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蓉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16-01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中阶段学生应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能在口头表达中适当地自我修正;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能用英语表演短剧;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但是目前在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心被放在了听、读和写上。“说”被有意无意的放到了末位上。实际上,英语首先是作为一门语言,其次它才是一门学科。一门语言的掌握最重要的就是“说”。
一、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校英语教师本身业务素质欠缺。
由于各种原因,优秀的英语教师都难以留在农村教学。导致在农村教学的英语教师不是业务素质欠缺,就是非英语专业。这些都导致他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足够重视口语的教学。农村英语教师本身自己的口语就有很多不足,加上少之又少的培训机会,让他们无力开展并重视口语教学。
2.学生缺乏兴趣
学生身处农村,接触英语的机会比起城市的孩子们会少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零接触或者少接触,让学生们认识不到英语的重要性。这些对培养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是非常不利的。学生们难以从日常生活中发掘英语口语的魅力,培养不起对英语口语的兴趣,从而陷入不感兴趣导致不好学和学不好的恶性循环中。
3.恶劣的教学环境和短缺的教学设备
要想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学生们首要靠“说”。这可以从母语的习得中就可看出:小孩子首先是会说、听,再通过学习会读会写。但是在农村,学生们能够听到用到英语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他们唯一接触英语的机会就是在英语课堂上。而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原因,在农村一般是难以进行英文授课的。口语教学更是难以在课堂上展开。再加上农村教学设备的短缺,让学生们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口语。
鉴于上述客观原因以及农村英语口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要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学生自信心;同时运用灵活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
二、提高农村地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1.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首先要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抛弃之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也就是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就某一话题或者某一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而要做好课堂的引导,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和组织能力。
英语作为中考的一门科目,这让英语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成绩的取得上,从而忽视了口语的教学。口语为基础,读写是发展。口语的发展,制约着读写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抛弃之前只注重听、说与写的教学思想,把口语教学放到首位。
2.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农村初中,哑巴英语不是个别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自信心,而导致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语言,学生对它的不了解,导致他在尝试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时候,无法判断自己的表达是否正确。在这种思想的干扰下,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表达失去信心。怕自己的错误表达会使自己丢失面子或者遭受同学们的嘲笑。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正确看待说错这件事。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所有的同学的起点是一样的。大家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犯错误的概率也是一样的。如果学生都不犯错,老师就没必要再继续教学。同时,让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形成这样的观念:当你发现到你的同学的英语口语发言出现错误时,你不会进行嘲笑,而是好意地进行纠正。促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开口讲英语,培养自信心。
3.采用多样的口语训练活动
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读、写、记等无声的教学活动。学生越学越累,越学越不懂。兴趣其实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与想法的年龄段。所以,英语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多样的口语训练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起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可创设本地学生所熟悉的情景进行对话,而不是独立教学单词和语法。同时,教师可收集英文原版歌曲、电影、诗歌等材料,让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对英语口语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
总之,英语口语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顺利进行口语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克服困难,共同获得进步。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英语口语教学的基础,而通过多样的口语训练活动是英语口语习得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2011版 英语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2012.1.
[2]心理障碍对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读写算;2013.43
[3]也谈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训练问题; 教师·下 2013.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