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礼 曾燕芬 李云莲
【摘要】本文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创设数学思维情况等几个途径论述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发展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40-01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动力,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那么,如何强化数学的创新思维训练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以数学自身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数学中,注重使学生能时时看到数学具有种种魅力,给学生一种数学美的感受,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力量,这样就能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也就是“以美启真”。
2.以数学发展的历史或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合数学发展的历史及历史上许多数学家的故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像数学理论产生所历经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等,都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良好素材,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导图、引例、阅读材料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以数学的广泛應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是提高数学兴趣的主要方法。尤其是那些与学生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4.改进数学方法,培养数学兴趣
富于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用启发开发式教学,将抽象的概念用生动、风趣的实例进行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喜欢上数学课。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受到启迪,培养了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数学思维情景,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1.质疑是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任何科学的发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启创新思维之门,使学生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巧于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观察力
首先,在出示问题情境的同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3.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
思维本身具有双向性,由此及彼与由彼及此就是思维的两个相反方向。如果把其中一个方向叫做顺向思维,那么另一个方向就是逆向思维。由于教学的原因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往往形成学生单向思维的状态,并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逆向思维突破了习惯思维的框架,克服了思维定势的束缚,所以带有创造性,常常使人茅塞顿开,甚至绝处逢生。
4.手脑并用
营造一个开放性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让学生们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了解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
5.变式训练
为了让学生准确地运用知识,建立独立的知识结构,培养积极的求异性和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师必须精选例题和习题,循序渐进地开展变式训练,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综合题分析等,发现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养成用观察、联想、类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思维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创新思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对每个学生有均等的训练机会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一种气氛,使每个学生被作为一个探索的主人来看待,使他受到敬重,懂得自尊,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的尝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获得自己去创造的勇气和决心。
2.防止对学生创新思维萌芽的抑制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一种集体活动。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活动都带有因人而异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越出或产生教师未能预料的、甚至是出于教师想不到的想法和解法,这正是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思维的表现和结果,应该肯定或鼓励,不能强行将学生思维过程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去束缚学生的创造思维,更不能采取批评的手段,用严厉的措辞训斥学生,以免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禁锢学生的智力,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维。
3.注意发散思维训练和集中思维训练的结合
发散思维主要是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能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可以很快想到各种可能的情况,但如果没有集中思维的训练,也就是没有给予分析的能力,没有及时从各种情况和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的训练,这时,往往表现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难以提出创新和独特的见解,这样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
当然,关于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很多,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宪芳,郭汉等编著.数学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樊恺,王兴等著.中学数学教学导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