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认同心理的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干预策略

2014-07-25 16:17尹训红董开莎
关键词:社会认同干预大学生

尹训红+董开莎

摘要:缺乏对自己的认同感是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情绪掌控能力低下是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的直接原因。组织“特色”团体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角色游戏,分类建立学生困惑的应用系统,是降低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认同;大学生;恶性伤害;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88-02

“马加爵”案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复旦研究生投毒、四川某高校21岁大学生自称因“丑”杀人……怎样的缘由方能将毒药、拳脚、刀子伸向朝夕相处的学友?调查结果让我们震惊,更让我们无限思索。我们关注了大学生的什么?我们忽略了什么?我们又给予了他们什么?

一、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的缘由分析

(一)情绪掌控能力低下是众多恶性案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从表面来看,大学生校园恶性伤害案件的发生,与大学生自身近期遭遇的生活、学习事件紧密相关,它们是大学生恶性伤害别人的导火索。大学阶段正是青年人的“第三次断奶”及“精神断奶”阶段[1]。

大学生这一时期面临着自我探寻的艰巨任务……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往往会面临内心的种种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需求与满足的矛盾等。当个体长期处于内心矛盾中或冲突强度过大时,加之外界某些突发事件的作用[2],容易情绪失控而发生破坏性行为。“人体就如一驾马车,马车有马来拉动,人体由情绪拉动。如果拉车的马受惊失控,马车就会翻车,车毁人亡。如果人的情绪失控,人就会生病、发疯、自杀、杀人。”[3]高校多起恶性伤害事件的发生,与作案人的情绪失控紧密相关。如林某在听到黄某愚人节打算“整人”的想法后,立马变得非常气愤,认为对方就是要故意“整”自己,不让自己好过。负向情绪和负向思维一直占据林某的心理空间,甚至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冷却后,林某依然未能调整自己的情绪,而是被情绪驾驭,变成了情绪恶魔的奴隶,长时间精心策划对黄某实施投毒,并最终发出恶性伤害行为。

(二)缺乏认同感是大学生恶性伤害案的根本原因

虽有外在诱因和心理特点的作用,但从内在和过程来看,大学生某些破坏行为的发生并不是突然而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长的过程,进而才是有预谋地伤害别人,“马加爵案”是如此,复旦研究生投毒案也是如此。也即,情绪失控进而发出破坏性行为,这一结论的解读只适用以下两种情形下:一是作案人在遭遇他人的无意或有意的言语等攻击后感受到别人不知道的伤害而萌发出报复别人的想法的那一刻;二是伤害别人的行动最终实施的那一刻。而在冲动的伤害行为最终发出之前,作案者不是冲动的,而是情绪平静而又心思缜密的。到底青年大学生伤害别人是为何?认同理论给了我们一个解释的思路。

认同或社会认同,是现代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中最为流行的术语,它“直接涉及我是谁或我们是谁、我在哪里或我们在哪里的反思性理解。……在埃里克森看来,认同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4]如果个体找不到“熟悉”的自己,从别人那里寻找不到自己心目中所认定的自己,也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不是一回事,则个体就无法从中获取“自我”的感觉与自信。库利提出“镜中我”概念,“认为自我是一个过程,并且是在同他人的交往或互动中产生的。正因为个体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的看法认识自己,所以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同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应。每个他人都是自我的一面镜子,而每种社会关系也都反映着自我。进一步,由这种反映构成了自我的身份。”[5]而这种身份的形成,在实际生活中是通过角色去完成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在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个体所扮演的角色希望得到他人及自我的认可。“角色是一种行动,但这种行动的参照是他人的期望。如此,令人满意的角色表现不仅证实了一个人作为角色成员的地位,而且也是自我评价的积极反映。显然,如果来自他人的反馈和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不一致的话,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6]如果个体在苦苦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行为无法兑现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获得的不是从人们的信赖中发出的内在自信,而是遭遇他人的言语或其他形式的有意或无意的讽刺与打击,则个体的“自我感”与“自信感”更难以形成,个体内心此时的迷茫加重,痛苦加重。如果这种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得不到纾解和调试,再加之个体从未来那里也找寻不到能掌控命运的自我的话,个体无力承载住现在的自己,也无力承托起未来的自己,这种无法消释的不协调感,会将个体导向怎样的境地?个体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和行为?很多恶性案件表明:在时间的累积下,个体容易攻击导致自我无法认同的人或事或物,以从内心降低自我的不协调感,增加自我的认同感。就复旦投毒案来看,学校若在此时发现学生个体存在的内隐和实质的问题,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挽救两个风华正茂的高才生。

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希望通过角色表现得到他人、群体及未来的认同。社会认同理论一直强调这样一种假设,“即所有的行为,不管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和自尊这一基本需要决定的。”[7]当个体无法进行自我激励,个体自尊得不到满足时,很容易想方设法去维护自己的自尊以保留、保护自己对自我的认同感,如通过给别人“颜色”的路径去保护自己的自尊,或通过做出一些令自己所仰慕的群体欣赏的事情等,使自己在群体内比较、隐性考评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外群体成员(或本群体成员)更为出色,以增强自己的自尊,并进行自我激励。前一种是负向路径,而后一种是正向路径。在林某伤害黄某案例中,林某采取的就是负向的路径。林某平日在黄某那里很少得到认同感,本来就心生气愤,在愚人节之际,林某就想给黄某点“颜色”去保护自己的自尊。在缺少认同的前提下,林某一直精心地进行 “认同护卫”行动,并在某一天实施了行动,造成了对黄某生命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基于社会认同心理的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干预策略

基于认同心理的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的缘由分析,大学生恶性伤害案的干预策略,应从两方面入手,做到内外协调统一,以内治为主,外疗为辅。

(一)通过组织“特色”团体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群体认同感

在紧张而忙碌的学习之余,管理者要结合大学生的时间特点和成长特点,多组织各种形式的“特色”课外实践活动,以在游戏中、合作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的融合度、认同度。如简单的“绑腿”比赛,规定由某种队员身上的共同随机标志作为分团标准(开启团队成员的共同意识),如队员衣服的颜色、队员头发的长短等等,同时规定团队的所有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所说的每一句话作为他们团队成绩的考核指标(以硬性的标准来开导他们的讲话思维),并且会以比赛视频回放的方式,由其他团队来针对视频中团队队员讲的每句话进行品评和打分,获胜的团队获得大奖。通过类似简单的但有特殊规定的活动,以游戏但又是考核的形式来让大学生建立团队感和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并反映到自我行为(如讲话方式与内容)的调整中,以增强团队成员的内部认同感。

(二)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换角色游戏,构建内心脆弱学生的认同氛围和认同感

如前文所述,角色是个体非常重要的认同路径。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换角色游戏,通过换位思考,个体体验、思考与以往自己的角色不一样的角色定位,调整自己角色行为的发出。借助此活动,一是通过体验别人的角色与处境,让认同感较强的学生自动调整自己以往的行为发出方式与内容,构建内心脆弱学生的认同氛围;二是通过这一活动,让认同感较差、内心较脆弱的个体体验不同角色力量的感觉所带来的勇气,并自觉找回自己角色所拥有的力量,调整自己以往的行为发出方式与内容。

endprint

(三)分类建立纾解学生困惑的应对系统,及时消化学生的危机源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个体难免会遭遇各类自己无法消解的困惑,这时,及时解惑系统就显得特别重要。如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方面的困惑,可多邀请同专业的发展较好的专家、学者等实践工作者进行学生发展规划讲解与解惑,以消弭学生对未来困惑的危机,增强个体对于未来的认同感。对于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一是可安排相应的讲座与培训,二是可安排某些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学生与较弱学生结成对子,以言行身教默默“培训”这类学生,以帮助学生链接以往的自我与重建自我的认同感。此外,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还可安排其他各种形式的救援系统,以帮助大学生消解自身遭遇的各种困惑,增强认同感。

(四)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转化对遭遇事件的认识

大学生的情商水平是大学生恶性事件发生的有效转化武器。高情商的大学生个体,在面对负性遭遇事件时,能有效驾驭自己的情绪,表现与情境相匹配的情绪,并有效转化自己的负向情绪,调整自己的思维由负向思维走向正向思维,引导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缩短与自己想要的答案的距离而不是盲目发泄,这能有效降低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而情商水平较低的学生,在遭遇负性事件时,容易被自己的情绪驾驭,做出冲动的行为。故大学生的情商水平提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工作。

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的发生,表面看是大学生的情绪失控,是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导致,从深层次来看,则是大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认同感导致的。基于社会认同心理进行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的干预,是有效转化大学生恶性伤害案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汪丽华.身心灵与全人生命教育的目标[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4).

[2]章周炎,汪丽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J].当代青年研究,2012,(7).

[3][美]丹尼尔·戈尔曼;杨春晓译.情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序XVI.

[4][5][6][7]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收稿日期:2013-12-26

作者简介:尹训红(1981—),女,山东泰安人,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危机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对青少年社会认同心理的影响研究”(SGH12382)阶段性成果

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干预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