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几个途径

2014-07-24 11:33张晶
甘肃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朗读语感技巧

张晶

〔关键词〕 语文教学;朗读;重要性;兴趣;语感;技巧;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44—01

朗读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语文这门学科最为基础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习惯十分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一、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运用朗读手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体验到朗读带来的乐趣和进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动力。教学中,教师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调动不起来。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是使学生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在课堂朗读训练时,朗读训练要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齐读和指名读、男女轮读和小组轮读、比赛朗读等,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变换花样读,增强学生的朗读信心和朗读兴趣。教师也可尝试增添一些趣味性的因素,以满足小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和心理期待。

三、加强朗读示范,提高学生的语感

朗读教学的范围很广,它包括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轮读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都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课堂上,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调来朗读课文,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情感的褒贬等,都能感染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和品味文章词语的精妙、语言的警策和句法的变化,以引起共鸣,提高学生的语感。如,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应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从而将学生带进优美的景色之中。

四、注重指导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教师指导朗读时,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训练要求要细致。朗读教学要求学生读字音要响亮,不可多字,不可少字,不可倒字,更不可读错字,要让学生进入角色,读出真情实感。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固定在朗读上,必须眼、耳、口、心等多种感官协调并用,不可三心二意。另外,单读、齐读、分角色读和轮读等,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很有帮助。

五、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

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活泼有序的语言活动中获得快感。1.教师可以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文章全班齐读;感情婉约的文章要求学生跟着录音读;情景交融的文章配乐朗读;戏剧文学类的文章分角色朗读。2.倡导自由品读,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品读,从而享受读书的乐趣。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学生倾听名家朗读散文、诗歌等,并要求学生进行模仿训练。4.开展朗读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时,教师要唤醒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感悟,不要让学生空泛地去读。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朗读,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通过熟练的朗读,使自己的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语感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指正要有技巧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