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宋诗平淡美的创作意识

2014-07-29 13:07龙冬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6期
关键词:宋诗诗学境界

龙冬梅+

摘要:“平淡”作为中国传统文论史、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并不是在宋代才出现的。但已有研究者明确指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平淡美,作为审美理想而确立于成熟的理论自觉之中,应该说,是自宋代开始的。”[1]平淡美可以说是宋代诗学的主流思想,处于宋代时序的重心位置。平淡并非平庸浅俗,而是要求“意新语工,得前人未道者”,“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2]。“平淡”作为宋诗学的重要审美理想,在宋代不仅在观念形态上得到重视,而且在实践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宋诗平淡创作意识

一、“平淡”在宋以前的发展历程

“平淡”一词源远流长,早在先秦就已经产生了。《老子》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这里“淡”指道本体或道的精神实质,富有哲学意义。《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标举人格的虚静恬淡。《礼记·乐记》“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体现人生心性修养、欲求之淡泊。汉代前期重黄老之学,对道家之“淡”味尚有延续,如《淮南子·原道训》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说林训》中说:“至味不谦。”《泰族训》也说:“无味者,正其足味者也。”汉代后期,儒学独尊,加之由外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致的时代审美趋向的改变,“淡”味渐趋隐没。王充《论衡·自纪》中说 :“大羹必有澹味……良工必有不巧,然则辩言必有所屈,通文犹有所黝。”这里虽然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但将“淡味”与“不巧”“所屈”“所黝”并列,也显示了“淡”的不为重视。直到魏晋时期,玄学兴起,诚如宗白华先生所言:“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采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而此时,人们对“淡”的自觉追求主要表现在生活实践领域,在世务功利上的淡泊、超脱及在情感态度上的淡漠、逍遥,都显示了对一种简约玄淡、超然绝尘的人格魅力的追求。而在艺术领域,诞生之初的山水画与真正淡泊萧散的平淡境界相去甚远,诗歌范围内,对陶渊明与谢灵运的高下品评也远非如后世的理解般中肯。此一阶段,可视为平淡美理想发展历史当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虽然不管是从艺术实践,还是理论自觉上看来都并未成熟,陶渊明诗歌的孤鸣先发、声名的长期埋没即是最好的明证,但是它为中国美学观念的发展埋下了潜滋暗长的一脉。

二、“平淡”在宋代的出现和发展初期

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到了宋代,平淡美理想才在论家们的理论和实践中、在人生境界和艺术追求上达到了完全的统一、同步。在宋代以前,“平淡”观念侧重于一种人生的审美境界,而宋代以后,“平淡”观念又成为一种艺术的审美境界,只有在宋代,我们才看到了两者的完美综合、统一,并登上了历史的颠峰。

诗学意义上的“平淡”在六朝时出现。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云:“于时正始轻风,篇体轻淡。”“淡”指玄言诗的枯浅寡情。而宋代诗学的“平淡”是一种与传统意义不同的审美范畴,具有全新的内涵。梅氏对诗境“平淡邃美”的追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意新语工”,要以“精微”之苦思,幕写“难写之景”,以传达“不尽之意于言外”,也即是“平淡”其表,“邃美”其里。正如张少康先生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中所说的,“平淡邃美”是“以精心锤炼而无人为痕迹,由极工极巧而臻天生化成的理想境界”[3]。

宋人以平淡论诗,是从梅尧臣开始的。针对唐五代以来虚空浮艳文坛,梅尧臣提出“平淡”的主张,力倡平实朴素之风,认为作诗要“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4],诗的价值不在于藻绘的包装形式,而在于质朴的实际内容。后世对其评价甚高,如刘克庄曰:“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淫哇稍熄,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下。”[5]梅尧臣之所以有开山祖师之誉,是由于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进步理论,指出了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求诗歌恢复风雅传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晚唐至宋初的浮靡之风。他在艺术风格上提出平淡论,在《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一文中写道:“其顺物玩情之为诗,则平淡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乎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趣尚博远寄适于诗尔。”[6]又云:“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7](《读邵不疑学士诗卷》)“平淡”是梅所极力追求的艺术境界。梅尧臣的诗歌创作生涯,不仅为其诗歌“平淡美”理论的构建奠定了丰厚的实践基础,而且本身就是追求平淡的艺术风格和境界的过程,最终达到晚期诗风的“老劲”之“平淡”。梅诗的平淡对于改变宋初浅切浮华的模拟诗风有其独到贡献,但也应该看到,梅之平淡论是散乱的,并未系统化,再加上梅本人诗歌创作水平的限制,他的平淡论影响是有限的。对梅氏推崇备至,并将平淡美凝结为一种文学思想的是欧阳修。其《六一诗话》云:“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随后又举温庭筠、贾岛诗为例,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中见出道路辛苦,羁旅愁思,梅诗本身也是对这种理论的一种实践。又说“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苦吟而以平淡出之,平淡而有深远之意。所以欧阳修评价梅诗说:“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读梅诗,能感觉到平淡自然的语调中蕴涵着一种淡淡的情思,就像“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中无限美的意味,诗人幽微复杂的情感就积淀在发现的深层,须仔细咀嚼体会,真味方出。宋诗所追求的平淡隽永即由此而发源。

三、宋人“平淡”诗论发展的高峰

从梅尧臣、欧阳修到苏轼、黄庭坚,诗“平淡”美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代表了宋诗“平淡”美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流与最高成就。梅尧臣为宋诗坛吹入一缕新风,正式拉开宋人追求平淡美的帷幕,他不仅在理论上推崇诗歌平淡美,而且在创作中也极力追求平淡。

苏轼对平淡美的理解与论述,承梅、欧而来,宋诗那种诗意平淡而内含隽永风格的真正形成应以苏诗的出现为标志。苏轼在艺术意境创造上发挥了梅尧臣的平淡美理论。他在《评韩柳诗》中说:“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所谓“外枯”是指其意境外在形式之朴素平淡,“中膏”是指意境之内在含义丰富充实,故有不尽之意深藏其中,而愈嚼愈有味。他又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诗人,皆莫及也。”这里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也就是“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的意思,苏轼倡导自然成文,在这种创作心态的指导下,苏轼“出新意于法度之外,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不得已而为之”的自然态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他诗作平淡的特殊形态:平淡中有“至味”和“奇趣”。苏轼讲求“平淡”的风神和韵味,从审美的角度将平淡美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黄庭坚的“平淡”则是从艺术技巧方面将平淡美推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侧重于把握艺术创作中自由与法度之间的辩证关系。黄庭坚对“不俗”的追求让他看到了陶渊明诗“直寄焉耳”、纯出天然、无迹可求的品格。他说:“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观杜子美到夔州后诗,韩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章,皆不烦绳削而自合矣。”[8](《与王观复书三首之一》)可见在他的心目中,诗歌的最高境界是“无意为文”,“不烦绳削而自合”,“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而如何达到这一境界,他以杜甫为法,追摹其命意曲折、句法精深。主张通过严格的诗律句法的训练而逐渐达到高度自然的境界。梅、欧、苏、黄四家的平淡美因各自师法的前人不同,艺术理念、作诗技巧不同,从而带来各自平淡美的不同特征。纵观四家的平淡论,我们可以看出,平淡美作为一个时代的审美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总结

总之,“平淡”作为诗学审美范畴,在宋代得到了集大成的发展,宋代诗学的“平淡美”既不是对绚丽、丰腴的简单综合,也不是在外枯形式下掩盖的一种美,而是经过了绚丽多彩而达到的纯熟的表现,是综合了丰腴、绚丽的平淡,是一种内蕴深厚的美。而宋代诗人对“平淡美”的追求亦可看出宋人求新求异于唐人,为造理想诗境而作的努力。平淡美遂成为当时诗学关注的中心,成为不同创作个性的诗人所共同追求的境界,使其具有了时代气息。纵观两宋的诗话诗论,追求平淡是比追求雅健更为普遍的倾向,从而使得这一审美理想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被后世作为诗学理想建构的关键而再三加以阐释并衍生发展。

注释:

[1]韩经太:《论宋人平淡诗观的特珠指向与内蕴》,载《学术月刊》,1990年,第7期。

[2][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7][8]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7页,第242页,第322页。

[5][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页。

[6][宋]梅尧臣:《宛陵先生集(附录)》,四部丛刊本。

参考文献:

[1][宋]梅尧臣.宛陵先生集[M].四部丛刊本.

[2][宋]欧阳修.六一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5]周裕错著.宋代诗学通论[M].巴蜀出版社,1997.

[6]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郭绍虞.送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李庆甲校点,[元]方回选评.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1]程杰.宋诗学导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宋诗诗学境界
艾青诗歌的隐喻魅力及其诗学功能
背诗学写话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论宋诗中的金明池
最高境界
我会等你回来
《全宋诗》校读札记
应当曰展目汉比较诗字研究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