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贵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点。校企合作共建《数控编程》精品课程模式,可以探索校企共建精品课程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因此,课程内容的组织还应重视综合性,培养具有现代思维分析能力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精品课程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43-03《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院《数控编程》精品课程在建设中立足于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积极创造“校企合作”共建模式,组成以企业专家和学校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以更接近真实环境的情境教学方法,以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要素构建教学内容,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规范教学管理体制为保障,使精品课程的建设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并具有鲜明特色,从而使课程教学在内容上更加先进、在讲授水平上更加精湛、在教学管理上更加严格。[1]
一、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队伍是否具有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的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熟悉生产第一线的工作程序,认识生产第一线的工作要求和特点,及时了解数控加工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以此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贴近生产。
(二)教学内容是否针对岗位需求
《数控编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数控加工方向高科技、高精度、高质量的发展需要,使学生能适应生产、管理一线,熟悉各种加工机床的规格、使用范围及性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能熟练应用CAD/CAM技术,懂得现代制造技术,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生产能力。教材建设是精品课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更需要教师在深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中加以创新。[2]
(三)教学方法是否灵活适用
教师要从教学目的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四)实训条件是否类似企业工作环境
按仿真企业工作环境和设备建设实验实训室,将教学、生产性实训、培训、产品开发四项功能集于一体,用于项目开发、毕业设计和校内顶岗实习。
(五)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建设中,应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把原理性的知识转换成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学习过程由静态向动态转换,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掌握数控编程的专业技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教学评价是否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
学校与企业扩大合作层面,加大合作力度,共同制定学生实训实习评价标准、共同管理、共同考核、共同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二、校企合作共建精品课程实践的若干要素
(一)确定市场需求和课程发展方向
数控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数控技术方面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到市场的变化,我们能够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保证课程的发展及时跟上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实践中主要以机械制造业零部件加工项目为导向,在项目中以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开发学习情境,并使各情境之间达到深度融合。
(二)共同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和学生培养方案
基于职业能力分析,重组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学院聘请了企业的一些主管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每年都会邀请他们来校与专业教师和相关人员共同探讨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课程建设提供大量适时、合理、实用、有效的建议,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良好的发展。同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通过与合作的机械制造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具体从人才需求调研、课程设置、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多方面与合作企业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探讨;从工作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的需求出发,基于工作岗位群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人才的要求,并参照有关数控技术行业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经过反复推敲,设计教学项目和教学情境,重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经过岗位能力分析,要培养出能按照图样加工出合格零件和对现有零件进行大胆创新设计的企业所需人才。合理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总体要求具有CAD/CAM技能和数控编程能力,这些能力又需要以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床操作、数控原理、金属材料、机制工艺、机械原理等知识为基础。
(三)创办“校中厂”,为课程的情景教学提供条件
2012年2月,我院与安徽精科机器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立校内生产型数控实训基地,将真正地将生产企业引入到了校内,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环境,也为本课程实施情景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基础。
由常规损耗性实训向经营生产性实训转换。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实习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尽管我们拥有工业型数控机床,但学生认为加工的不是机器上的零部件,容易忽略产品质量。为提高学生的产品加工意识和质量意识,我们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数控加工中的“综合训练”与“企业产品加工”相结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工合作企业的零件,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操作机床,还能教会学生产品检测和精度控制等方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节约了教学资源。[3]
(四)實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
真实场景的实习基地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进行“真刀真枪”式的顶岗实习,才能深入实际、掌握真正的生产技术,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我院通过与企业共建的形式,更新教学设施,充实教学仪器设备,使校内实训具有真实工作环境和职业氛围。同时还与企业共同规划实训项目,共同组织实训教学,实现技能教学课堂与实训场所的一体化,使实训场所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职业技能、职业技能鉴定以及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的中心基地。
(五)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指导
定期邀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基层管理人员在企业或到学校授课,把企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和管理意识及时输送到课堂上,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触摸到最新科技发展前沿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拉近了学生与合作企业的距离。
(六)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科研生产项目
2011年,我们带领学生参与安徽精科机器有限公司“汽车转向器螺母”的夹具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但给学生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学院和系部经常派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工作半年到一年,这样可极大地提高这些教师的实践能力,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实习基地,教师能够了解到数控技术专业和本课程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三、校企合作共建精品课程的深入思考
(一)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阻碍因素
当前校企合作的发展存在诸多阻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1.收益相对滞后,不利于调动企业方面的积极性。职业教育界人士经常用“剃头挑子一头热”来形容校企合作。要让“另一头”即企业也“热”起来,需要保證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真正使校企实现双赢、共赢。2.合作企业实践具有单一性,难以满足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的要求。大部分企业仅加工制造某一类的产品,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是全方位的,合作企业能提供的实践条件及师资力量往往不能满足学校的要求,这也抑制了学校方面的积极性。
(二)校企合作建设精品课程的努力方向
1.以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为指导。传统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单纯强调学校教育而忽视企业参与。我们借鉴德国“双元制体系”的教育模式思想,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并以这种教育模式为指导,由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共同建设《数控编程》精品课程。
2.以强化教学管理体制为保障。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和课程建设的评估体系,并将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作为侧重点。
3.注重精品课程建设的长效性。要实现校企合作共建精品课程的互动发展,必须以动态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来深化和完善精品课程建设,使精品课程建设具有成长性、先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精品课程的结项并非精品课程建设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如在课程内容方面,还需要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和企业岗位需求继续建设;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还要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加以更新、完善和提升。
4.突出职业素养的培育。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均突出强调“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的“高素质”应该包含职业素养这一重要的方面。因而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必须体现出培育职业素养这一内容。校企共建精品课程,应充分发挥企业方面的优势,让企业家、专业人士走进学校,直接提供实践知识,进行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宣传企业文化。
5.凸显精品课程特色。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就业岗位指向性,因此《数控编程》精品课程在结构和内容上应体现如下三点。第一,突出数控加工的职业性特征。课程内容以数控加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数控机床操作能力要求为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数控操作工(国家三级)的职业资格。第二,重视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整合传统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数控编程》课程教学上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第三,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内容的组织还应重视综合性,培养具有现代思维分析能力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曾世平.“校企联合”开发基于CDIO的《网络组建与管理》精品课程的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12):76.
[2]侯振江,王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0).
[3]赵熹.《数控编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浅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5).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