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王守仁的德育思想

2014-07-21 04:14李晓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0期
关键词:致良知知行合一

摘要: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守仁建立了其心学思想体系,其心学影响下的德育思想丰富而又独具特色。本文从王守仁“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论和“致良知”的德育方法论述了其德育思想。

关键词: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75-02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构筑了更系统、更彻底和更富有理论色彩的心学思想体系,其心学成为当时一种革新程朱理学的划时代思潮。王守仁在其理论和实践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是。”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心学基础上的德育思想在今天仍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

在道德本原论上,宋明理学均将儒家伦理规范视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理”,程朱一派将伦理道德推崇为外在超越、客观制约的“天理”,而王守仁则将伦理道德归结为内在心灵、主观精神的呈现,这就形成了心学派与理学派不同的道德本原论。

所谓“理”,就是指由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纲常伦理等封建道德规范,朱熹把“天理”本身视为社会道德世界乃至天地自然的本原,而王守仁则只是将“天理”视为代表道德秩序条理的规范,而并非道德的本原,他认为这一本原在“心”。在王守仁看来,“心”并不是生理的血肉之物,而是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精神,他提出,“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他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王守仁提出“心即是理”、“心外无理”,其在道德观上呈现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为道德主体化,所谓“道德主体化”就是不将道德视为一种外在权威的强制、神秘意志的命令、客观世界的法则,而是将其归结为主体的人内在心理的欲求、自由意志的选择、主观精神的扩充。他将道德规范主体化,使之与主体精神的“心”融为一体,将天理与人的主体道德精神统一了起来。其二,王守仁的主张有道德主体的本体化特点。王守仁认为“吾心”就是天地万物的终极存在,即作为道德主体的“心”不仅仅是吾身、天地万物的主宰,而且是道德世界、天地万物的本体存在。王守仁倡导的“心即是理”、“心外无理”,就是为了强调“心”是道德本体,以从人的心中寻求道德世界的本原。同时,这也是为了确立“心”是宇宙本体,将“心”规定为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说:“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如上所述,王守仁“心即是理”的观点,充分高扬了人心的主体性地位,同时确立了人心的本体性存在。这样就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方面,突出了道德主体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能动作用与崇高地位,另一方面,实现了在道德主体的内在本心中寻求道德本原的目的。

二、“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论

“知行合一”说作为王守仁的“立言宗旨”,在其学说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他的“知行合一”说就是为了纠正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作两件”的弊端,尤其是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论”,从而肯定知、行是一个不能割裂的同一过程,以使人们能在道德行为中克服那“不善的念”。王守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其“知行合一”的学说。首先,从“知”与“行”的本来意义上看。王守仁认为,知与行是不能割裂和分离的。任何“知”都是包括“行”在内的,如果有人将其割裂、分离开来的话,那是因为他“被私意隔断”,并且不能理解知行的本来含义。如果有人自称已知而又不能行的话,王守仁认为其“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为了说明知行的本义是相互不分的,王守仁提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其次,从“知”与“行”作为一个动态的完整过程来看。王守仁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始知之成。”王守仁认为,无论是从生活实践的行为过程来看,还是从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来看,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都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知”是“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行”亦是“知”的实践及完成,“知”与“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三,从“知”与“行”的“合一并进”来看。王守仁对朱熹“知先行后”的知行观进行了继承和改造,他以“知行并进”来证明“知行合一”、“知行本不可离”。在他看来,由于“知”与“行”在本质上是“不可离”、“合一”的,故而获得“知行并进之功”是理所当然的,“知”与“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功夫,知的拓展,也就是行的深入。王守仁从以上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倡导的“知行合一”理论,从而证明道德教育过程,完全是一个“知”与“行”不可分离、完整统一的过程。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论,是对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发展的一大贡献,在中国德育思想史上意义深远。

三、“致良知”的德育方法

王守仁的“致良知”是其“心即理”、“知行合一”的概括和发展,他非常重视“致良知”的德育方法,他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既是其道德认识的途径,也是其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主要是要纠正宋儒“即物穷理”的客观外求方法,以强调其从“吾心之良知”上下功夫的主观内求方法。这样,他就把“心即是理”的道德本原论与从心内下功夫的教育和修身方法结合起来了。王守仁的“致良知”主要包括两个环节。第一步,就是良知本体的内在扩充。王守仁认为,道德教育首先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我内心深处的良知、天理是圆满自足的,并将其扩充到极致。第二步,就是将自我发现、扩充的良知贯彻到自己的行为实践中去。为此,王守仁提出了一系列“致良知”的德育方法。

1.省察克治的方法。王守仁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传统的“内省”、“克己”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良知是一切人所固有的,良知的特点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任何人要实现“致良知”的目标。王守仁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其思想中所包含的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事上磨炼的方法。王守仁晚年时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端,容易使人变成“沉守空寂”的“痴呆汉”,因此他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这样就能将“本心”、“良知”贯彻到行为实践中去,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化。他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才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他所说的“在事上磨练”,即是结合具体事物,“体究践履,实地用功”。

3.“慎独”的方法。王阳明在道德教育上非常强调慎独,他极为反对在众人面前做善,在个人独处时去作恶的伪君子行为。他曾说:“唯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慎独”。王守仁在自身的经历中,对“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颇有体验,当他处于人生低潮时,始终不违背封建的伦理道德,竭尽全力效忠于明王朝。在王守仁看来,只要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境界,人们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和环境里,自觉约束自己,遵守道德规范。

总之,王守仁在“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基础上,提出了其“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论,并阐述了相应“致良知”的德育方法。虽然王守仁道德教育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其德育思想也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但他对于道德教育的某些主张,反映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华建新.王阳明心学美学对中晚明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

[2]石昌渝.王阳明心学与通俗小说的崛起[J].文学遗产,2007.

[3]李友学.从在黔散文成就看王阳明在明文学史的地位[J].贵州文史丛刊.2006,(04).

[4]何静.论王阳明心学对道教的融合[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1).

作者简介:李晓蕾(1974—),女,湖北宜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德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王阳明“人皆可以为尧舜”思想辩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