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自主学习空间,建实效互助课堂

2014-07-19 17:02李雅兰
考试周刊 2014年4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李雅兰

摘 要: 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只有处于宽松、民主、自由和积极的环境中,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才能被有效激发,才能主动学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实施要点两个方面对“自主互助”课堂的建构进行论述,以期打造实效互助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互助 实效课堂

创自主学习空间,建实效互助课堂的核心就是深入贯彻“自主互助学习型”理念,所谓自主与互助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小组互帮互学为辅,使课堂变成师教生、生帮生的学习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做到教无定法

教师既要具备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又要发扬传统教育中某些优秀的思想和方法。首先要承认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要认识到一切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都需要创新其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自己对教学规律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和创造新的教学思维方式。我们应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全过程,使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另外,教师要营造激励探索与理解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师的预设展开。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处理课堂新信息,根据学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维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表达与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必然,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只有高质量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只有重视生成,预设才会有新的活力。

3.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

数学教学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变化与发展,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获取的全过程,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新的体验与感悟,丰富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形成“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这是新课程标准中从“双基”到“四基”所增加的一项——注重学生的活动经验。所以,新知识的学习,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获得结果的过程。

4.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讨论合作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在小组讨论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小学数学教学“自主互助学习型”实施要点

1.联系生活创设教学内容

密切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是教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学应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演算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因此,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发现并探究数学,善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在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创设如下情境:“小伟要过生日了,妈妈在他生日当天订购了一块生日大蛋糕;小伟放学回家一见到大蛋糕,兴奋极了,着急地马上就想吹蜡烛、吃蛋糕。妈妈说:等你爸爸下班后你再吹蜡烛、切蛋糕吃吧!小伟说:好吧!那怎么分呢?妈妈说:我们一家三口,把它切成三份,每人三分之一,行吗?小伟撅着嘴说:太少了,我想再多点儿。妈妈想了想,说:那就把它切成六份,给你六分之二,总行了吧?小伟听了,开心地拍手笑了起来。这时爸爸刚好进门,顺口说了句:小伟真是可爱的小傻瓜!同学们,你们说,小伟为什么是个小傻瓜?”这样的情境创设,使新课题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这一节优质高效的新课做了有益的铺垫,也为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提供了原动力。

2.创设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思考怎样设计问题,设计怎样的问题,在什么地方设计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教学过程应是探究化过程

科学有效的数学教学过程不应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的活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或互助合作地发现数学问题,并通过实验操作、表达和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最终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此外,探究性学习方法对学习的关注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结论,还在于过程本身。在数学教学中应避免定理或概念等过早地符号化,而应充分展示知识本身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非定义”过程,获取探究新知识的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个性发展成为可能。

4.数学教学评价应多元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以往那种单一的“甄别”和“选拔”的评价方式,努力构建师生间、生生间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具体来讲,就是首先允许学生评价教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其次,师生、生生之间激励性的语言应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余辅导活动的始终,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教师的关爱。

总之,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