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辉+陈静红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诸多文章内涵丰富,风格各异,可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这便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本文旨在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略。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具体有三点。
1.品析语言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品析语言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品析语言即对课文词句的品赏理解,旨在使学生在品味词句的过程中受到思想的启迪,获得心灵的陶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个人素养。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作者写自己很多次在地坛待得太久了,他的母亲因为担心而来找他,母亲视力并不好,所以她端着眼镜费力地找“我”,如果找到“我”,她就悄悄转身回去,如果没找到“我”,她就焦急地四处张望。而“我”只是冷静地看着母亲焦急地寻找。据此,教师可组织学生探讨这样的问题:母亲找“我”时,“我”为什么要躲着?母亲在找“我”时,她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我”真的能理解母亲吗?作者写这段文字时的心情与他当时不愿意被母亲找到时的心情一样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品读,引发联想,并表达感悟:当时,面对人生,作者感到迷茫,所以,他到地坛思考人生的真谛,却忽视了母亲的担忧。现在,母亲已去世,作者回忆当时的情景,他感到痛彻心扉,并深深体会到伟大的母爱。至此,教师再追问:我们可曾观照过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可曾忽视过母亲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可曾像作者那样勇于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了这样的品析过程,自然达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2.揣摩细节
要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就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从而巧妙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氓》(《国风·卫风·氓》)一诗时,通常的理解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旨在比喻诗中女子的容貌(年轻时容颜美丽,就像鲜嫩的桑叶,年老了容颜枯槁,就像秋天陨落的桑叶),进而暗示女子的命运(女子年轻时,还能被氓接受,一旦青春逝去,便遭到无情地抛弃)。这种理解当然没有错,但并不深入。其实,“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还表现出女子的勤劳。在女子容颜老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似乎永远是女子采桑劳作的身影。如此勤劳的女子,却遭丈夫抛弃,甚至兄弟都不理解她。这样,学生对女子的同情油然而生。另外,“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方面,年轻的女子与新长出的桑叶相映成趣,清新怡人;另一方面,年老的女子与陨落的桑叶相互对照,无限凄凉。这样,学生便对女子无限同情。
3.把握人物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往往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并有效地把握人物形象,以达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公元前630年,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在佚之狐的指点下,郑君请烛之武出山,劝秦穆公退兵。烛之武并未立刻答应,而是推辞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有才能而不受重用的老人的不平之气。当郑君向他真诚道歉并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之后,文章只用“许之”二字塑造烛之武的性格。“许之”二字,简洁而有力,体现出烛之武作为正直臣子的爽快品格(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危难面前,他毅然选择报效国家)。这样,一个忠君爱国的人物形象就树立起来。
二、学生与作者的对话
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即学生充分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并掌握作者在这一时期的整体思想状况,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从而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例如,《赤壁赋》一文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较为困难。那么,怎样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传达的思想?作者的处世态度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这必然要求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所以,这既是苏轼最失意、苦闷的时期,又是他的思想发生转变的时期,于是,写成《赤壁赋》,既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又抒发对江山风物的热爱之情,还展现旷达的胸襟。虽然在政治方面未能得志,但失意并未使他消沉,而是给予他思考人生的契机;尽管他矛盾重重,但最终摆脱矛盾,并深入思考有关人生的宏大命题。总之,与作者对话、熟悉作者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历程,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更能使学生从作者身上汲取养分,从而完成自己的思想蜕变。
三、师生、生生对话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经常会就文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很多思想的火花就在探讨中碰撞出来,从而使学生和教师共同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例如,《汉家寨》一文塑造了一老一小两个人物,他们怪异的行为体现了汉家寨人的坚守。初读课文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及其行为可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
老师:当一个陌生人问路时,老人的表现让人觉得很无理,你们怎么看?
学生A:也许这就是他们坚守的方式。
学生B:可能老人觉得陌生人问的问题很无理,因为他根本没想过三道戈壁通向哪里,从而体现了汉家寨人的坚守。
老师:汉家寨是个寸草不生的地方,那么,汉家寨人要坚守什么呢?
学生C:虽然环境恶劣,但这里是养育他们的地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故乡再穷也是天堂。
学生D:在新疆南边的戈壁滩,他们依然穿汉服,这说明他们在坚守汉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就像即使我们身居美国,也要坚持使用筷子一样。
学生E: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需要坚守的东西。不过,外面的诱惑很多,所以,坚守不易。从这个意义上讲,汉家寨人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仅认识到汉家寨人坚守的意义,更通过汉家寨人的坚守,思考自己的人生需要坚守什么的问题。由此可见,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不仅使学生茁壮成长,更令教师提升思想。
综上所述,文章可反映作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并体现其与众不同的经历与独具个性的思考,而这些都能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资源,因此,身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努力抓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使其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作者单位:1.湖北省武汉市长虹中学 2.湖北省武汉市板桥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