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14-07-19 19:18贾新兵
考试周刊 2014年4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政治课习惯

贾新兵

高中政治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其中,自主学习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要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张多方面、多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生活、社会实际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这一教育思想观念已被普遍接受。但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几个误区:一是知识本位。只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学生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结果使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二是眼中无学生。尽管强调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但多数情况是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权威下受到压抑,潜能得到不有效挖掘。

现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被动性学习,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应答状态,以静听、静思的学习方式接受和记忆大量知识,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动手做的机会。二是适应性学习,在教学中学生处于自觉适应状态。学生的思维过程受教师影响,是教师思维的再现和印证。教师往往被自己设计的教案和思路限制,不能放手,师生缺乏互动。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营造出“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政治课存在一种思维定势,感觉政治就是高高在上的说教,政治课教学就是教师照本宣科,讲一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大道理,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结果造成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缺乏兴趣,被动应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单调呆板。教师貌似下了很大工夫为学生上课,但是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学生成了装填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导致学生把政治课学习看成精神负担,削弱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变灌输式为主动探究式,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变教师为主体的“要我学”为学生为主体的“我要学”。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和蔼可亲,要以自己的丰富情感陶冶、感染学生。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有创意时,教师要鼓励,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要投以和蔼、信任的目光。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加以赞许,并分析、指出问题所在。教师应尽可能将目光投向他们,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一种被重视、被关注的感觉,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四、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产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始终对政治课学习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是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维是单向灌输,即分析教材过多,直接把概括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采用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只能对教材内容生吞活剥,失去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的时间和空间。对此教师应当紧紧抓住思想政治教材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拐杖”和“阶梯”,要指导和协助学生学会提取教材内容中的有效信息,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及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使其成功地自主学习;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其主动、活跃地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国内外焦点热点时政问题和经济现象,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

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情趣。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师生间要通过交往互动建立起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受到激励、鼓舞,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2.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预习的习惯。学生进行预习,分为三种层次:第一种是课前看一看(或翻一翻)课本;第二种是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料做练习,第三种是查找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前两个层次,少数学生能达到第三个层次。

(2)复习的习惯。学生进行复习,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种是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第三种是安排时间复习,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多数学生应达到第一种要求,随着学习深入,应对学生提出第二、三种要求。

(3)思考、提问、质疑的习惯。对书本的结论和教师的观点,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学生有疑问是思想活跃、学习有成效的表现。不会提问的学生是不会学习的学生。教师要重视学生思考、提问习惯的养成。

(4)课堂记笔记的习惯。这是政治课堂上对学生的一贯要求,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课堂,集中注意力,构建知识结构,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如何记好笔记、利用好笔记。

总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亲自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发展自我。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政治课习惯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好习惯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