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摘要】《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关键词】善学高效课堂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03-02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对新课程改革。小学英语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三维目标相结合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小学的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善学课堂。
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实践善学课堂,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根据实际情况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删减或拓展。
在经历了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之后,笔者认为想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承载着目标达成的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因为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与学习内容的本身,所以,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也是达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该基于英语学科的内在逻辑并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匹配。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首先要根据英语本身的内在关系,如知识与技能的衔接、难易度的坡度等。同时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水平。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删减或拓展。
二、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Darily Free Talk
为培养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可将课前两分钟安排为“Darily Free Talk”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小学生掌握英语词汇量不多,运用语言能力还不成熟,目标在于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两分钟内,值日生可以运用学习过的语言知识进行讲述,也可以讲一些小故事,唱一些轻松愉快的英文歌曲等,不仅可以达到训练口语的目标,而且可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在值日生做完“Darily Free Talk”报告时,老师可对其余同学进行一些简单的指导、提问,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听力,达到一举多得目的。
(二)应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语言学习和运用中来。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考虑到其趣味性或者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提供给学生的内容是学生能够并且希望了解的也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的更重要的是活动还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过于简单或复杂的活动都会让学生减少或丧失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三、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以新课程目标要求为依据,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1.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不可能穷尽一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因为其特殊性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例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单词的理解,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比较明确地预见到活动前和活动后学生的区别会有哪些等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益也高。
2.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因为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通常第二外语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方法,花费一定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学得。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3.活动的设计要兼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提出许多新的发展目标。如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等等。重视学生的全人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个性完满发展的人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所以,在这种现代教育观念的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关注显性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如:语言知识的落实;语言技能的培养;语用能力的发展;也要关注隐性的教育目标的达成。例如,学生在参与和实施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积极愉悦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对于学生的美好情感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的培养,各种智能的发展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以学生生活情境为基础,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改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同时牛津英语的教学理念是“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学生唯有体验,才会有感悟。如果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毫无关联,那么学生是不会产生共鸣的,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毫无兴趣,学习效益低下。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和设计新颖可信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巧妙地运用图片、简笔画、实物、声音、动画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生动而且富有情趣。利用各种教具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三)以实现有效评价为目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当教师按照精心设计的教学实际实施教学后,教学工作并没有结束。从课堂教学活动的系统分析来看,在“教学设计力与“教学设计实施之后还有一个评价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这是基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也是基于英语新课程的内在目标和多元要求。
1.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的第一个改革首先表现在从单纯的知识评价走向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评价。强调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英语知识,更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也要关注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特别要关注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2.坚持标准化评价和开放性评价的结合
标准化评价和开放性评价是新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作了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界定。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情感与文化。其中语言知识和技能可以用常规的测试方法进行评价和检测。但对于情感和态度等学生内在发展状态性指标的评价,传统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开放性的评价有利于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揭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
但教师千万要注意开放性评价的实效性,而不要将其形式化,尤其不要整堂课一路“very good”或发放五角星、小礼品到底,否则评价就失去了它肯定、鼓励的功效。而评价方式的开放可以邀请学生、学生家长或社会其他力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可以更全面、更科学。例如:我在三年级每月举行的“英语之星”评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申请评比,大大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五(1)班 十月份 “英语之星”评比 申请表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 组别号:________________
申请内容及评比要求:
我申请参加 “______________”的评比。
申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如何有效的践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善学课堂中来,使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和谐的课堂;乐学的课堂;善思的课堂;善于创新的课堂,是我们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endprint
【摘要】《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关键词】善学高效课堂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03-02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对新课程改革。小学英语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三维目标相结合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小学的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善学课堂。
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实践善学课堂,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根据实际情况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删减或拓展。
在经历了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之后,笔者认为想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承载着目标达成的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因为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与学习内容的本身,所以,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也是达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该基于英语学科的内在逻辑并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匹配。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首先要根据英语本身的内在关系,如知识与技能的衔接、难易度的坡度等。同时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水平。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删减或拓展。
二、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Darily Free Talk
为培养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可将课前两分钟安排为“Darily Free Talk”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小学生掌握英语词汇量不多,运用语言能力还不成熟,目标在于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两分钟内,值日生可以运用学习过的语言知识进行讲述,也可以讲一些小故事,唱一些轻松愉快的英文歌曲等,不仅可以达到训练口语的目标,而且可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在值日生做完“Darily Free Talk”报告时,老师可对其余同学进行一些简单的指导、提问,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听力,达到一举多得目的。
(二)应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语言学习和运用中来。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考虑到其趣味性或者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提供给学生的内容是学生能够并且希望了解的也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的更重要的是活动还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过于简单或复杂的活动都会让学生减少或丧失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三、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以新课程目标要求为依据,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1.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不可能穷尽一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因为其特殊性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例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单词的理解,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比较明确地预见到活动前和活动后学生的区别会有哪些等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益也高。
2.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因为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通常第二外语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方法,花费一定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学得。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3.活动的设计要兼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提出许多新的发展目标。如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等等。重视学生的全人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个性完满发展的人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所以,在这种现代教育观念的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关注显性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如:语言知识的落实;语言技能的培养;语用能力的发展;也要关注隐性的教育目标的达成。例如,学生在参与和实施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积极愉悦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对于学生的美好情感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的培养,各种智能的发展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以学生生活情境为基础,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改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同时牛津英语的教学理念是“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学生唯有体验,才会有感悟。如果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毫无关联,那么学生是不会产生共鸣的,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毫无兴趣,学习效益低下。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和设计新颖可信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巧妙地运用图片、简笔画、实物、声音、动画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生动而且富有情趣。利用各种教具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三)以实现有效评价为目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当教师按照精心设计的教学实际实施教学后,教学工作并没有结束。从课堂教学活动的系统分析来看,在“教学设计力与“教学设计实施之后还有一个评价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这是基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也是基于英语新课程的内在目标和多元要求。
1.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的第一个改革首先表现在从单纯的知识评价走向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评价。强调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英语知识,更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也要关注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特别要关注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2.坚持标准化评价和开放性评价的结合
标准化评价和开放性评价是新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作了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界定。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情感与文化。其中语言知识和技能可以用常规的测试方法进行评价和检测。但对于情感和态度等学生内在发展状态性指标的评价,传统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开放性的评价有利于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揭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
但教师千万要注意开放性评价的实效性,而不要将其形式化,尤其不要整堂课一路“very good”或发放五角星、小礼品到底,否则评价就失去了它肯定、鼓励的功效。而评价方式的开放可以邀请学生、学生家长或社会其他力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可以更全面、更科学。例如:我在三年级每月举行的“英语之星”评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申请评比,大大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五(1)班 十月份 “英语之星”评比 申请表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 组别号:________________
申请内容及评比要求:
我申请参加 “______________”的评比。
申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如何有效的践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善学课堂中来,使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和谐的课堂;乐学的课堂;善思的课堂;善于创新的课堂,是我们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endprint
【摘要】《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关键词】善学高效课堂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03-02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对新课程改革。小学英语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三维目标相结合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小学的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善学课堂。
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实践善学课堂,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根据实际情况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删减或拓展。
在经历了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之后,笔者认为想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承载着目标达成的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因为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与学习内容的本身,所以,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也是达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该基于英语学科的内在逻辑并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匹配。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首先要根据英语本身的内在关系,如知识与技能的衔接、难易度的坡度等。同时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水平。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删减或拓展。
二、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Darily Free Talk
为培养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可将课前两分钟安排为“Darily Free Talk”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小学生掌握英语词汇量不多,运用语言能力还不成熟,目标在于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两分钟内,值日生可以运用学习过的语言知识进行讲述,也可以讲一些小故事,唱一些轻松愉快的英文歌曲等,不仅可以达到训练口语的目标,而且可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在值日生做完“Darily Free Talk”报告时,老师可对其余同学进行一些简单的指导、提问,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听力,达到一举多得目的。
(二)应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语言学习和运用中来。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考虑到其趣味性或者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提供给学生的内容是学生能够并且希望了解的也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的更重要的是活动还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过于简单或复杂的活动都会让学生减少或丧失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三、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以新课程目标要求为依据,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1.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不可能穷尽一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因为其特殊性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例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单词的理解,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比较明确地预见到活动前和活动后学生的区别会有哪些等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益也高。
2.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因为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通常第二外语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方法,花费一定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学得。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3.活动的设计要兼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提出许多新的发展目标。如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等等。重视学生的全人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个性完满发展的人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所以,在这种现代教育观念的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关注显性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如:语言知识的落实;语言技能的培养;语用能力的发展;也要关注隐性的教育目标的达成。例如,学生在参与和实施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积极愉悦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对于学生的美好情感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的培养,各种智能的发展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以学生生活情境为基础,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改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同时牛津英语的教学理念是“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学生唯有体验,才会有感悟。如果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毫无关联,那么学生是不会产生共鸣的,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毫无兴趣,学习效益低下。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和设计新颖可信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巧妙地运用图片、简笔画、实物、声音、动画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生动而且富有情趣。利用各种教具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三)以实现有效评价为目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当教师按照精心设计的教学实际实施教学后,教学工作并没有结束。从课堂教学活动的系统分析来看,在“教学设计力与“教学设计实施之后还有一个评价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这是基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也是基于英语新课程的内在目标和多元要求。
1.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的第一个改革首先表现在从单纯的知识评价走向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评价。强调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英语知识,更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也要关注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特别要关注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2.坚持标准化评价和开放性评价的结合
标准化评价和开放性评价是新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作了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界定。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情感与文化。其中语言知识和技能可以用常规的测试方法进行评价和检测。但对于情感和态度等学生内在发展状态性指标的评价,传统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开放性的评价有利于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揭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
但教师千万要注意开放性评价的实效性,而不要将其形式化,尤其不要整堂课一路“very good”或发放五角星、小礼品到底,否则评价就失去了它肯定、鼓励的功效。而评价方式的开放可以邀请学生、学生家长或社会其他力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可以更全面、更科学。例如:我在三年级每月举行的“英语之星”评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申请评比,大大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五(1)班 十月份 “英语之星”评比 申请表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 组别号:________________
申请内容及评比要求:
我申请参加 “______________”的评比。
申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如何有效的践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善学课堂中来,使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和谐的课堂;乐学的课堂;善思的课堂;善于创新的课堂,是我们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