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
【摘 要】本文探讨了如何为“写作”这个英语学习的最高阶段也是相对较难的一个环节寻求一种更好的教学新途径。作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利用“过程写作法”来弥补传统写作教学方法的不足,着重阐述了该方法的内涵和操作运用方法。
【关键词】中学英语 写作教学 过程写作法 互助
写作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处于最高阶段,英语写作是多数中学生感到棘手的问题。内容贫乏、立意浅薄是目前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也长期困扰着众多的高中英语老师。当前写作的评价往往直接依据最终成品来判定,这致使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写作的技术性细节上,包括格式、拼写和语法等方面,而忽视了写作的整体训练。
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的探索和反思中,笔者发现写作“过程”较之“结果”更符合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同时,“过程写作法”所倡导的合作可以让高中生开阔视野,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他们英语写作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一、过程写作法操作的五个阶段
1.做准备。
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做好的是选材工作,学生的写作题材可以是一些热点话题或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题材。教师再把选定好的题材进行归类,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求职信等等。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不同类型的写作应该注意的不同点,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2.教审题。
历年高考不乏有跑题、偏题的现象,所以教会学生在动笔之前如何认真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一阶段教师仍然只是个引导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把握写作中审题的要点——先判断该文的文体,然后根据各文体的特色确定写作的着重点。例如:当学生判断该作文为记叙文体时,接下来他就要选定作文所需的人称、时态、事件发生起因、结果、影响等。而当学生判定该文为议论文时,那么他接下来要找出论点、论据(通常是正、反两方面或是不同观点)、自身的观点、看法或建议等。
3.列提纲或口头打草稿。
审题后学生已经把握了要点,为了更好地成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列出作文提纲或要点,也可以让学生先“口头”打草稿,然后让学生再用文字把自己的构思表达出来。以2013年高考书面表达为例,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大体上应该分为三个自然段落:第一自然段是对两幅图作简要描述,引导学生注意两幅图的区别点;第二自然段是两幅图中的不同做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影响,重点在于两者的对比,从而点题“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第三自然段应是自己的看法,并举两个具体的实例来充实自己的观点。这样,在提纲的引领下,学生只需对提纲的每个部分进行充实,一篇文章的初稿便基本形成。
4.充实框架结构。
这一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写作,可以向教师请教;要给学生足够时间,让他们把所想、所说、所听的都写下来,然后进行语言组织和订正。教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使用刚学过的词语和句型,做到学以致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其掌握,这样就可以不断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夯实基础。在指导学生展开段落写作时,教师还应顺着学生的思路,或交谈或提问,帮助他们完善思路。要告诉学生紧扣题意,突出重点,不要过分在意语法规则和选词。否则,学生一味地否定刚写到纸上的东西,使自己发掘题材的能力受到限制。不提倡在写作初始就将语法、标点、用词等内容纳入思考范围,并不是因为这些内容不重要,而是时机尚未成熟。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写作过程中忽视语法、组织结构、标点符号和词汇等,而是重点在挖掘题材,只把这些技术性的细节纳入文章的修改阶段。
5.师生互动修改。
这个阶段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学生自评。这个步骤实质上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变得更饱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应用高级词汇和亮点句式来进行自我修改。例如一个学生写道:I am greatly honored to be here and exchange our experience on English learning with all of you.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可以将该句优化为:It is a great honor to be here exchanging our experience on English learning with all of you. 要想学会自如地运用这些较高级的句式,当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背诵和句式模仿都是很好的提升方式。
第二步,学生互评。将学生以“层次化分组”的原则,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分为6~8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让学生为所阅文章写出书面评语,也可指出语法点的错误,然后进行讨论,相互问答并商定修改意见。教师可在各组之间进行巡视,但不要过于干预。“学生互评”这种同级反馈的方式,可以从正面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们意识到读者的存在,帮助自己发现自身发现不了的问题,并乐于接受,增强作文纠错的及时性。
第三步,教师评价。教师可以就学生的亮点进行评价,也可以就学生共性的或典型的错误进行评价和修正。当然这阶段也应充分给予学生发言权,让他们通过对比和讨论发现可取和可弃之处。
第四步,采取范文教学法与过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当他们确实需要范文帮助时,向他们展示。这样做是比较理想的。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处得到反馈,引导自己分析范文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句子衔接、段落过渡等值得学习的地方,经对比领悟到写作的技巧。然后再依据这些反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正,也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
对学生的文章进行修改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当前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和批改作业中,只把注意力放在短语、句法结构的正确性上,忽略了对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语言组织和思维的考评,也就忽视了对学生外语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过程写作法的评阅方式
第一,教师在长期的评阅过程中可以使用固定的评阅符号。例如,对于审题不清用“*”;句中出现谓语动词错误,整句话用“______”标明;亮点句式可以用“g”标示;等等。这样,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变得显而易见,既缩小了教师的工作量,也增强了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意识。
第二,评语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和差异性,以表扬称赞为主,以批评为辅。目前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对学生的作文批改得越详细就越是对学生负责,学生也越能尽快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事实上却未必如此,因为如果教师毫无遗漏地批注所有的错误,会使学生强烈地感觉到自身的弱点,甚至产生“自己不是学英语的这块料”的感觉。当然,对于思路不清或主题不明之类严重的错误还应及时予以纠正。对于不爱动笔、写作不好的学生更应给予鼓励,多点评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让其慢慢树立起写作的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该把英语写作的教学重点转移到写作的过程上来。在英语写作的各个阶段,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感受写作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