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歌悲凉

2014-07-29 22:56燕淑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6期
关键词:颂歌枣子北国

燕淑梅+

摘要: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笔触,抒发出对“清、静、悲凉”的故都秋景的热爱,以纸为琴,以笔作弦,演奏了对故都秋景的一曲无声颂歌。这曲颂歌之中,却处处透出淡淡弥散于作者心底的“悲凉”。本文重点分析了《故都的秋》中“悲凉”的具体表现,并从作者身世造就的“悲己”气质、古典文学浸染下的“悲秋”情结、黑暗时代下的“悲世”情怀等方面重点探讨了郁达夫钟爱故都之秋“悲凉”的原因。

关键词:郁达夫颂歌悲凉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1934年7月所写的一篇融情于景的写景散文,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在文章开篇,作者写道:“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并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分别在文章的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作了对比,大赞北国之秋味浓、境深,并在文章最后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对北国之秋爱之深、爱之切跃然于纸上。从所展现的文笔、所倾注的感情、所抒发的胸臆来说,《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用心谱写的对北国之秋的一曲颂歌,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虽然,这曲颂歌里读不出温婉缠绵,但是,字里行间满满的浸透着“悲凉”的意味。

一、文中“悲凉”的具体表现

在文章开篇,郁达夫这样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四个字概括了故都之秋的特点。“清”“静”是对北国秋景的描写和概况,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之秋的色彩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灰沉沉的天”,还是都市闲人所著的“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都属冷色调的,自然给人冷清之感。如果再结合观景人观景时的神态,“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细数”“静对”,乍看清闲,细品之下,却不难看出观景人内心的落寞。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之秋不是没有声音,但是作者耳中听到的不是繁杂的市井喧嚣,而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声,这种以动衬静的描写手法,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故都之秋的“静”。这种“清”“静”在古往今来众多诗人、散文家描写秋天时常有,然而郁达夫更将自己的心绪注入到故都之秋中,那便是让他沉迷于其中的“悲凉”。

故都之秋在郁达夫笔下究竟呈现出怎样的“悲凉”景象呢?我们不妨举两个例子。其一如: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在这一段文字中,郁达夫用白描的手法画了一幅秋槐落蕊图。春天娇艳嫩黄的槐花在秋天随风而落,就连极微细的花蕊也落到了地上。故都之秋浓浓的秋意在于由秋槐落蕊所想到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境中,如果不是内心极清静之人,怎能体会的出脚踩在落蕊上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如果不是内心落寞之人,又怎能体会得出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的落寞?这样的描写,像极了禅宗“心动幡动”的参悟,是心之所至的感觉。郁达夫之所以念念不忘北国之秋,也就在于这意境深沉的地方吧。

其二如: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枣树”这个意象,在郁达夫的散文中曾多次出现过。在他的另一篇散文《一个人在途上》中,他曾经写道,他有一个孩子叫龙儿。每到秋天的时候,他们父子二人都会打枣子。龙儿待在枣树下,仰望着爬到树上的他,口里喊着“爸爸、爸爸”,希望爸爸赶快把枣子丢下来,但郁达夫故意不丢,引得龙儿在树下咯咯地笑,这种笑声会持续到三、五分钟。然而,无论是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枣树“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这个作者非常疼爱的龙儿却夭折了,睹物思人,怎能不悲凉?

二、郁达夫钟爱故都之秋“悲凉”的原因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因此,想要探讨郁达夫钟爱故都之秋“悲凉”的原因,无疑要探究一下郁达夫其人以及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

(一)悲凉身世造就的抑郁善感气质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17岁随兄长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耻辱的十年。自伤之中又增添了由此带来的自卑感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这在他的小说《沉沦》和《银灰色的死》中均有所表现。后又经历了两次婚姻失败,两次丧子之痛。

这种身世的凄苦,也影响到了郁达夫的个性。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学方面,他喜欢“静”的文学,写的也是“如水的文学”。在其1923年所写《还乡后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筛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在送灵柩归去。小船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个人。”这一段文字的意境悲凉、阴冷甚于《故都的秋》。

(二)古典文学浸染下的悲秋情结

郁达夫留学日本,自然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从《故都的秋》中中外文人对秋的感悟便可管窥一斑。但他又出生在书香世家,赴日本留学之前,所受的教育都是古典文学的教育,他又是一个“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的人,他的古典文学修养很高,“始终完全没有摆脱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因此,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在当时当地的郁达夫身上又怎能不得以体现。“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寒蝉凄切”、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如若不是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怎能信手拈来,随意化用。

(三)黑暗时代下的悲世情怀

在日本留学时所感受到的因祖国弱小而受欺辱的郁达夫,在其小说《沉沦》作后借主人公之口喊出了“祖国你快点强大起来吧”的声音。回国后的郁达夫从1921年到1933年,用了相当多的精力从事进步的文艺活动。然而,1933年4月,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加剧和当时文坛内部的矛盾,郁达夫不得不从上海移居杭州。在杭州他仍能感受得到白色恐怖的压迫,苛捐杂税的压榨,思想苦闷,创作枯竭,所以1934年7月,在难耐的酷热中郁达夫“决计离开杭州”,去青岛避暑。8月又转赴北平,到北平后的第四天的上午,一蹴而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都的秋》。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生活的愁苦和哀痛。因此《故都的秋》中所描写的“悲凉”已不只是故都秋景的秋味和意境,甚至也不仅仅是作者赏景时的心态,而具有了家国之悲和时代之悲。

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北三省,1932年“1.28事变”爆发后日军又将魔爪伸向华北,1933年日军先后攻占了山海关承德和长城各口。作为一个希望祖国强大起来的爱国文人,郁达夫面对祖国满目疮痍的景象,心境悲凉自不待言。当他来到“故都”北京——这一凝聚了几千年文化精髓之地时,在赏秋颂秋之余不禁有着内心的担忧。这种爱与担忧自然地流露笔端,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清、净、悲凉的秋境表达出的是一种萧索悲凉的秋意。

郁达夫写于1936年写了另一篇关于北平的文章——《北平的四季》,文章结尾说“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故都的秋》中所流露出的这种热爱与担忧也就更为容易理解了。1937年8月14日,北平失守,郁达夫不经意中为它唱了一曲凄恻悲凉的挽歌。

参考文献:

[1]袁庆丰.郁达夫传[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吴伦柏.欲将沉醉换悲凉——《故都的秋》悲凉之气成因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3).

[3]江锡铨.追寻深沉——《故都的秋》赏析[J].名作欣赏,2002,(05).

endprint

猜你喜欢
颂歌枣子北国
冬日颂歌
乌江颂歌
壮乡颂歌
白桦生北国
我不想让离别拧出泪水
鸭蛋小厨神
鸭蛋小厨神
秋风起,枣子甜
谁的雪季
赞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