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静坐调心效果好(下)?

2014-07-25 10:42
科学养生 2014年7期
关键词:杂念丹田胃气

(接上期)最后,我们着重说调心。

前面说的调身和调息,其实已经开始调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息后,心息相依了,也就什么都不思量了,这就是凝心。渐渐地,不觉有手,不觉有腿,不觉有身,不觉有我,但见闻仍然了了,这是定相初现。从此进入心息两忘的境界,就是入定。

调心的方法很多,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是意守法。把意念守持在身体特定部位,或体外特定的景物上,以一念代万念。最常用的是意守丹田。意守不要过分用力,要似守非守,逐渐进入静的状态。否则,过分用力反会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反而容易出偏。

二是默念法。可以默念一个句子。可以念佛号“阿弥陀佛”,或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等。抱病的人,也可以念“消炎,止痛,痊愈”等。

三是观想法。就是观想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观想眉心,观想丹田,观想全身的轻松、清净、舒畅等。也可以观想病灶,观想能量向病灶汇集,观想病灶在好转在痊愈。还可以观想远处景物,观想佛像或菩萨像。

打坐时的调心,谁都会遇到两个难题,或者叫两个麻烦。

首先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散乱。

所谓散乱,就是心里有妄想与杂念,意念不专。没打坐的时候,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杂念,好像心里挺安静的。可是,当你一想打坐让心静下来了,反而感到心更不静了,总是杂念纷飞,心猿意马,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甚至一个念头起来了,会跑出去老远老远。

怎么对治散乱呢?

防止散乱的最好办法,在佛家就是念“阿弥陀佛”。念得至诚恳切,听得至诚恳切,不但能对治散乱,还能对治昏沉。你可以试试,只要一句佛号听得清清楚楚,保证没有散乱了。

再有就是结好印后手不能动。因为手动了,一定会散乱,所以,应避免这里抓抓那里挠挠,努力做到手不动。只要手不动,头动,身子动,都不会有大影响。这样用功久了,自然能对治散乱。

还有就是不对抗杂念。打坐的时候很难说没有杂念。如果杂念来了,就像对待往来的客人一样,不迎,也不拒,客人自然会渐渐地离去,杂念也就慢慢地停止了。这叫做“念起不随既无念”。

此外还要调理胃气。有时候静不下来,是因为有胃气。因此,上座以后,打坐过程中,以及下座之前,都要往外呼气。胃气沉不下去,就要呼出去。打坐有时候打嗝,是气已经到胃了,气旺又没办法翻转过来。这时候,可以高卷起舌头,气冲过来,就不打嗝了。有的打嗝可能是胃有病,这就得调理一段时间了,不用急。

其次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昏沉。

所谓昏沉,就是精神提不起来,昏昏沉沉。有时候,好容易不再散乱了,好容易让心安静下来了,一不留神却又陷入昏沉,昏昏欲睡了,甚至鼾声响起了。

怎么对治昏沉呢?

精神提不起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打坐没有很强的意愿,就是没有志气。要有气,才能提起精神。气从哪里来?就是从志而来。所以,要提起对打坐的信心与意愿,也就是要发愿。在上座时必重新将愿提起来,就能使昏沉减少。

再一个办法是可以睁开眼睛。如果感到昏沉时,可以睁开三分眼,让光从眼睛下面照进来。这个方法有助于对治昏沉。

还有一个办法是,时常直直腰,时常正正头。到什么程度呢?脖子后面碰到自己的衣领为度。发觉身子向左歪或右歪,也要赶紧把它正起来。有人打坐的时候虽然不昏沉,身子也左歪或右歪,那是和他的腿疼或内脏不正常有关系。

如果昏沉是因为太缺觉,那就干脆先躺下来睡上一觉,再打坐。

打坐时如果身体比较放松了,还会打呵欠,流眼泪。这是身体在自然地排除病气,是正常的身体反应,可以顺其自然。

打坐将起时,先观想病气从全身毛孔放出,几次之后让毛孔关闭。然后摇动身体,屈伸两臂。再用两手掌互相摩擦,使手掌发热,从头面部开始按摩,如浴面、搓眼、擦鼻、按眉、摩耳等。再按摩丹田,逆顺时针各转24次,或36次,并意守丹田片刻。然后放下双足,以手按摩足部,而后缓缓起立,再做一些活动。

有一种现象是,没打坐的时候,不觉得哪里不舒服;一打坐,就知道了哪里酸哪里痛了。这应该说是好事,打坐帮助我们找到了病在哪里,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慢慢地,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变正常了。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起来。

再有,打坐还会出现一些身体反应。那是身体在排毒,在清理病气。不用怕,过一段时间自己就会好了。身体反应因人而异。我刚开始练习一个多月的时候,嗓子就出现了咽炎的症状,难受得很,吃东西都成了困难,什么药都没管事。可两个多月后却自己好了。打坐差不多一年的时候,全身皮肤出现了反应,先是后背,再是前胸,最后是全身,疙瘩一个连一个,像丘疹似的密密麻麻一层,浑身瘙痒,然后就是结痂。大概也是两三个月吧,也自己好了,真像脱了一层皮。平时,还有过其他一些身体反应。可以吹一句的是,所有这一切症状,都没有拦住我打坐,最后这些症状反而自行消散,给我让路了。

还有一种现象是,打坐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些让人舒服的身心反应。如果说上面谈到的让人不舒服的种种身心感应,我们不用在意,不用怕,那么,面对让人舒服的种种身心反应,也千万不要在意,不要执着,不要贪恋,更不要刻意追求。这样,可以避免出偏差。

我病后开始练习打坐,连随便坐着都是困难,就更别提盘腿了。最初,坐几分钟就受不了啦。但是,我坚持了下来。开始是随便坐,后来可以散盘了,再后来可以单盘了,再后来可以双盘了。打坐的时间也一点一点地延长,几分钟,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到现在竟然可以双盘大约一个半小时了。这在当初,是不可想象的。说到每次打坐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中老年更不用急,一定要慢慢来。一旦打坐习惯了,每次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每次能坐到1个小时,就更不错了。

最后我想说,靠打坐来调心养性,来强身健体,来益寿延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行。打坐要想见功效,必须持之以恒。这就是耐性,这就是功夫。

希望我们的交流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打坐调心让您身心更健康。

心理咨询师马志国

编辑/张玉春endprint

猜你喜欢
杂念丹田胃气
初心忘 杂念生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一)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登山的奥秘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