,1928年版,第2页。
[6]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1页。
[7]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北平:景山书社,1929年版,第25页。
[8]俞樾:《诸子平议补录》,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页。
[9][10][16]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91页,第501页,第1691页。
[13]严可均:《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一四八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铁桥漫稿十三卷。
[14][15][24]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30页,第82-83页,第29-30页。
[17]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6页。
[18]胡应麟:《四部正讹》,北平:朴社,1929年版,第28页。
[20]崔述:《丰镐考信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15页。
[21][27]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006页。
[26]贾谊:《新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