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设计面向滨海新区制造业的教学改革思考

2014-07-21 03:29李津
商场现代化 2014年9期

摘 要: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于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为背景,以天津工业设计教育现状为基础。论述天津工业设计教育适应未来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工业设计教育;专业方向

一、滨海新区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的物料通过能源、设备、工具、加之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资源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的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产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其过程包括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制造业是当今,乃至相当一段时期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滨海新区制造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也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未来天津经济发展的支柱。

2006年国务院颁发20号文件《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使滨海新区制造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在2270平方公里新区范围内,为制造业未来发展预留很大的地理空间来着重打造制造业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分别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并快速发展。我们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在制造业八大支柱产业结构中涉及与工业设计相关的产业至少就有六项之多。如,航空航天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轻纺产业、国防科技产业等。

据统计,滨海新区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8020.4亿元,同比增长17.5%,而八大优势产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90%。较2009年增长1.1倍。预计到2016年,新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以上,而制造业仍然占主导地位。这使得我们从事工业设计与教育的人士为之兴奋。因为,从上述制造业概念中可以看出,制造业其产出品是工业产品与生活消费产品。其过程首先是产品的设计,即工业设计。

由此看来,天津工业设计教育恰逢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的极好机遇,我们来重新考虑正确评估面向未来的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的工业设计教育,对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与滨海新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

作为老工业基地,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相比全国设立较早,最早1959年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就设立了日用器皿造型专业,这应是天津工业设计专业建立的最早雏形,1974年天津美术学院成立工业产品造型专业。现在,其毕业生遍布天津各高校,为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师资奠定了基础。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教育的大发展与社会需求增加,天津轻工业学院(今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今天津工业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相继建立了相关专业。近二十年,工业设计教育规模如雨后春笋般势如破竹的态势发展。如今,天津的十几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工业设计专业,按每个院校每年招生50-60名学生计算,每年的毕业生就有近千名。而累积毕业生保守估计也应有2-3万名。

从表面上看,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与滨海新区制造业的发展是相对应的。一方面滨海新区制造业规模与发展对工业设计与人才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天津的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规模与如此大量的毕业生意味着足以满足滨海新区制造业的需求,工业设计类毕业生也求职若渴。但是,现实并非如此。面对滨海新区的招贤纳士的政策,天津工业设计高校毕业生真正落脚滨海新区的从事工业设计的人员人数少之又少。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一般去南方的江浙、上海、深圳,北方的北京一带寻求发展与就业的机会,也有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就改行,这种结果导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毕业生满足不了滨海新区制造业对职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是重要因素。这就形成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在滨海新区制造业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无用武之地,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一点上就明显地暴露出我们天津的高等工业设计教育与滨海新区制造业的需求脱轨,与滨海新区制造业高速发展趋势严重滞后,甚至是脱节。造成天津工业设计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人才流失。因此,面对滨海新区制造业高速发展与转型形势的天津工业设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三、工业设计教育的目的

工业设计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输出符合现代制造业企业需求的,有专业知识和 技能的精英人才。

在滨海新区努力发展高端现代化制造业的形势下,如果我们输出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制造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不能胜任工业设计工作甚至转行, 那就说明,我们工业设计教育是失败的。因此,相对于天津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就必须着眼于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放眼于全国。按滨海新区实际需求培养工业设计人才。

我们应该提出这样的目标: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应适应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需求;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的未来恰恰是建立在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基础之上。

四、适合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的天津工业设计教育

在当前,面对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的制造业产业及其未来的转型升级,我们天津工业设计教育明显滞后。从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与天津工业设计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如不尽快改革,会对天津工业设计教育发展错失良机,也会对滨海新区制造业产生影响。为此,天津工业设计教育应从实际出发,从滨海新区制造业需求出发,制定工业设计教育的改革策略。

1、调整相对应的专业方向

作为工业设计教育院校与机构,我们对滨海新区制造业产业特点的了解与研究几乎还是盲点。对滨海新区制造业与工业设计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就形成当下的工业设计教育目标与方向不清。工业设计教育成为了为教育而教育,输出的毕业生不被新区使用就成必然的了。

滨海新区制造业的特点有别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制造业大规模投资主体是以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与国有战略性新兴大项目投资为主。近年来吸引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制造业大项目、大投资落户,制造业保持着强劲的投资规模和增长势头,使新区迅速抢占了制造业产业制高点。有力促进了优势制造业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制造业大项目为结构支撑的发展优势特点。形成航空航天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轻纺产业、国防科技产业等制造业优势产业。未来将会构筑24条高端制造产业链。对此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不能熟视无睹。endprint

但是,客观的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的工业设计教育水平仍处于很低水平。从这方面看,天津的任何高校都无力与这些大项目与制造业产业链对接。说明滨海新区制造业企业与天津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是错位的。

我们也不能就此悲观。应看到,随着新区定位于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及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引领第三产业的兴起。新区制造业企业产品的二次或三次升级换代的时间已经到来。另一方面,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配套与衍生产品将最终会实现本地化。再加之政府大力推动的“总部经济”落地。这对工业设计及相关服务业的需求将会显现,意味着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将遇到发展的大好时机。这就要求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放下架子,紧盯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主动适应与调整教学方向,结合新区制造业的特点增设相对应的专业方向。

2.调整高校师资队伍结构

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数量的成果很大,但质的飞跃却终难实现。表现就是很难适应新区的需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的作用毋容置疑是重要的。事实上,我们从多年来招聘工业设计师资的情况看,就忽视了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有别于其他设计类专业的特殊性,往往注重学历轻视经历。就形成了许多从事工业设计教育的多数教师的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本科到研究生甚至博士一路走来,一毕业就去任教。根本就没出过学校大门,更没有真正体验过工业设计在企业的实际设计流程过程。这就导致师资的知识结构多是理论空谈的空中楼阁,手上掌握的是二手甚至是三手的书本知识,一手的实践知识根本没有。上课也只能照本宣科,把同学讲的昏昏欲睡。这样培养的学生是不可能胜任激烈竞争的制造业竞争环境的。因此,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调整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聘请交叉学科的教师授课都是重要举措。并逐步调整适应新区制造业发展的高校师资队伍结构。

3.“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

除了师资问题,我们的学生专业基础差也是事实。大部分学生报考设计类专业时,只想哪一个专业好录取而已,至于工业设计专业是干什么的并不清楚也不重要。经历短短四年的学习就能成为一名称职的设计师,确实为其所难。工业设计有别于其它艺术设计专业,是学科交叉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是以制造业技术为支撑的技术密集型专业。而制造业技术密集的体现不在学校而在企业。多年来,我们的工业设计教育只是以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模式输出毕业生。这些学生既不懂技术,也不懂实践,更不了解市场,也就很难适应新区的制造业企业。

因此,必须坚持拆除自我壁垒的围墙,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也可称之为实践教学、开放式教学。这是真正提高工业设计办学水平的基本战略。

“请进来” 就是把相关的企业家与设计师 “请进来”聆听滨海新区制造业的需求,调准工业设计教育的专业方向。甚至与企业合作把企业设计项目引入课堂,条件成熟可实施建立与新区制造业相匹配的专业方向的工作室。

“走出去”学校就能了解企业的人才与产品需求,学生能直观深入的了解工业设计的流程、工艺过程、材料与结构特性等。提高实践能力并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目标明确。

4.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实现新区制造业保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未来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天津高校工业设计资源优势。积极倡导、推动、扶持协调制造业企业与高校联姻合作。在这方面,政府与相关部门大有可为。宏观指导微观上帮助企业、设计公司与高校建立共同联盟与研发中心。建立政府、企业、设计公司、高校合作创新平台,甚至有针对性的为企业与特定产业定向培养。营造一个适宜工业设计教育为新区制造业发展的环境。

只要我们做出不懈努力,坚持走教改之路,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目光定位在滨海新区制造业这一高点上下工夫。也许还需十年二十年,但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终将能够与新区制造业对接。这应该是天津工业设计教育的终极目标。为此,我们盼望天津的工业设计教育办出特色,早日为滨海新区培养一批中国的优秀工业设计师与中国工业设计的领军者。

参考文献:

[1]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2010-2020年)[Z].天津滨海新区政务网2011年5月25日.

[2]李廉水.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3] 2013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天津市统计局 2014年3月31日.

[4]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J.天津:求知月刊2012年8期.

[5]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2008-2013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津, 天津美术学院产品设计系,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