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可视化远程医疗技术帮带系统的研制
张虎军,张楠楠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技术帮带;可视化通讯
我国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本文围绕如何将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带,通过点对多点的服务模式[1],提高上级医院帮带下级基层医疗机构的效率,在为基层患者诊断的同时,实现对基层专科医生的培训和教学,从而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少专家、诊断水平较低、看专家难的问题,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3]。
本系统主要针对目前远程视频会诊系统的缺点,并结合新医改提出的三级医院要派遣专家定期帮带基层医院,大力开展全科医生培训的政策要求所设计。传统的上级医院下派专家到基层医院存在以下缺点:一是距离遥远,专家远赴偏远地区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由于大医院医师专科性强,基层医院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很多专家在基层无所事事造成专家的浪费;二是上级医院把帮带当成政治任务,执行医师缺乏主观的积极性,造成大家都不愿意下基层。如何把这种帮带工作做成双方互惠互利的事情,如何提高帮带的效率和效果,是本系统主要着眼的目标。
本系统通过远程的视频门诊技术帮带,搭建基层医院患者、基层医师、上级医师三位一体的沟通平台[4],一次诊断实现五大效果:一是解决了基层医院患者看上级医院专家的难题;二是在诊断患者的同时实现了带教基层医生的目的;三是分流了基层偏远医院患者因小病前往大医院就诊的病源;四是为基层医院吸引了病源,提高了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可以实现点对多点的模式,专家在本院可以实现同时带教多家基层医院、多个实习医生的目的,提高了带教的效率。
本系统有以下几点创新:一是方法创新,通过三位一体实现带教、视频门诊、技术帮带一体化;二是技术创新:(1)采用H.264混合编码技术,实现视频图像的快速传输;(2)通过医生电子加密签名技术,实现远程电子处方加密认证,从法律层面保证了远程会诊的安全性,避免了医疗纠纷发生;(3)采用数码相机拍照代替传统扫描文档的方式,加快数据采集的速度;(4)跨越医疗机构间数据系统兼容的瓶颈,实现独立运行;(5)简化了操作的界面与内容,便于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及;(6)所有技术基于ADSL电信网络通路,便于普及推广;(7)点对多点的模式开发。
2.1 系统的基本构架 远程会诊系统基于IP网络,采用C/S模式设计,系统由服务器端、会诊专家端和用户申请端构成。远程会诊系统拓扑结构示意见图1。各部分功能如下:服务器端:提供远程会诊系统服务平台,管理各种用户帐号。会诊专家端:一是以管理员身份进行系统管理;二是以专家身份开展远程会诊。用户申请端:提出远程会诊申请,并根据管理员安排接收远程会诊。远程会诊系统将依托公网在中心医院建立“会诊中心”,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个会诊申请端,会诊申请端用户可以通过公网向“会诊中心”提出会诊申请,系统管理员接到申请后,可以指定会诊专家并创建“远程会诊室”,专家和申请端进入“网络会诊室”展开远程会诊。
该系统主要架设在骨干医疗机构(区/县级医院)和优势医疗机构(大中型医院)之间,该帮带模式,可提高基层医院医疗和教学质量,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下沉手段,有利于骨干医疗机构接受优势医疗机构医学专家的“传、帮、带”。专家可通过“平台”提供的“视频系统和文件交互系统”,对骨干医疗机构(区/县级医院)的病例进行详细的病情分析、诊断,并提出下步治疗计划,对病患的合理用药、手术方案、护理注意事项以及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骨干医疗机构的医师可以在远程完成视频门诊、远程救治指导、远程处方,使患者在本地医院就能享受高级别的医疗服务。该系统有利于发挥高级医学专家的日常指导作用,提高基层医院诊治水平,合理利用了医疗卫生资源,可以使边远或基层医院的患者在本地就得到医学专家的高质量诊治,可以达到指导临床诊治、解决专科疑难、促进下级医院医疗水平提高、及时解决危重疑难疾病转院治疗等作用。在充分发挥医学专家的作用和效能的同时,还可提高优势学科的辐射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理论水平,掌握新的医疗技术。
系统基于Internet网络部署,为了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网络环境要求如下:服务器端最好通过专线接入,有固定IP,网络带宽按每个用户不低于500 k计算。专家端和管理员端可通过中心医院内部局域网登录服务器。申请用户端最好使用专线上网,保证带宽在500 k以上;小型用户也可使用ADSL上网,保证带宽512 k以上。 这样系统建立了公共网络与医院内部网络之间的桥梁,这个交互网络应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医院间系统的兼容问题;二是数据保密问题。因此,建设中要求系统之间开放数据接口,通过公共中间数据表结构的形式解决此项问题,所有数据标准统一到国家标准之上。 系统接口如图2所示。远端用户可以使用加密狗实现身份安全认证,确保数据安全,医院内系统和公共网络间采用防火墙,确保院内数据安全。
图1 远程会诊系统拓扑结构
图2 远程帮带系统接口
2.2 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试行效果 可视化远程医疗帮带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医院医疗协同平台的一部分,整个系统可以实现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远程医疗、网络查房、远程继教、双向转诊。可以实现中心医院同基层医院的双向沟通联络。系统功能如图3所示。其中的可视化远程门诊帮带系统包含预约管理、会诊管理、专家管理、会诊辅助管理、系统管理五个部分,系统功能结构框如图4所示。
2.2.1 预约管理 预约会诊的模式是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录系统后,对会诊的具体时间、专家及费用等信息进行预订,同时基本资料传到服务器,以便接收、审核及正式会诊中使用。申请医院在预约时需手工录入会诊病患的病史资料或将病患电子病历从医院HIS系统导入会诊系统,同时可以一并导入相关影像检查资料等。
2.2.2 会诊管理 根据上级医院的安排,帮带专家定时进入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进行视频会诊。此时,会诊专家、申请医生、待诊病患通过会诊系统进行视频和信息资料面对面交流沟通。首先会诊专家通过系统操作调用病历资料,进行病情分析;同时,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的会诊界面实现同步变换,双方医生在影像资料上进行标注、文字等注释;接着,由病患向会诊专家主诉病情,由专家指导医生进一步诊治病情;最后,系统根据专家给予的诊治建议出具会诊报告单,可据需要打印或保存,最后做会诊数据整理、保存工作。在患者离开时,会诊专家可以对申请医生的会诊过程进行点评指导,并由会诊申请医生以及病患分别对会诊专家的会诊质量进行评价。
图3 远程帮带系统功能
图4 远程帮带系统功能结构框
2.2.3 专家管理 上级医院管理员每日登录系统更新专家的基本信息,进行专家信息的维护,开放可进行预约申请专家的号。并定期统计被申请专家的信息和申请会诊医院的信息等,便于进一步调整完善专家的预约时间。
2.2.4 会诊辅助管理 (1)历史记录查询:可以根据条件进行查阅每次会诊的文字交流内容,并可将记录进行导出。(2)帮带会诊统计:可以对专家会诊病例数、会诊视频,交流信息,会诊评价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对会诊的需求量和专家的帮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3)会诊病患病情追踪:根据会诊情况跟踪网络医院患者的治疗效果。(4)公告:发布最新通知消息。(5)影像文档等文件发送:文件支持离线发送功能。(6)工作日志:用户可以进行工作记录,并发送给其他用户浏览。(7)文件共享模式设置:所有人可以自己通过IE浏览器查阅下载文件。可以设置权限。(8)转院申请功能:会诊后如需转院治疗的病患可以通过转院绿色通道预约床位并办理转院手续。(9)系统远程控制与协助:当网络医院系统出现问题无法解决时,可以邀请上级医院技术人员远程协助查找并解决问题。
2.2.5 系统管理 系统的角色分为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一般用户,专家用户,旁听者,患者等,各自权限分配不同。要求系统中的用户必须通过登录才能进行信息交流、传输、管理,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操作界面,并满足用户对资料添加、保存、统计、处理、反馈、查询、搜索、计费等各种需求。
2.2.6 系统的试行成效 该系统以成都军区总医院为中心医院,金堂、龙泉、大丰、新都等地7家我院的协作医院为基层医院试点,将服务器存放于我院,将系统安装于7家基层医院的指定电脑上,基本按照以上指导操作,安排并指导专人负责登录操作和信息维护,试行专家一点对多点的远程视频门诊。试行3年来,累计为基层医院患者提供远程诊断1000多人次,带教医师30多人,起到了足不出户带教基层医院医师的目的,达到了中心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目的。
今后,基于该系统可继续延伸应用服务,诸如远程教学查房,建立中心医院同基层医院学科之间的视频会议系统,疑难病例集体讨论,在讨论的同时达到学科间交流和帮带的目的。并继续开发双向转诊系统[5],基层医院把疑难危重患者通过平台转送到中心医院,中心医院经过特殊治疗后再转送回基层医院,降低中心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提高救治的效率同时,也让基层医院掌握了疑难危重患者的处置原则和办法,在双向转诊中自身的技术得到提高。
[1] 张菊梅.面向社区的健康信息实时监测与管理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熊伟.社区智能远程健康监护系统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王淑,王恒山,王云光.区域协同医疗系统及协同机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6):518.
[4] 赵远东,田颖颖.基于无线网络的医疗健康监测系统探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189):104-107.
[5] 曾国经.加拿大、美国的基层卫生工作考察与启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5):476-478.
都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424121KB)
610083 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张楠楠,E-mail:83370166@qq.com
R 197.324
A
1004-0188(2014)05-0557-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5.043
20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