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清++龙虎
摘要:该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的课堂及实验教学、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师生互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构建,采用文献研究法及实验研究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对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5-3615-02
The Course of "Computer Composition Principle" Teaching Reform Explore-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WANG Chang-qing, LONG Hu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Kaili College, Kaili 55601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constitute principle first, proposes curriculum design, classroom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which based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propose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building. Using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studies the applications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on the course of computer constitute principle, in order to good reference of the teachers who engaged the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computer composition principl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广的课程。该门课程的理论部分重点内容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内部存储器、 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 总线系统、 外围设备和输入输出系统等;实验部分重点内容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实验、进位控制实验、移位运算实验、乘法器设计原理实验、时序实验、存储器实验、总线控制实验、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与微程序设计实验、基本模型机实验、移位运算模型机实验等实验。该课程的理论基础及实验操作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该课程的理论及实验的教学,以多元化的视角来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发挥学生强势智能、改善学生的弱势智能,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发展,并将一般的知识学习变为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由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力所组成,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智能[1]。多元智能的本质特征为多元性、相对独立性、差异性、情境性和社会文化性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Howard Gardner教授对人类智能的本质特征做了深入的探究,并提出该理论对教育教学具有很好引导作用,强调教育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育目标要实现个体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
2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特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课程地位来说,它在先导课和后续课程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该课程具有基础知识面较广、抽象性、模块化、关联性、层次性、逻辑性、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指计算机的硬件知识、软件知识、运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抽象性是指该课程中的CPU、内存及接口部分,讲解他们内部工作原理时,知识的内容比较抽象。模块化是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要采用模块组合方式,先易后难、先部件、后CPU,以建立清晰的整机概念为目标。模块主要是指存储器模块、控制器模块、运算器模块等,讲解该部分内容时还需要讲解器内部的组成,以及模块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地连接等,目的是要体现出整机的概念。关联性是指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知识面既涉及计算机硬件的方面,又涉及软件方面的知识,硬件方面需要揭示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主板、芯片以及与接口之间的关系。软件层需要建立在硬件层的基础之上,通过硬件层和协同工作得以实现,所以关联性较强。层次性是指计算机是个复杂的电子设备,是由硬件与软件结合而成的整体,通常由五个不同的级组成,分别为逻辑电路级、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和高级语言级五个部分,采用一系列的级来组成计算机的概念和技术,有利于产生一个良好的系统结构。理论性、逻辑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都是该课程的主要特征。endprint
3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3.1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优化课程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不同,而且认知特征也不同,因此,在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时要考虑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特征,以便于使其能适应不同学习者,内容的表征形式要多样化,相似的内容表现时要以多种方式呈现,以实现对学习者的智能实现深度的挖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来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进行设计,以教学目标为主要参考,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来达到优化课程设计之目的。
3.2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改革课堂及实验教学
在加德纳看来,既然个体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就不能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应采用以个人需求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模式[2]。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特点和学习者的智能类型及特点,制定出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依据语言智能的特点,课堂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将讨论法融入课堂可大大改善课堂互动效果;依据数理逻辑智能的特点,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上,让学生归纳总结各个组成模块的贡献,分析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可大大改善学生的逻辑智能;多些互动,多些师生和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效果会明显的得到改善。实验课程中要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合作中既有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动手的能力提升,此外,还要引导他们在实验活动及交往中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生在合作中取得进步。
3.3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较多采用的是集体教学的形式,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完全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该教学方式,学生容易疲劳,而且,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一种疲惫心里,该教学方式完全是一种被动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中,将师生互动融入其中,便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3.4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而且认识世界的智能方式也是多元的,因此,在评价体系构建时也应该考虑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如果仅以考试或传统的智能测验的形式是很难测出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测验的仅仅是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加德纳认为,学生的智能类型有多种,其智能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学习中的需求也不一样,所以在评价时考虑多元性,只有将评价方式多元化才能使教育者能够更加关注学习者的具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只有了解了学习者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得到改善,教学得到改善学生就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无论是语言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还是人际关系智能都会得到较大发展。
4 结束语
通过近几年的实验教学,我们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对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课程教学,可大大改善教学质量,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硬件理论基础及实践动手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莉,王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9(3):57-58.
[2] 孙惠杰,王建华.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启示[J].计算机教育,2010,20(10):129-132.
[3]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