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魔豆
孩子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听到各种暴力事件的新闻,家长该怎么办呢?
昆明火车站恐怖事件发生后,我跟妈妈说起这件事,为了避免让孩子听到,我特意用家乡话说的,没想到豆豆听了个明明白白,丢下手里的玩具,过来要问个究竟。
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就算我完全闭口不提,关上电视网络,也无法阻挡孩子对外界的视听。我给予他的保护伞,也绝对不是将社会的黑暗、恐怖、灾难等隔离在他的世界之外。
玉树地震那一年,豆豆在美国上幼儿园,当时见到的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很关切地慰问我们远在中国的亲人,让我特别感动。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幼儿园的园长,还专门教我如何与孩子谈及灾难。
当时豆豆刚刚3岁,我也是抱着“他不问我我就不说”的心理,没打算和他专门谈及这事。但园长告诉我,别看孩子小,他们会从各方面得到信息并受到影响,最好的情况是,这些信息来源于父母或其他看护人,而不仅仅是来自其他孩子或媒体。
我找了一些与地震相关地理知识的视频和图片,主要是地震为何会发生,地球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会造成什么影响等内容,跟他说起那次事件:在中国一个叫玉树的地方,发生了地震,有些人因为来不及逃出来,而受了伤,失去了生命。谈话的内容和图片视频都没有关于死伤细节等恐怖画面的描述,只是简单地跟他介绍了基本信息,然后跟他一起讨论了幼儿园每月一次的地震演习,为什么每个小朋友都会备一个地震包,当地震发生了,我们该怎样做。
后来,因为这件事,豆豆对地理的爱好持续了很久,2013年雅安地震的时候,他事先看到了地震相关的报道,包括一些比较恐怖的画面。晚上,他睡不着,脑子里一直在想:如果我掉进去了怎么办?我被困住了怎么办?
我努力地回忆园长跟我说过的一些话,努力去安慰孩子。
豆豆,你对这次地震的情况,知道了多少呀?(第一步:先了解孩子已经知道的情况)
我看到很多人死了,数字每天都在增加。有人被埋在底下,挖出来的时候,已经死了。
你看到的时候,在想什么?(第二步:了解孩子有什么疑问或困惑)
我觉得很可怕,我担心我也掉下去,也出不来,我担心我们这里也发生地震。
如果真发生了,你会怎么做呢?(第三步:启发式提问寻求孩子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我觉得要在家里准备一个地震包放在门口,地震真发生了,如果能逃出去,就抓着地震包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逃不出去,就躲在厕所里。
你说得很对,如果我们有所准备,就可以把伤害降到最低。你还记得妈妈常跟你说的“不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心”这句话吗?(第四步:父母根据孩子的情况来提出解决办法)
记得,每次我说如果车不会来、姐姐要是不同意、周末要是下雨怎么办……你就会跟我说这句话。
是的,因为我觉得,我们可以为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准备,但是不要去为它担心、害怕。因为担心起不到作用,还会影响你当前的生活。地震也是如此,它发生的几率并不高。就像太奶奶,她生活了90多年,也没碰到过地震。
所以我不要去想太多对吗?
是的,而且爸爸妈妈会和你在一起,我们可以相互支持、照顾和保护,做勇敢的一家人。
豆豆听完,我看他脸上的表情放松下来。那天晚上,他就睡得踏实多了。
而昆明恐怖事件,跟自然灾难相比,不仅仅是伤痛与害怕,还有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信任。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常跟他说:在外面,你不要乱跑,会有坏人。然后我们又告诉他们:不是每个人都是坏人,好人要比坏人多得多。我们要满心欢喜面对这个世界,又要防范一些不好的人和事,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就像一粒种子,即使会遇到害虫,不好天气,但是,它还是会发芽、长大,因为它拥有更多的是阳光、雨露和土壤。
我跟他简单说了这次恐怖事件的基本信息:有群坏人,因为有些要求没达到,就报复到其他无辜的人身上,拿刀在火车站砍人。但这种事情是偶然发生,你看我们坐了那么多次火车也没碰上。
我说完后,等着他反应。过了一会,豆豆说:妈妈,我想起一件事。小时候,你带我去打预防针,我不敢。你跟我说,有一点疼,但是可以忍受的。我想着你这句话,尽管很害怕,但我还是很勇敢地让医生打针了。后来,发现真不是很疼。
我很期待地看着他,心里却很疑惑:他要跟我说什么?
他接着说:妈妈,坏人坏事就像打针一样,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疼,但是,是可以忍受的,对吗?
我没想到,从6岁孩子的嘴里,说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尽管不够完整,但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也明白了我的意思。
然后,我跟他说起,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我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人的生命远远比财产重要!危难之际,一定要丢下所有身外物,拼命逃。如果跑不掉,就找个地方躲起来,不做声。如果实在藏不住,那一定要奋起反抗,为自己争取时间,记得,有人正在赶来救你的路上。
小知识:
当灾难事件发生,可以跟多大的孩子谈起?如何谈?
什么年龄都可以,但要先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了多少。对比较小的孩子(三四岁)要通过父母或监护人首先传达这些信息。大一点的孩子,最好有父母的引导,跟孩子一起观看新闻,但父母最好是在看过的情况下,再带孩子一起看,以免孩子看到无法接受的内容。
谈论的内容怎么把握?
一般来说,介绍事件的基本信息即可,或相关知识延伸,淡化对细节和悲惨场面的描述,以免引起心理上的不适。
怎样判断孩子受到影响?
观察孩子的睡眠、情绪、行为和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异常,不管是否与事件有关,一定要尽快与孩子沟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