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014-07-29 20:56余发友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9期
关键词: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余发友

摘要:《颜氏家训》所提出的治家之方、教子之道、处世之学,对现代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85-02

重视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而教训是家庭教育的形式之一。西晋时期的颜之推一部本意为“整齐门内,提撕子孙”的《颜氏家训》,注重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教育子孙,备受历代士大夫推崇,一直佳评如潮,长盛不衰,可见其垂训之力。书中所提出的治家之方、教子之道、处世之学,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虽有不少消极过时的内容,但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都颇有现实意义。

一、家庭教育观

1.主张从胎教入手。《教子篇》引用“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提出胎教的教育思想。

2.重视早期教育。教育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性。《勉学篇》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叫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教子篇》引用俗谚:“教妇初来,教儿婴提”。“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孩子在小时候可塑性很强,是教育的良好时机,当珍惜光阴,不容错过。《序致篇》说“习若自然,卒难洗荡”,意思是一旦形成了坏习惯,成年之后便很难改变。

3.主张宽严相济,爱教结合。《教子篇》提出“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尔。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灸救之哉?”“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反对“无教而有爱”。提出了教育孩子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注意方法,严格要求,宽严相济,爱子与教子相结合,反对溺爱,这对现在家庭独身子女居多的现象尤为值得借鉴。

二、德行教育观

1.主张加强自身修养,遵循礼仪规范。《风操篇》有言“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强调对孩子的养成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通过行为规范养成习惯,习惯内化为德性,再外化为德行,这也是现代学校所要求的礼仪文化的学习。

2.主张勤俭节用,乐善好施。《治家篇》提出“可俭而不可吝也。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教育孩子恭谦俭朴不失礼数,肯施舍而不吝啬,这对当下官二代、富二代及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都有学习思考的意义。

3.强调交友必慎。慕贤篇引用孔子的观点:“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一方面强调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同时教育孩子把握交友必慎的原则,多交益友、诤友,不交损友。

4.主张诚信。强调为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名实篇“巧伪不如拙诚”,讥讽“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立名者,修身慎行,窃名者,厚貌深奸”,充分论证了“名”与“实”的关系,强调崇实求名,反对乖巧虚假,教育孩子老实做事,诚信做人。

5.主张少欲知足。《止足篇》引用《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教育子孙居官、积财必须有过限度,减少欲望,知道满足,学会谦虚冲损,在当今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三、学习目的观

1.注重学以致用。提出学以致用,深刻批评空疏学风。《勉学篇》“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主张弥补自己不足和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反对“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实务,殆无一可”的空疏学风。《勉学篇》“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讽刺迂腐的学习。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的开心明目、修身利行、行道利世的学习目的观。

2.强调自立自强。坚决反对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的陋习,《勉学篇》对那些“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全忘修学”的贵族子弟不学无术、养尊处优的劣行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告诫儿孙“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教育子孙勤奋好学,积极上进,自立自强,才能安身立命,立足于社会。引用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啃老族”不断增多,这是很好的教育材料。

四、职业教育观

1.重视实践技能。《勉学篇》引用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强调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勉学篇》提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强调既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学习,突出实用性,这正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观点。

2.强调专业要精。《勉学篇》提出“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就是对“渊博”的诠释,要求学习做到博览和专精两全其美,也是当今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知识面要广博,专业要精深。引用古人“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强调要把专业学精,不可涉猎过广,与其样样都学,不如专心一门,达到精妙的程度。对现代职业教育而言,就是强调专业性,专业性的精深程度决定其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决定其价值的大小。

五、教育方法论

1.以身作则的示范教育。《治家篇》提出“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的身教示范观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提出要充分利用长辈与儿孙的关系,重视身教示范,更易收到良好的效果。《治家篇》提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教育要以身作则,这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很强的借鉴性。

2.教育要一视同仁。《教子篇》提出“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玩鲁者亦当矜怜,有偏爱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主张教育孩子、教育学生当有博爱之心,要一视同仁,也论证了偏爱与祸患的关系。在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的老师偏爱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尤为值得思考。

3.实施必要的惩戒教育。《治家篇》“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尤国也”。治家如同治国,不能没有章法,而且应宽适度,赏罚分明。恰当的惩戒教育对学生对孩子是不可缺少的,小时候的惩戒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法纪观念。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勉学篇》反对“闭门读书,师心自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观点,重视相互切磋讨论,向各行业广泛求教等学习方法,反对死读书的机械学习和读死书的无用论。同时《文章篇》引用沈约的观点强调“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和“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的实用性,反对穿凿补缀的浮艳文风,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庄辉明,章义和.颜氏家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陈舒婕.《颜氏家训》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颜氏家训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颜氏家训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颜氏家训·教子篇》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颜氏家训》的语言风格及修辞艺术探究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