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限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建设好班集体,就需要从开好每一节班会课做起。回顾3年来笔者开过的几十次班会,主题内容包罗万象:适应高中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与我的梦想、学霸谈学法、艺术节中的舞蹈与合唱、运动会中全力以赴的你、心理测试小游戏、关于读书、关于励志电影、关于爱情那些事儿……从初次见面时的“吾爱五班”的主题班会到高三时的“吾班‘合伙人”最后一次班会,这些班会记录着笔者对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着笔者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记载着笔者作为班主任的成长历程。作为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笔者以“吾班‘合伙人”主题班会为例,介绍笔者对班会的理解与实践。
一、理论依据
依据欣赏型德育的理念,“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追求是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往往相互对立的方面能够在自由“欣赏”的过程中得以统一,力图让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另外,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和重要关系是同辈群体关系。因此,此次班会主题的确立是符合德育理念与学生心理需求的。
二、学情调研
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国际部的学生都是住宿生,经过高中两年多的朝夕相处,他们共同经历了生活中的一些考验,共同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但是,由于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成长中缺少同伴相处的经历,又处于青春期,在交往中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情绪容易波动,遇到问题不够理性,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
作为国际部的学生,他们将来都要出国留学,会面临陌生的生活环境,也必将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的外国人交往。如何进一步适应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更需要教师在高三阶段给予指导,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3年上映了影片《中国合伙人》,片中将同伴相处时的一些合作与摩擦的典型案例用艺术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受此启发,笔者将班会主题确定为“吾班‘合伙人”,希望借用电影的一些情节和素材,引发学生关于“人际交往”问题的情感共鸣和理性思考,希望对国际部的学生即将面对的国外留学生活提供一些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中国高中生活与美国大学生活的衔接。
“合伙人”在这里不仅指公司合伙人,而是借用《中国合伙人》影片中三个主人公的故事,让学生去思考、去认识:“合伙人”是一群既不一样又在一起的人,他们之间有冲突,也有合作,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与梦想,也有着不同的个性……正如我们每个人一样,正如我们需要面临的人际关系一样。
三、班会过程
笔者首先在班会开展前布置学生观看电影《中国合伙人》,了解电影中三位合伙人之间经历的友情、摩擦、合作、奋斗、成功的过程情节,为理解班会主旨作准备。然后,请学生挑选两年来同学成功合作的活动照片。
在班会开始时,笔者会播放高中两年来,学生们所经历过的各种成功合作的照片,其中有活动中共同拼搏、合作时的忘我投入,有友情的眼神交流和成功后的喜悦……通过照片的展示,激发学生对以往同伴合作成功经历和同学情谊的美好回忆,为“吾班‘合伙人”班会的主旨导入作铺垫。
接下来,笔者会引导学生思考:在收获“合伙”的成功和友情后,我们回想曾经走过的风风雨雨中,有过哪些摩擦和碰撞,我们是如何化解的,我们是否有时还会在交往中彼此心存芥蒂?我们如何在今后的伙伴合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和长久的友谊?
带着这些问题,班会活动自然过渡到第二个环节——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合伙人》电影中主人公们的“合伙”经历。
笔者将之后的影片赏析分为两个篇章,分别是“冲突篇”和“合作篇”。
在“冲突篇”中,主人公们因为生活背景、性格特点、处事方式的差异以及在合作中产生的意见分歧,造成了很多典型的矛盾。
由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影片合伙人中有哪些冲突?冲突的表现是什么?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是如何解决冲突的?
影片中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通过沟通来彼此了解,他们为了友情而包容和自我牺牲,最关键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和团队目标。这是“合伙”的基石,是他们为了“新梦想”公司的未来共同去“攻陷”美国的最大动力。
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从影片中的类似经历迁移到班级的现实中来,引发学生对如何看待伙伴间的差异,如何化解相互间的矛盾而自主感悟和内化,从而得出班级“合伙人”的纽带是班级的整体荣誉与活动中团队的一致目标。
在接下来的“合作篇”中,笔者通过类似的手段,将影片中主人公能够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在合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相处之道迁移到现实中“吾班”团队的合作上,让学生思考和回答班级曾经的活动中发生过哪些由于同伴能力互补才合作成功的案例,说出同伴的优点、特长和不可或缺性。
通过影片情境和现实中吾班同学关系的交替类比,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思考与同伴相处时应采取的方式;促使学生发现同伴的优点,学会求同存异,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包容不同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促使学生正视他人与自己在生活背景、思维方式、生活目标、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增进相互理解,学会为了团队共同的目标而合作。
班会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是“人生展望”。通过绘制“吾班合伙人的大学梦想图”,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出国后,在与外国人相处交往时可能存在哪些差异和困难?“吾班”的团队现在可以为此作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通过此环节的思考讨论,进一步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班级后续活动中增强了伙伴合作意识,增加了更多的团队合作实践,同时,也促使曾经相处千日的同学成为将来在美国相互扶持的长久“伙伴”,使学生理解扩展了时间与空间范围的与人相处之道。
最后笔者做班会总结,借用费孝通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阐明无论是现在班级中的同学相处,还是未来跨地域、跨民族环境下的与人相处,尊重、理解、包容、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理念和相处之道,有利于个人和团队实现梦想、获得成功。
此次班会的设计体现欣赏型德育理念,通过挖掘电影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紧紧围绕“合伙人”展开,由“吾班合伙人”到“中国合伙人”再到“人生合伙人”,帮助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理解欣赏不同的同学,接纳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学会求同存异,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人相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美、感受美,提升人文修养和人生境界。学生对影片的欣赏感悟、对现实的思考讨论,体现了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欣赏影片引发学生思考和内化的教育手段,也体现了学校人文自主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
(责任编辑:马赞 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