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恋
【摘 要】如今,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技术越来越精湛,纪录片已成为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软实力,这不仅打开了纪录片在世界上的市场,也推进了其国际化的路线。在跨文化传播时代,面对不同的国家与民族,让纪录片所承载的内涵实质被观众所接受,这样才能形成文化上的认同。纪录片的创作不应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文化的诉求。本文以纪录片《对照记》为例,探析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纪录片的文化认同,以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影视作品。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对照记》 文化认同
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进行信息传播这一社会现象的学问,它所研究的两大对象是文化与传播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尤为注重文化对传播的影响,旨在消解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各种层面的阻碍,同时为跨文化传播行为提供借鉴与对策①。当今社会,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改变。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往往致使人们需要通过影视作品得以放松,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新的文化知识。纪录片一向基于“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进行创作,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播以来,各种题材丰富的纪录片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纪录频道在2013年7月29日连续三天分别播出了《对照记》一二三集。该片首映式于2013年7月2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回归历史的题材和风格独特的视听语言,使得影片充满了诗意的色彩,受到了在场嘉宾的称赞。《对照记》的大获成功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还源于它满足了大众对于文化的一种需求,也就是观众对于影片内容及其实质的一种文化认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纪录片唯有寻求更好的传播媒介,在精神上与受众形成共鸣,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起到一定的价值引导作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开拓另一片天地。
一、微博互动式纪录片
2011年10月24日14点11分,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的官方微博“以色列在中国”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放上一些老照片,所有照片都是一名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一个犹太摄影师沈石蒂(Sam 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的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②《对照记》的创作灵感就是从这样一条微博开始的,而这也是本片最大的特点之一,它是首部“微博互动纪录片”。众所周知,《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度最受欢迎的纪录片,它的热播不仅因为题材的选择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能够使民族文化形成凝聚力,它的成功还离不开新媒体的作用。从《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以来,摄制组通过人人网和微博发布最新的幕后拍摄消息,引起众多网民的热议,加快了传播的速度。而《对照记》也是通过微博,于2012年8月11日开通名为“对照记—犹在镜中”的新浪微博。与《舌尖上的中国》不同的是,《对照记》的导演吴琦采用了新颖的方式利用微博这种媒介。在影片开拍之前,微博就已开通,不仅发布幕后制作的最新消息,也将沈石蒂拍摄的照片进行上传,开始真正的寻人之旅,选择几名活跃的博友,将他们对这些照片和历史的观点融合到影片中,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
在我国,一直以来,纪录片都是一种精英化的影视作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出台政策,要求自2014年起所有的上星综合频道每天需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这不仅增加了纪录片的需求量,更是从传统媒体的角度出发,扩大纪录片的受众群。而纪录片《对照记》是首部将微博这一新媒体融合到纪录片中的作品,这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受到的好评表明了微博互动传播方式被受众所认同。导演的明智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了微博的优势,通过另外一种渠道打开了纪录片的市场,微博不仅简单易用、主动性强、及时性强,还具有发布平台的开放与多样性③。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博友们纷纷对沈石蒂当年拍摄的照片作出了回应,有的甚至找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影片中也采用了博友的原声录音,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的自然和谐。与手机、即时通讯工具等点对点的传播相比,微博的信息传播结构属于点对面,在关注与被关注之间,信息快速流动,尤其是其具有的转发功能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式增长④。受众面的扩大,直接打开了纪录片的新市场。虽说,微博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辅助传统媒体,但是其产生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对照记》的大胆尝试,表明了影视作品生存环境的改变,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创作出适合更多大众的作品,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被人们所认同。
二、深层内容的文化认同
不论从个人角度还是群体角度,认同是一种自我意识,是对身份的确认,人在社会环境中都在不断寻找自我认同感。当这种认同与所处的文化背景产生共鸣,就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但我们需要在保持本土化的基础上走国际化路线。《对照记》的创作思路就是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机制,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在保持本国文化特色的同时,通过新媒体向西方国家展现属于我们的历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把握住了人类共通的情感,这也是从不同的层面出发,逐步达到文化认同的目的。
1、对海派文化的传承
该部影片的片名与张爱玲小说《对照记》相契合,是张爱玲生前对着相册薄写下的对往事的回忆。张爱玲是典型的上海女子,小说不仅符合了影片的主题,更体现了上海历史的风华。影片的片头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水中的倒影,整部影片的基调是黑白色的,让人有一种怀旧的感觉,产生一种仿佛时间凝结的错觉。沈石蒂当年拍摄的那些照片展现了那个时代上海的面貌,也体现了当时海派文化的盛行。即使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上海人依旧生活得有声有色,那个年代的服饰、建筑、戏剧等等都有着独特的风格。现在,国产纪录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虽然扩大了纪录片的受众面,但也会引起纪录片质量降低的问题。吴琦导演没有仅仅追求影片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影片的质量。影片给人一种诗意的美,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需要多一些具有文化品位的影视作品,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是对当时文化的一种认同。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往往会迷茫,这也是因为内心缺少了一些文化的认知。文化认同,是指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共同文化的确认,文化认同的目的是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稳定性、持续性,而电视纪录片具有直观性、真实感和独特的内涵和审美价值,它比其他电视文化产品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与公信力,在塑造国家形象和传播民族文化特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很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文化传播战略⑤。影片中也反映了现代上海人闲时的生活,上海常德公寓张爱玲咖啡馆举行旗袍读书会,这也是现代对历史的重温,体现出海派文化的知性与优雅。endprint
2、引发情感的共鸣
如果说对于海派文化的传承是认同方式的表面层次,那么人性情感上的认同则是更深层次的表达。照片是由以色列大使馆发出的,这促使了导演产生了创作灵感,面对不同的国家,如何将本国的文化特色传递到异国他乡并被人们所接受,这其中就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影片总共三集,每一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正是不同的主题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也与西方文化差异形成了一定的中和。第一集“父亲的背影”,顾名思义是在揭示当时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表达深刻的亲情。世界之大,也许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一样的肤色,但这样一种亲情容易形成共识。导演一是以沈石蒂的儿子来上海追忆自己的父亲为主线,二是以陈景熹找到父亲陈葆初照片这一故事为辅线,两条线索交织穿插。伴着蒋孝良先生朗诵的《乡愁》,摩西和陈景熹都想知道那些岁月里父亲在异地的生活状态,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难于言表。即使时代变迁,永恒的父子之情却不会改变。
影片的第二集名为“时代与爱情”,仿佛爱情是这个世界永恒的话题,只是相隔多年再忆起当年的甜蜜时光,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愫呢?本集的博友寻访人是上海作家任晓雯,以文史资料和照片为线索,探究沈石蒂在上海以犹太人的精明和独特的艺术感觉展开的事业图景。讲述了镜中人“老克勤”周邦俊夫妇守望一生,为爱而天各一方的情感故事,以及曾在沈石蒂照相馆拍摄婚纱照的小职员沈亦男夫妇牵手一生的故事。每段看似平淡的感情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不论是作为犹太人的沈石蒂,还是上海旧时的老百姓,爱情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短暂的承诺而是一生的相守。新文化从诞生到传播再到被认知,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不同文化的传递需要寻求许多的共同点。导演运用再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爱情故事,看似简单的描述背后是一种文化传递的目的。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相通更易使观看影片的受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文化认同的目的。
3、国际关系与民族文化认同
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是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纪录片不仅仅是大众所认为的精英文化,现在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软实力,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也会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和在国际上的地位。以色列大使馆在新浪微博上放上当年沈石蒂在上海拍摄的照片,这是对过往历史的纪念,更深入的是上升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当年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时候,是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接受了遭遇不幸的犹太人,许多犹太人在上海生活了很多年直到战争结束。那是黑暗的岁月,但是在上海的生活却给他们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回忆。相隔多年,也许阴影在人们心中逐渐淡忘,但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友谊会一直存在。导演从这样一个事件入手拍摄一部对照寻人纪录片,实质上也是表达了对国家的赞美,也强调了国际关系的和谐,希望看到人类世界充满和平。为了强调这一点,影片第二集讲述了沈石蒂在上海时的生活,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真实地向观众反映当年拍摄照片时的场景。影片中也表达了沈石蒂对于风情万种的上海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这一段过往的经历也影响了其一生的摄影创作风格。
不同的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为了延续两国之间的和睦关系,影片要用特别的方式处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从而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是一个国家最稳定的要素,形成民族认同才能真正促使一个民族的不断发展。人们必须维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这样在民族的发展中可能带来两种选择:一方面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不断的与其他民族进行交融,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东西充实自己;而另一方面外部的种种因素尽管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有利,但与这一民族所认同的价值观及其文化要素往往可能是冲突的,这就可能致使人们从维护自己民族所主张的文化与价值出发,对外来文化采取抵制的态度,最终导致自我封闭⑥。显然,纪录片《对照记》想要表达的是第一方面的文化认同,因为中国纪录片想要更大的发展,就需要受到外来民族文化的刺激,一个民族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认同必须要经历这一过程,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交融,从而构建新的文化认同。历经几十年的岁月,沈石蒂当年拍摄照片所运用的艺术特色直至今日也大为现代摄影师们所赞叹,这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查阅历史资料揭开当年沈石蒂在上海与中国女性的爱情故事,也正是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犹太人对东方文化以及东方美的认同。最后一集讲述博友“燕子”去特拉维夫采访摩西,了解沈石蒂回到故乡之后的生活,这是对西方生活的接触与了解,让观众对西方国家有一定的认识。
三、期待与思考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每到不同的时代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如今,新媒体的诞生,微博已成为广大用户的焦点,纪录片《对照记》是首部微博互动纪录片,这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大胆尝试,也是传播方式上的创新。中国纪录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想要成为像西方国家一样的传媒强国,未来的道路还有很长。首先政府应该为纪录片创造一个良好的机制,这样更加有利于创作者大胆地将思想转变为成果,这也就是所谓的纪录片的创造性;其次,虽然现在各级电视台以及网络对于纪录片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提高创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和价值取向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在保证量的同时保证质;然后,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政治经济水平得到迅速提升,纪录片作为重要的国家形象宣传方式,也开始走国际化路线,但在向西方国家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挖掘并保留属于本国的传统文化特色,以期让世界人民都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度;最后,虽然科技水平在不断提升,纪录片的创作也愈加注重视觉效果,如果一味地只从技术的层面以及传播策略的角度出发,是很难创作出令人难忘的经典纪录片作品的。文化与传播是彼此不能缺少的综合体,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民族,所要做的就是用新颖的方式创作出能够被不同文化主体所认同的纪录片。□
参考文献
①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45
②《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内容简介》,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2013-7-18
③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6
④徐展,《当纪录片遇到新媒体——解读纪录片的跨媒体生存》[J].《声屏世界》,3013(1):46-48
⑤庞慧敏、狄梦霜,《文化认同与文化强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文化认同构建》[J].《中国电视(纪录)》,2012(3)
⑥郑天一:《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1
(作者: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