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运作模式研究

2014-07-25 22:52孙艳丽
关键词:普林斯顿运作模式

摘要:文章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入手,阐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定位,分析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运作模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运行模式对我国高等研究院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高等研究院;普林斯顿;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63-03

1930年在美国成立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是全球第一所高等研究院。高研院秉持做“纯粹研究”的理念,吸引了包括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一批世界级大师。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杰出人才加盟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学术研究圣地。至今,80多年过去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仍然被学者们视为“学术研究的乐园”。继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成立了各类研究院,我国大陆从1997年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成立迄今,也陆续建立了多家高等研究院。这些研究院能否创造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辉煌,普林斯顿研究院长盛不衰的秘籍是什么,本文从高等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定位及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分析

19世纪下半叶,实用主义思想在美国极为盛行,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提供服务。如1885年成立的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就声称,“说大学是科学的就等于说大学是真实的,它所专注的是现实而不是虚假和伪装”。同样,布朗大学校长弗朗西斯·卫兰德也要求大学加强专业预备课程的同时,还要求增加其他实用性的课程,他认为学院教育不应该有一个武断的固定期限,而应该灵活地满足它的资助者的特殊需要[1]。然而,在实用主义风生水起的时候,也遭到了强烈的批评。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就是其中之一,他强调的“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职业训练,大学应该体现对知识的渴求。大学要惠予社会,而不是社会要求大学”[2]。弗莱克

斯纳在《现代大学论——美国、英国、德国的大学》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他对现代大学的理解,用大量的篇幅批评了美国大学的实用主义、职业主义倾向。因此,1930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原本想办医疗机构的百货商人路易斯·邦伯格兄妹在弗莱克斯纳的劝说下创办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弗莱克斯纳任院长。显然,在弗莱克斯纳在大学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是在对当时大学中占主流地位的实用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批判中产生的。

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定位:致力于“纯粹的研究”

作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对于什么是知识,弗莱克斯纳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那些对人类认识和理解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研究——往往最终也带来人类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是源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不是靠眼前的应用来推动[3]。弗莱克斯纳对知识的界定决定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定位及运作模式。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知识生产不是为了迎合经济的需要,也不受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弗莱克斯纳设想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建成一个学术的乌托邦,致力于“纯粹的研究”。什么是“纯粹的研究”?弗莱克斯纳做了解释,即研究必须是严肃的或者具有严肃的含义,目的必须是没有私利的,不管研究结果对财富、收入或物欲的影响多么大,研究者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4]。鉴于对知识的理解和纯粹研究的理念,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使命,即“研究院鼓励和支持人文和科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那种原创性的,有利于产生新知识的理性思维将改变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5]。因此,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研究课题摒除一切服务性职能,始终以纯粹的研究为唯一目的,知识的生产与应用有着严格的界限。而且,这种致力于“纯粹研究”的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在2009年秋天普林斯顿研究院做的近十年回顾中,又重申了研究院的定位,即研究院今天的理念与成立时的理念一样不会改变,研究院不会通过规模和学科领域的扩张来获益[6]。

三、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运作模式的特点

致力于“纯粹的研究”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办院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学科选择、经费保障、人才招聘、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运作模式。

(一)纯科学学科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现有四个学部,分别是数学学部、历史学部、自然科学学部和社会科学学部。除数学学部和历史学部外,自然科学学部的研究主要包括天体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物理等领域的研究[7]。社会科学学部的研究则采用一种多学科的、国际比较的方法研究历史的和当代的问题,研究者主要来自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8]。按照比彻对学科领域的划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纯科学学科领域。比彻在对学科知识属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学科群体分为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应用软科学四个学科群:纯硬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等,纯软科学包括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应用硬科学主要指工程学、临床医学等,应用软科学则包括教育学、行政管理学等。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相对应,不同学科的知识具有不同的特征,其生产和研究所需的资源、条件不同。相对于应用科学学科(如工程学科)研究需要较多的资源与较高的技术,纯科学学科在资源和仪器配备要求上较有控制。因此,纯科学学科研究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致力于“纯粹的研究”打下了学科上的基础。

(二)充足的经费与以捐赠为主的经费来源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为“学术研究圣地”的保障

2009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资产总额超过6.5 亿美元,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不仅为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为学者自由进行学术研究排除了一切后顾之忧。2007—2008年,哈佛大学教授的平均年薪约为18万美元,而普林斯顿高研院的终身教授每年拿不少于25万美元的薪酬[9]。对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优越的研究条件,杨振宁曾这样评价,“普林斯顿是一个象牙塔,在这个象牙塔的17年我做了我一生研究中最成功的工作”[10]。“我那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整天做的就是研究工作,既不用上街去买菜,也不用因为孩子病了去医院挂号,所有这些问题、收入不够所带来的烦扰我都没有”[11]。从资金来源上分析,这些财富中大约75%源于个人捐助和私人基金会捐赠[12]。但捐助并不是来者不拒,是有条件的,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立之时,董事会就规定,接收外部捐款的前提是:不能因为捐款就改变高等研究院纯学术研究的宗旨[13]。在市场、政府频繁参与学术研究的现代社会中,以捐赠为主的经费来源渠道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真正成了学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世外桃源”,研究人员不受任何科研资金或者赞助商的压力。

(三)一流的人才是普林斯高等研究院卓越学术研究的基础

研究院成立之初,弗莱克斯纳就认为,一所研究机构不在于拥有多少研究人员,而在于是否拥有沉迷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伟人”。为了寻找“伟人”,弗莱克斯纳采用了他的老师吉尔曼的做法,即在任命每一个教授之前,都游历美国和西欧,亲自接触某一学科杰出的学者和科学家,以确信他们拥有非凡的才能[14]。凭借这种精神,普林斯顿成立之初就吸引了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数学家赫尔曼·外尔和当时只有29岁的数学天才冯·诺依曼等人。至2007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产生了超过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2位菲尔兹奖获得者(目前全球总共有44位获奖者),还有更多的沃尔夫奖和麦克阿瑟奖的得主(曾)是该研究院的教授和成员[15]。“伟人”作为精英中的精英,从来只属于少数人,因此,高等研究院始终保持“小而精”的学术结构,共有28个卓越学者长期职位,能申请到这些职位的学者都是其研究领域的杰出人才[16]。

(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清晰界定为其卓越学术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立之初,路易斯·邦伯格就将研究院的管理交给了一个由15人组成的理事会(a board of trustees),研究院的院长(the director of institute)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研究院长期职位的人选任命需要通过全体长期职位的在位人投票通过,理事会和院长无权决定。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碰撞无时不在发生。1973年在聘任贝拉(Bellah)为社会科学学院长期职位人选时,在13人反对的情况下,当时的院长仍然聘任了贝拉。这种由于个人聘任引起的问题最终引发了高研院内部关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边界的激烈争论,最终这场争论达成了七点意见,其中三条明确规定:理事会不能过分控制由多数教师投票决定的结果;建立一个介于教师和理事会之间的委员会对行政决策进行检测;研究院院长不能作为教授投票[17]。这些规定进一步理清了理事会和长期职位研究者之间的权力界限,巩固了研究院的学术自由。大家独立从事各自感兴趣的学术研究,无须汇报,更没有考核。高研院不招收研究生、不授予学位,教授没有授课与开办讲座的教学任务。

四、启示

综上,普林斯顿研究院在定位、学科选择、经费筹措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这一循环有力地屏蔽了学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府和市场,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为学术研究的圣地。而研究院瞄准高端精英人才的人员选拔制度、小而精的组织结构模式、相对清晰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界定,为这一循环更好运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简单而清晰的组织结构、制度保障和经费来源渠道相比,大陆地区的高等研究院在学科属性、经费来源、知识评价、组织属性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性等特征。在研究院的学科属性方面,既有从事纯硬科学学术研究的,如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以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以及相关领域中,选择对未来科技发展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并对探索自然规律有深远意义的问题为研究内容[18],也有从事应用硬科学学术研究的,如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着重研究神经控制与修复、运动神经模型、神经信号处理及专用芯片设计、传感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等课题[19]。而更多的高等研究院则从事人文社科类学科研

究。在组织属性上,不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是个独立的实体,我国大陆地区的高等研究院均附属于其所在的大学,是作为大学的一个机构而存在。在资金来源上,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以私人捐赠为主的资金筹措渠道相比,我国大陆地区高等研究院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主要来源于政府、学校和市场。虽然也有少数研究院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并设定了资助原则,接收来自社会的捐赠。但是,仅仅靠捐助远远无法满足高研院的经费需求。如何在多元化、多样化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达到研究院追求卓越学术研究的目的,笔者认为我国大陆地区的高等研究院在具体的运作中还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高等研究院定位要明确。这里的定位主要是对知识的界定和学科的选择。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硬科学与软科学,知识特征不同带来的知识生产模式也不同。而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所决定的知识生产的问题来源、知识的生产者、知识评价者及知识生产所需的经费来源也会不同,由此而引起的高等研究院的运作和管理模式、知识生产者所拥有的学术自由程度也不同。因此,高等研究院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高等研究院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以制度建设来保证高等研究院定位的实施。我国大陆地区近年来建立的高等研究院是作为大学中的一个学术特区而出现的。既然是特区就要有特别的制度保障,如果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定位在应用科学研究领域,其所研究的问题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就要对其研究所需要的资金和仪器给予一定的支持,由此产生的知识评价系统也要与“唯论文和奖励”为准的传统的知识评价体系有所不同,技术、专利和产品应该成为应用科学研究的评价主题。这一切的改革需要由国家、学校的成文制度做保障。如果研究定位在纯科学学科领域,高等研究院在从政府、社会和捐助人等处筹措资金的同时,如何保障出资人不干预知识生产者的科学研究,也需要制度的保障。

第三,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制定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人才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学术研究圣地”的美誉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很容易吸引各学科领域学术精英加盟。相比而言,我国大陆地区的研究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学术精英的吸引力还不够。要那些在国外大学已经拿到终身教职的教师放弃国外的一切回到国内专心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做的选择。因此,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我们欢迎学术精英的加盟,但人才引进的重点或许应该放在那些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年轻的海归博士,同时也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形成多层次的人才队伍体系。

参考文献:

[1][美]乔治·M.马斯登;徐弢等译.美国大学之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1,267,294.

[2][13]王则柯.我所知道的普林斯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87,187.

[3]From the director[EB/OL].[2011-12-11],http://www.ias.edu/about/from-the-director.

[4][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8.

[5]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mission and his tory[EB/OL].[2011-12-11].http://www.ias.edu/about/mission and-history.

[6]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Report for the A cademic Year 2009—2010[EB/OL].[2011-12-11]. http://www.ias.edu/files/pdfs/annual-report-2009-10.pdf:6.

[7]The School of Natural Science[EB/OL].[2011-12-11].http://www.sns.ias.edu.

[8]Th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EB/OL].[2011-12-11].http://www.sss.ias.edu.

[9]The Chronicle:AAUP Faculty Salary Survey [EB/OL].[2010-11-11].http://chronicle.com/stats.

[10]杨振宁.我的生平[J].中国大学教学,2007,(4).

[11]杨振宁.中国大学教育的成绩不能抹杀[N].科学时报,2005-10-24.

[12]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Report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09—2010[EB/OL].[2011-12-11].http://www.ias.edu/files/pdfs/annual-report-2009-10.pdf:110.

[14]Abraham Flexner.I remember:The Autobiography of Abraham Flexner,Simon and Schuster[M].New York,1940:46-48.

[15]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Annual Report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06-2007[EB/OL].[2009-10-14].http://nwww.ias.edu/about/publications/annual-report.

[16]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Report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09—2010[EB/OL].[2011-12-11]. http://www.ias.edu/files/pdfs/annual-report-2009-10.pdf.5.

[17]Irving Louis Horowitz.Trouble in Paradise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Change[J].1973:(8).

[18]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概述[EB/OL].[2011-12].http://www.castu.tsinghua.edu.cn/contact.php.

[19]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EB/OL].[2011-12].http://www.qaas.zju.edu.cn/Introduction.aspx.

收稿日期:2013-01-03

作者简介:孙艳丽(1975—),女,山西长治人,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华东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才强校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9JZD0036-1)

猜你喜欢
普林斯顿运作模式
Haun Saussy, The Making of Barbarians: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ultilingual Asia
莱夫谢茨及其对拓扑学的贡献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发展理念及其成功因素研究
我在普林斯顿的一天
普林斯顿拿骚大楼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研究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