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有效沟通的三个原则

2014-07-22 18:12韩耀辉
甘肃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尊重沟通教师

韩耀辉

〔关键词〕 教师;学生;沟通;尊重;

以身作则;鼓励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9—0034—01

以90后为主的新时代的学生,正在大量的高中就读,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敏锐,多才多艺,个性张扬,追求时尚;有很强的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喜欢偶像明星,喜欢日韩动漫,喜欢玄幻、穿越小说;对各种电子产品、网络游戏了如指掌;习惯于通过网络了解各种需要的信息,交际更多地在虚拟空间,跨越了时空界限。面对这些个性迥异的学生,如何做到与他们有效沟通,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学生言听计从,唯唯诺诺。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改善,相互尊重的现象已处处可见。原来在教师办公室,很少看到坐的学生,都是站着和老师交流。而现在,有经验的教师,即使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都会找把椅子让学生先坐下来,然后慢慢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绝对的知识优势,提倡和学生平等的交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表达,理解他们的想法。即使其看法不太全面甚至错误,也给予其表达的机会。这也是教育进步的一个表现。只有教师首先做到了尊重学生,才有可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新时代的学生,有着更广的知识面,从不迷信权威,更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要用更为宽阔的胸襟去接纳他们,包容他们。

二、以以身作则为准则

新时代的高中生对教师的教育不再是信而不疑,全盘接受,他们在家里已经听够了父母的唠叨。他们不轻易相信别人的经验之谈,更注重自己的亲身体验。为此,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否则学生嘴里不说出来,但心里是不服气的,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相反,有些教师说得不多,却自觉率先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做得更好,用行动说话,学生也就自然而然以之为榜样。

三、以鼓励教育为契机

很多教师,面对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或者缺点,会产生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迫感。新时代的学生,年龄、心理、阅历等决定着他们还处在成长阶段,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才能真正理解教师对他们的爱。为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抓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成绩,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长此以往,就会取得很大的教育效果。

班里有个叫晓彬的学生,上课老是走神,成绩退步很大。一直和他讲道理,都没什么效果。在一节练习课上,我出了一道题,全班同学的解法大同小异,很常规,结果他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解法,用口算就解决了,我当场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看得出来,他自己也挺高兴,很有成就感。就因为这次及时的表扬,让他找回了学习的乐趣,他的思想又“回”到了课堂,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在期中考试中,成绩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同时,也带动了班上的班风和学风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这仅仅是我及时抓住了他在课堂表现中的闪光点,进行放大,及时的鼓励,让他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乐趣和信心。难怪有人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除了以上三点外,教师还应该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心理,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和理解每个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方法和心理调控技巧。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现实、面对困难。即使产生委屈、难过、害怕、烦恼、苦闷等情绪,也要懂得寻找适当的办法,比如找知心朋友、老师、家长倾诉,合理地宣泄;或转移消极情绪,到野外散散心,到操场跑跑步、打打球,去听听轻快的音乐等等,尽量将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情绪。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尊重沟通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