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应用

2014-07-25 13:52:43贺立
关键词:学习动机情感高职

贺立

【摘要】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英语中情感教学的重要性,英语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加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以达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职英语师生关系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7-02

1.情感的定义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他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列宁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的最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它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运用情感教学,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人是教和学的主体,而人是带着感情在从事活动的,故情感是联系教学主体的纽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系统协调、提供顺利和有效地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2.高职生情感状况分析

2.1 社会和家庭对情感素质带来的影响

现在高职学生成长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于社会了解尚浅,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让这些年轻人倍感疲惫。另一方面,高职生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遐想和憧憬。目前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情感健康,滋生的一些不良文化让学生的情感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由于他们心理发展受到经济失衡的影响,给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产生自卑心理,为人处事极为敏感而将自己内心封存起来,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反之,条件优越的学生则会过于高傲、自我;困难面前退宿不前,遇到挫折极端脆弱。

2.2教育体制带来的影响

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在这些学生身上得到了突出体现,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忽视了学生情感教育的素质培养,造成部分学生缺乏思想、排斥学习、自私、孤僻、迷茫等一些不良心理,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情感上的障碍。

2.3 个体客观因素

部分高职学生之所以到高职院校来学习,并不完全是出于其自身的意愿,在更大程度上由受其父母的安排而来到学校学习,即表现为外部学习动机。另外,部分学生因为自己成绩不好,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上高职是迫于无奈,也有一种从众心理,学习的动机也不强。整体上讲,部分高职学生处于茫然、焦虑、无助、孤单、冷漠等的情感之中。

3.情感教学的开展与实践

我国目前开展的情感教育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愉快教育等。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愉快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具体目标的个性化与总体目标一致性: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样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评价上注重激励性评价。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付诸实践。

3.1 打破传统课堂氛围模式,营造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知识和本领的教授,而在于对学习者的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积累与智慧形成的指导者、引路者、促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从“权威依从”关系变为“尊重合作”的新型关系,要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进行教学,营造多种情感合作的新型英语课堂氛围,培养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成功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保证,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英语课堂情感合作需要老师的真诚、热情、投入、以及渲染能力。笔者认为情感的调动应该贯穿课前课后,但是应以课堂为主。教师作为情感的调动和指挥者,在分组教学、生生交流中应时时注意发现和协调师生和生生之间情感问题。如:在分组讨论中,有个别学生没主动参与自己小组活动,而是默默坐着,似乎被冷落。这时,作为情感监控者,应及时和蔼地和这个学生沟通,弄清原因,鼓励并帮助他解决要害问题,不管是学习的还是生活的。既要注重学生个体点的情感更要关注班级层面的情感,发现问题要做到及时了解,及时解决。情感的付出最终会让老师觉得自己是家长,学生是孩子,其间有苦有乐、有酸有甜;有时因为不同观点成为激烈的辩论者,有时因为学习成为亲密的合作者,有时因为困难成为互助者,有时因为收获而成为喜悦的分享者。

3.2感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内心求知动机

布鲁纳所提出的“教与学基本原则”的动机原则认为,内部学习动机比外部学习动机更强烈而持久,学习效果更好。那么,如何将这部分高职学习的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呢? 高职学生都处于年轻气盛的年龄段,对于许多说教式的大道理,一说他们就能明白,但很难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有时还会引起他们的厌烦甚至反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浅显的、旁敲侧击的、活生生的事例来感化他们的心灵,可有效地激发高职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对于课堂上的“顽固分子”,生硬说教的失败效应已是大家达成的共识。作为老师应该“想法子”,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用软式即情感式方法多沟通,借助多方面的力量,从正面和侧面来感化学生。不管多么顽固多么封闭多么冷漠的学生,经过时间的情感考验,都能融化在老师那颗宽阔而温暖的心怀下。情相通,则心相印,教与学才能和谐一致,才能从本质上激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

3.3 通过课堂内容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英语的教学中,学生自身的情感需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情感需求相契合,那么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学习效率高,学习的注意力最为集中,容易接受新知识,并且不易遗忘。反之,学生的思路不畅,接受新知识困难。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呢?

3.3.1.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情感需求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力求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职业发展,使语言学习的方式更能体现真实的语境和社会现实,使课堂成为超越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立体化交际活动环境。因此,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是旨在克服英语常规教学中学生之间及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弊端,并通过关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老师可抓住契机,将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提供演讲舞台,给学生提供机会表达并体验情感,同时也挖掘出教材内涵。

3.3.2 适当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分数评价太单一,虽客观但难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当今部分高职生英语基本较差,若采用分数和激励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对于学习态度好、动机强、有阶段性对比进步的同学应该大面积的进行鼓励并表扬,对于优秀的学生给予给力的肯定,对于表现消极的学生要弱化评价语气但要表达问题存在。这样,适时适度的评价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4.结束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情感,体验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长足发展。情感教学理念值得在高职大力提倡,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

[3]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出版社,1997 .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情感高职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