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芬+林伟君+方伟+康艺之
摘 要:本文重点对广东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和特征作出述评,找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环节提出了“生产规模化、作业机械化、产品安全化、经营组织化、生态良性化、服务社会化”等实现广东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广东;农业现代化;难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2-0020-05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广东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因而开展农业现代化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广东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成效
1998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珠江三角洲创办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明确要求“五年全面建成”。1999年,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2010年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粤府办﹝1999﹞65号),作为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衡量标准。2003年,在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基本建成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再创办十二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带动和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2013-2015年,广东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打造1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实施“十大工程”和构建“五大体系”。历经15年,如今,广东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并呈现出一系列的特征。
(一)综合产出能力不断提升
1.劳动生产率。2012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419.75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132.99万人。但是劳均农业总产值却从1999年的1.12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2.05万元(按1999年的可比价格计算),是1999年的1.82倍,年均增长4.73%。劳均肉类、水产品产量达868.26公斤/人,是1999年的1.51倍,年均增长3.23%。
2.土地产出率。广东每公顷种养面积产值由1999年的3.21万元提高到2012年的4.89万元(按1999年的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3.28%。实现了以占全国2.3%的耕地面积,产出占全国5.2%的农业总产值和5.44%的农业增加值。
3.投入产出比。广东农业投入产出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1.41:1提高到2012年的1.57:1,高于1.41:1的全国平均水平。
4.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542.84元,是1999年的2.91倍,年均增长8.5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年均增长6.4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1%,比1999年下降1.6个百分点。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至2012年底,全省有农业龙头企业2500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54家(含国家级龙头企业56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400多万户,占全省农村总户数的23.25%,户均增收3000多元;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00多万户,占全省农村总户数的14.44%,户均增收4000多元。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数量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7月底,全省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313家,合作社成员32.74万户,带动农户118.52万户。特别是2011年4月份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暨农超对接洽谈会之后,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合作社发展高潮,全省平均每月新增300家。截止2012年底,全省合作社总量达到14657家,比2011年底增加4587家,合作社社员的产品效益普遍比非社员高20%以上。
(三)农业科技支撑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科技支撑作用凸显。目前,科技进步已成为加快本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八五”期间的45%上升到了5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3个百分点;共遴选发布农业主导品种362个,农业主推技术100项,推荐农业良种300多个、农业生产适用技术200多项,展示新品种20多万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家禽良种覆盖率达85%,猪良种覆盖率达95%。
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完善。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93个县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235个乡镇以及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产企业(基地)建立了农产品检测室。至2012年,全省蔬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6.88%,畜禽产品“瘦肉精”零检出,兽药残留合格率为99.65%,生鲜乳合格率达100%。
(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
一是“四区两带”农业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随着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珠三角都市农业区、潮汕平原精细农业区、粤西热带农业区、北部山地生态农业区、沿海海水增养殖农业和南亚热带农业带”的区域布局。
二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成型。广东立足自然地理优势,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质优、特色、高效”的优势农产品,持续15年实施的“一乡一品”工程,发展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优质水稻、甜玉米、甘蔗、甘薯、花生、蔬菜、食用菌、荔枝、龙眼、柑桔、香蕉、菠萝、优稀水果、蚕桑、茶叶、花卉、生猪、肉鸡、水禽、肉牛、鳗鱼、对虾、罗非鱼、烟草和油茶等20多个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均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成功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现代化加工的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二、广东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难点
至2012年,广东省23.77%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创造了仅5.0%的增加值,农业就业结构演进滞后于产业结构,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达2.87:1。可以看出,广东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影响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
(一)农户土地规模小,规模化水平偏低
一是农户土地规模小、经营分散。2012年,广东耕地面积261.62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33%,居全国第20位,每个农户拥有耕地面积仅0.15公顷(2.25亩)。经营规模小,很难产生规模效益,同时导致农业专业化程度偏低,农户扩大农业投资、集约使用资源、引进新技术的动力不足,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2004年,农业部经管司测算,每个农业劳动力需要的土地数量,大体在1公顷左右,才能达到同期城市居民收入水平。
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得到充分流转,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不到1/3。截止2011年底,全省各类产业化组织建有种植业基地面积1909万亩,占全省种植业用地面积的33%;水产养殖面积264万亩,占全省水产养殖总面积的31.24%;牲畜饲养量1961万头,占全省牲畜饲养量的30.86%。
(二)“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突出
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低文化趋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和低文化趋势,2012年,广东第一产业劳动力1376.8万人,比2011年的1468.3万人,减少了91.5万人。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状况远不适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在全省3507.5万人农村劳动力中,有70.15万人是文盲和半文盲,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2.7%,初中及以下人口占80.5%。
二是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广东地形复杂,其中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2%,农业生产条件差,坡陡沟深、地块零碎,客观上制约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2012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7%以上,广东仅为39.9%,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稻机械化种植薄弱,全国平均机插率已达25%,广东还不足6%。特色农业经济作物与园艺产业的机械化水平也相对偏低,如马铃薯、花生、甘蔗等特色经济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农业产业化组织实力偏低
一是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不多,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全省2500家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的龙头企业仅有1家、超50亿的有4家、10亿元以上的有22家,不到1%。2011年,广东省农副产品加工率为51.36%,远落后于山东、河南等地,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70%以上)。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未能真正发挥作用,辐射带动能力弱。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部分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整体经营规模不大、对农户的带动不足,带动农户仅占全省农村总户数的6.89%。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组建、轻管理的现象严重,注册登记后实际上没有运作,主要是为了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补贴。2011年全省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557.6万户,占全省农村总户数的33.06%,其中订单农户284.4万户,占全省农村总户数的16.86%。
(四)农业投入不足
一是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进步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广东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由2001年的0.65%降至2012年的0.42%。广东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不但与法国(2.24%)、日本(2.10%)、美国(2.02%)的差距巨大,更是明显低于全国平均0.6%(2009年)的水平。同时,广东农业发展的现实表明,目前的农业科技依然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影响了广东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是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广东农业有效灌溉面积由1999年的1513.83千公顷,减少到2012年的1348.89千公顷,减少了164.94千公顷;有效灌溉率由66.5%下降到51.56%,减少了14.94个百分点。旱涝保收面积由1999年的1063.37千公顷,减少到2012年的944.49千公顷,减少了118.88千公顷;旱涝保收率由46.7%降到36.1%,减少了10.6个百分点。特别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其相当大部分公共农田灌溉设施年久失修、工程设备老化,灌渠淤积垮塌,涝不能排,旱不能灌,村、镇两级防洪排涝体系病险多、标准低。
三、广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策略选择
(一)生产规模化
一是依法依规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土地流转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地流转模式,支持成立农村土地银行、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促进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加大对规模经营的政策支持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励,对流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助;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育插秧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重点向规模种植区域倾斜,重点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四是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管理。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引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流转合同,建立土地规范流转的长效机制,有效化解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二)作业机械化
一是改善丘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丘陵山区农机化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道路窄小崎岖,机具行走困难。因此,学习台湾、日本等地经验,通过规划整理和配套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土地平整,便于实施机械化作业。二是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更多适合南方丘陵山区的多功能、中小型和轻便型作业机械,重点开展省内急需的水稻生产和特色农业等农机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攻关。三是提高现代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重点发展以优质花卉、水果种植为主、以温室大棚为主要设施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点和以微灌喷灌为主要设施的节水设施农业示范片,以及生态健康与工厂化渔业、畜牧养殖技术设施设备。四是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认真落实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对广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特色农业机械,如插秧机、甘蔗收割机、花生播种机、马铃薯收获机等,适当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比例,改革完善补贴办法,规范操作,简化手续。五是发展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积极示范推广秸秆捡拾打捆机、编织加工机械等,拓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途径。
(三)产品安全化
在资金上,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对制定及修订农业主导产业地方标准、农产品认证、品牌创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政策奖励力度。一是鼓励制定及修订农业标准。对制定、修订农业技术标准分别通过国家、省、市、县颁布实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不同标准的资金奖励。二是制定出台农产品认证奖励制度,根据认证档次和认证产品个数进行奖励,通过以上复评、续证者减半奖励。解决农业生产单位申报认证费用。如对当年新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企业或单位,每个产品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10万元、10万元的奖励;通过GAP、HACCP、IS09001、IS014001认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园区基地,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三是鼓励实施品牌战略。对新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广东省名牌农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组织,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四是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生产加工的农产品包装上张贴具有质量追溯信息的追溯码,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经营组织化
一是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培育专项资金,并列入省财政预算。研究制定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作为培育和扶持的依据。依托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市县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走“农民变大户、大户变农场主”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二是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有实力、有品牌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三是依法发展专业合作社。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和管理,引导农民发展实体化的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对分散农户的联结、组织和服务作用。
(五)生态良性化
一是构建农业生态多级循环。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主体,创建生态农场、生态农庄和生态企业,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途径,实现主体小循环。二是推广清洁生产。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渔)药和病虫害绿色防治、统防统治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用作还田肥料、畜牧饲料、生物质能料;推广农业节能节水生产技术,重点推广微灌、喷灌、低压管道输水。三是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促进种养业融合发展。推广粮经结合模式,实施粮食作物与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的间(复、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植;推广新型种养模式,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共赢”的发展格局;推广新型林下经营模式,鼓励在经济林、笋竹林、茶园、果园等基地中发展林花、林禽、林苗、林药等复合经营模式;推广渔业循环养殖模式,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新型稻田养鱼、碳汇渔业、清洁化和生态高效循环养殖等工程。
(六)服务社会化
一是培育服务组织。在全面建立乡镇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打造农业合作服务网络。支持兴办专业服务公司,鼓励农民合作组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兴办科技型服务机构,努力形成各类主体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服务格局。二是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产品,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统一供精供种、饲料配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屠宰加工等外包服务;畅通产前信息发布、种子种苗供应、资金信贷服务等通道;拓展产后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运输等服务。创新专业化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开展承包式、代理式、保姆式等服务。三是强化政策支持。争取安排专项经费,对服务组织的服务设施建设、生产环节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模式总结推广、服务人员知识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谢韶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对策分析[J].科技
和产业.2010,10(1):133-126.
[2]薛亮.从农业规模经营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农
业经济问题,2008(6).
[3]于转利.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即存在的问题[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0):28-29.
(责任编辑:吴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