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传承”教学模式,培养的大学生是模仿者、理论性专门人才。《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以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得以有效结合,培养的学生属于创造者、应用型专门人才。
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我国高职发展的历史比较短,高职课程模式还没有最终形成、成熟,尽管许多职教实践者深刻体会到“传承”教育模式的弊端,但真正要在实践中实施完全不同于“传承”教育模式的职业教育课程展开模式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传承”教育模式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促进尽快形成、成熟一整套具有高职高专学校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学校”的形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便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是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课程内容、课程计划时间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形式、教学考核体系、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具有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的一种应用化的具有特定程序,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操作的教学理论。
一、《现代企业管理》“传承”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目前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传承”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在“传承”教学模式下,理论课占较大比重,实践课占较小比重,且两者内容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往往是理论课教师给学生讲述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而实践课教师训练学生非常初级和简单的技能,这些技能并不是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具体运用。
2.课程计划时间表。课程计划时间表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课程中,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授课。课程的这种安排方式必然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彼此割裂。
3.空间的设计与使用。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纳入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分别教授,即理论知识在教室讲授,实践知识在实习车间或实训基地训练。这种安排方式必然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彼此割裂。模拟、实训过程通常只是局部与间断性的且操作(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难。
4.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式:“传承”教育方式;教师角色:老师。学生的角色:学生。理论课以课堂讲授和书本知识学习为主,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授法。教学手段:教室+黑板+粉笔;而实践课主要采用演示法,以师傅演示和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5.作业与考试。理论知识主要采用纸笔方式进行考试。作业形式:局部理论题(用钢笔+纸张:练习本表达即可)。作业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教学考核体系:单一性(笔试:一张试卷)。试题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实践知识主要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进行考试。
6.教学考核体系:单一性(笔试)。
7.学生评价体系:片面性(记住+背得+能写=高分=优秀)。
8.教育功能:传承性、复制性、统一性。教育成效:模仿者、理论性专门人才。
二、《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
针对“传承”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企业管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职业教学模式,能够科学、合理、自然、巧妙、全面地解决“传承”教育模式的存在问题。
1.课程内容。在《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下,理论课与实践课占同样重的比重,且两者内容存在密切联系。《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以“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为学习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内容存在密切联系。教师给学生讲述完理论课中的各种基本理论与方法后,就训练学生与理论课相对应的技能,这些技能就是对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
2.课程计划时间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安排在同一门课程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同一个的教师授课。课程的这种安排方式必然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知识的训练紧密结合。
3.空间的设计与使用。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纳入同一的课程,这些知识大多安排在同一地点教授与训练即可(如教室)。少数安排在生产现场实习实践知识即可。模拟、实训过程具有:全面性、联系性、操作(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易。
4.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式:讲授训练法。教师的角色:教练。学生的角色:运动员。教学手段:教室+黑板+多媒体。教学方法:采用“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的模拟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模拟职业经理人为主线,建立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进行模拟训练。同时,结合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管理对策演习、团队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5.作业与考试。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这两部分知识的考试被整合在一起。作业与考试形式:贯穿课程始终的课程论文或课题(即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其作业与考试答案:强调个性、差异、创新,只要有深度、广度、力度及艺术再现力就行,没有统一模式、没有统一答案。答案来源:学生需要将所学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结合到自己所做“企业”的实际并通过转化才能作出。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翻阅参考资料,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研究,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意识的观点,做出不同的“企业”。
6.教学考核体系:具有多样性,即采用笔试、口试、实作测试。笔试(撰写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考核学生能写会算的能力。口试(演示演说虚拟“企业”):考核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实作测试(做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考核学生能干会用的能力。
7.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性(创造性思维+综合性能力+艺术再现力=高分=优秀)。
8.教育功能:传承性、差异性、创造性。教育成效:创造者、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教学方案
第一阶段:学生在进入学科前的阶段。第一,撰写《假如我是经理》;第二,模拟举办一场“职业经理人招聘会”——招聘经理。第三,同学们以双重身份参加模拟“职业经理人招聘会”。在上台时,是“应聘者”,演说:假如我是经理(体会应聘者的心理:即要想应聘到心仪的工作,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在台下时,是招聘者,需要在招聘会现场招聘经理人(体会招聘者的心理)。第四,“招聘会”结束时,请“招聘者”介绍在众多“应聘者”中,招到了谁?为什么?第五,老师点评。
教学目的:是通过让同学们模拟成企业经理人,站在企业经理人这个平台来思考:假如我是经理,我将如何构建企业?假如我是经理,我将如何设计企业管理的体系?假如自己创业,需要把握的是什么?这样的模拟,有利于同学们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理解与把握现代企业管理即将要展开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阶段。学生在开始理论学习时,需要让自己自始至终有身臨其境的感觉,这样就需要设置一个“职业场所”、一个空间来做支持。这就需要搭建“虚拟企业”这个平台,让“模拟的企业经理人”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创办企业。这样,当课程讲完时,也就是同学们熟悉做企业的整个流程与构架时,当然也是同学们成长、成熟及企业成长、成熟、成型时,而同学们成长、成熟及企业成长、成熟、成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制作出一份成熟的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
教学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把握什么是管理?谁来管?在哪里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
第三阶段:学期末的考试考核阶段。同学们经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效果如何?如何考核?采用什么方式考核?
考核方式:请同学们以创业团队为单位制作的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以创业团队为单位演示演说自己创办的“未来的企业”。通过做“企业”,最终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教学考核体系: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进行测试。笔试:撰写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口试:演示演说虚拟“企业”。实作測试:做模拟“职业经理人”——虚拟“企业”。评分办法:期末考试成绩均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20%;演示、演说:20%;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60%。
考核目的:通过笔试、口试、实作测试,考核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考核学生的理论思维、口头表达及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与应变等方面的能力。
四、《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特色与效果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传承”教育模式下,教学方式:讲授法。教学手段:黑板+粉笔。作业形式:局部理论题(用钢笔+纸张表达即可)。教学考核体系:单一性(笔试)。试题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学生评价体系:片面性(记住+背得+能写=高分=优秀)。教育功能:传承性、复制性、统一性。课程及课程内容设置:随意性。案例、模拟、实训过程:局部性、间断性、操作难(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教师角色:老师。学生的角色:学生。教育成效:模仿者、理论性专门人才。
职业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讲授训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业形式:贯穿课程始终的课程课题(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教学考核体系:多样性(笔试、口试、实作测试)。试题答案:没有统一模式、没有统一答案。答案来源:学生需要将所学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结合自己所做“企业”的实际通过转化才能作出。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性(创造性思维+综合性能力+艺术再现力=高分=优秀)。教育功能:传承性、差异性、创造性。课程及课程内容设置:配套性。案例、模拟、实训过程:全面性、联系性、操作易(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教师的角色:教练。学生的角色:运动员。教育成效:创造者、应用性专门人才。
2.实现教学主体的转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
教师的真正角色:教练。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并能激励学生的士气,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认清自我,制止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学生成长的动力。要让“有能力、有意愿”的人,死心塌地跟着教师打拼,并且激励“有能力、没意愿”的学生,提升“有意愿、没能力”的学生。“建立一个成功的教与学的团队,推动团队成员共同进步”是团队教练的核心职能。在学生提升能力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动他们,让他们跑起来,只有他们跑起来,学生的成长速度才能提高。
如果说,教师的角色是教练,那么,学生就应该是运动员。无论在哪一场比赛中要想获胜,那绝不仅仅是靠教练说出来的,而是要靠运动员做出来的。教练是否出色,要看运动员做了什么?怎么做?做的水平怎样?做的效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效?《现代企业管理》运用职业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应趋向于学生的主体化,注重个性发展,即实现教学的主体转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生们制作的创业计划书及创业PPT,多次在学院和省级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以《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开设的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引导学生做课程论文或课题研究,创造性地学好专业知识
《现代企业管理》采用的职业教学模式,其考核方式是课程论文或课程课题(创业计划书和创业PPT)。需要大学生们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翻阅参考资料,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研究,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意识的观点,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和考试作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了大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同学们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自学,具有想像能力;增强了大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计算能力、管理能力;锻炼了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了大学生自主研发能力,如独立观察、独立阅读、独立实验、独立实习的能力,等等,促使大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
4.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学生在做“企业”的时候,因为没有直接经验,如何做“企业”呢?在虚拟企业制作活动的带动下,课余时间大学生们不仅要常到计算机室搞制作、到图书馆、阅览室、书店查阅并购买图书、资料,还须留心观察、调查、进行社会实践。
5.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激情和兴趣
《现代企业管理》采用的职业教学模式,从目前学生制作的“企业”来看,企业有独资、合伙、公司等类型,主营业务有餐饮、服装、旅游、房产、服装、装饰、广告设计等方面,这些“企业”不仅做得好,还设计得美。
大学生毕业后,即刻面临就业或创业的问题,这些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把握,有助于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建造的事业,这就是学习的动力所在,主动性、积极性所在。学《现代企业管理》,不仅学到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了企业管理的基本运作过程,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增强了抵御困难与挫折的能力……无论成功与失败,大学生们都体验了做“老总”不易,做“企业”更难;体验了心力、毅力、能力的抗争,把这次做“企业”的经历,看成是对自己的综合能力的检验,是进入社会的起点、基石。《现代企业管理》职业教学模式,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激情和兴趣,为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感受创业的历程,提前做好了思想、心理、学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葛楚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