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香与佛法

2014-07-26 13:46傅京亮
净土慢生活 2014年3期
关键词:法门自性佛陀

傅京亮

香光庄严

《楞严经》记载:在楞严法会上,大势至菩萨曾向佛陀讲述了自己修行的体会:“我以神通力回忆起,在无量大劫之前的久远年代,有一尊佛出世,称为无量光佛。在此后整整一个大劫的时间里,先后有十二位如来出世(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解脱光佛、安隐光佛、不思议光佛、超日月光佛),最后一尊佛称为超日月光佛,他与之前的十一尊佛一样,都亲自传授给我同一个法门,这法门称为念佛三昧。为了说明这个法门,我来做一个譬喻:

譬如有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时时刻刻都专诚的忆念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却总是不把他放在心上,他们有时也会相逢,但由于其中一个没有思念之心,所以即使见到了,也仅仅是擦肩而过。如果这两个人能够相互忆念,而且忆念得非常专深,甚至盼望生生世世永不分离,那么两人一旦相见,就会如影随形,永不分开。

十方诸佛对众生的怜悯与惦念,就如同慈母对儿女的感情那样深挚。可是,如果儿女始终游荡在外,杳无音信,母亲纵然感情深切却也是难以相见啊!倘若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也能像母亲对儿女那样深切,那么母亲与儿女也就不会远隔了。倘若众生的心能一直怀想着佛的心,亲近体会佛的心,直至通于佛的心,功夫精纯,则或迟或早,都可以见佛。也不需再用其它的方法,就能心开证道。这种奇妙的情形,就像一个本来没有香气的人,如果身上涂了香药,也会散出香味来,这就是‘香光庄严(以佛的法身和智慧光庄严自己的本觉心佛)。以前,我自己就是修了这种法门,得证如来实相,归于净土。

若说修持者应选取什么样的方法,我觉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依着那个清净灵明的自性,不再托根缘尘向外驰,都摄六根,达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一旦功夫到家,自然就可以进入三昧正定境界,显出清净的自性如来。”

戒香

《佛说戒德香经》载:阿难曾在闲居时思忖:“世间的香各式各样,有根的香,枝的香,花的香,却都只能顺风传送。那么世间有没有能逆风飘送的香呢?”不得其解,就去拜问佛陀,佛陀回答说:

“的确有香能逆风飘送,不受风势的影响。如果一个人能持守德行,奉行十善,敬事三宝,不杀不盗不淫,说话没有妄言(谎语)、两舌(搬弄是非)、恶口(骂詈恼人之言)、绮语(无礼义、不正经、粉饰取悦之言),心中没有嫉妒与忿怒,孝顺父母,仁慈道德,不放纵自己的缺点,抵挡邪见的诱惑,断除内心的污秽,就能免于歧途与邪路,战胜一切困苦与灾难,永得安泰和吉祥。

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他会拥有一种特殊的香,此香来自对德行的持守,所以可称之为‘戒香。此种戒香,清雅高远,威力一大,可开启智慧,助人证道。它不受天地山川、地火水风的阻挡。主达八极上下,顺风逆风皆远播无碍,普熏十方,在无穷之界都广至赞颂。那些名贵的檀香、沉香等一切有形的根香、枝香、花香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五分法身之香

《六祖坛经》载:六祖慧能大师曾在南华寺向众人讲授五分法身之理:

此事(修行)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

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临于各种境相而自心不乱)

三慧香:即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万缘放下,恶善皆放下,了无挂碍)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五种香皆为法身之香,在自己心、身之中,不要向外求取)

——摘自《中国香文化》

猜你喜欢
法门自性佛陀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探究应用经济信息优化宏观经济管理的“法门”
小学语文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三道“法门”
如何读《坛经》
游法门寺
春·遇见
禅悟·自性·高山流水
度过法门
到佛陀的国度旅游
六祖《坛经》开示语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