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辉
【摘要】 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目的在于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前提;主要开发途径是对教材内容的适度增删、对教材内容的活化加工、对教材内容表达方式的灵活处理、对教材内容整合加工。
【关键词】高中 化学教材 二次开发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3-03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表现在使用教材时,要求教师从中选出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材料,然后加以讨论、修改和加工,即对教材要进行二次开发。我们知道,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从而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但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加工行为可能属于直觉和经验,并未上升到理性和自觉的认识。笔者试图通过实践,把对教材的"二次开发"作为一种自觉的理性行为。本文以高中化学苏教版教材的开发为例。
一、高中化学教材"二次开发"的出发点
1、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并不是机械的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自己对教材的精致解读,更要有目的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适用于引导、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2、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新课程将课程目标设置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显然,要将三者有机融合,需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虽然,苏教版新教材已设置: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调查研究、观察与思考、整理与归纳、资料卡等栏目与版块,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发现某些地方还存在一定的缺憾:
(1)某些地方"活动与探究"的探究"味"不浓,探究价值不大;
(2)现有教材的编写顺序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存在距离,某些知识的出现未顾及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如:要让学生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学生首先要有电解原理的知识,而事实上学生恰恰还没有电解知识贮备。原因是教材在化学1中只要求知道工业生产对原料、设备等的要求,学会检验产物即可,关于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原理,产物的来源在化学1中并不作要求。这样,化学1中教学"氯气的工业生产原理"时,就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为了讲清电解产物而增加"电解原理"知识,就要编学案,结果大大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所需课时,影响教学进程;另一种则是根据《化学学科指导意见》,严格按照教材进行教学,结果又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导致学生将该知识的学习简化为机械记忆。
3、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
所谓学生的学习起点,就是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学生"现有的水平"到"一个更高的目标"之间的区域,被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称为"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化学学习"最近发展区"的研究,将会明了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阶梯和困难,在使用教材时,可以从中选出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材料,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的理解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活动及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化学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探索
1、对教材内容的适度增删
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删去或从略;如果教材中有些素材不充分,或不能体现时代气息,或不利于学生形成概念,则应补充相关材料。补充可以是材料的延伸、扩展,还可以是教学环节的增加。补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又在思维、视野、观念得到启迪和发展,从而拓宽学生化学学习的渠道。
(1)融入化学史
在化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贯穿一些化学史的教学,不仅可以使静态的知识结论复原动态生成过程,还可以揭示知识演变过程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甚至还能展示化学家的人文精神风貌。
【例1】在关于苯的结构教学中,引入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关于苯的结构假说。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对苯的结构很感兴趣,对其进行过漫长的苦心研究。某天,他在冥思苦想苯的结构后,疲惫地坐在靠着壁炉的椅子上睡着了。在睡梦中,他梦见组成苯的6个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长链,象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有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地猛醒过来。于是凯库勒首次提出苯的结构假说,指出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含有封闭的碳原子环……
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还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科学家在确定苯的结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科学家善于独立思考的严谨科学态度。
(2)增设相关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一些静态的知识结论,若能改设成实验,由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讨论总结来完成知识的获得过程,可以明显提升学习效果。
如化学1氮的氧化物产生及转化中,书本上只是在信息提示栏目中介绍NO、NO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只是照本宣科的讲授,学生则被动机械记忆这些内容。教学中可以增设以下实验:
【例2】在针筒中放入1小粒铜片,再吸入2-3mL浓硝酸,用橡皮塞堵住针筒下口,观察产生气体的颜色,在收集50mLNO2气体后,从下口将多余的硝酸溶液挤出,以停止实验;用橡皮筋固定针筒活塞,将下口插入水中,观察针筒内现象;当针筒内气体变成无色时,再从下口吸入少量空气,观察气体颜色变化。
该实验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NO、NO2气体颜色差异,通过喷泉现象,让学生体会到NO2易溶于水的特性,同时通过反复的吸入空气、振荡溶液,使学生更深入了解NO、NO2的相互转化。
2、对教材内容的活化加工
本文所指的教材内容的活化就是将教材内容进行趣味化处理,形成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共同投入、互相交流,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
(1)内容情境化:
化学教材中许多知识、原理、技能都从生产生活中抽象、提炼而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经常主动挖掘一些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实例,将化学知识、原理还原到生产生活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教学情境设计:
在教学初始,先播放东方卫视关于暖宝宝的新闻,着重介绍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可以利用暖宝宝的取暖原理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然后介绍医疗上常用的速冷冰袋,其内部化学成份为硝酸铵与碳酸钠晶体,该冰袋适用于学生运动损伤时冷敷处理。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同时,引发学生产生为何化学反应有的吸热、有的放热的疑问,从而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好奇心。
(2)实验趣味化:
在苏教版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与生产生活联系不强,内容乏味,步骤固定,只是为了验证而做实验,学生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步骤。如果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实验主动进行趣味化的改进、加工,不仅体现教师的智慧,更能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
【例4】将化学2中实验NH4Cl和Ba(OH)2反应,改成自制模拟速冷冰袋。
每2位同学准备一只塑料保鲜袋,分别称取20g研磨好的Ba(OH)2晶体,再加入10g氯化铵晶体,用橡皮筋扎紧袋口,然后用手揉搓保鲜袋,并感受保鲜袋温度的变化。
endprint
(3)内容诗歌化
国外化学教学正逐步应用化学谜语于化学课堂中,著名的"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杂志中刊登过多篇有关化学谜语与化学教学的文章,是我们教材二次处理时可借鉴的。如将化学物质的性质、反应的本质巧妙地隐藏在诗歌、成语中,让学生自然地在诗句欣赏中去领悟其中蕴涵的化学知识。形式虽然简单,但对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发现信息挖掘联系的能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5】下面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金属?反映该金属的哪些性质?
银光闪闪,闻风色变,虽是金属比水轻,在水面嘻戏,像鹭鸶鸟儿盘旋打转,
嘶嘶作响放氢气,片刻不见。蘸水灼烧,焰色黄灿灿,滴入酚酞,溶液红艳艳。
诗句从该金属的颜色、空气中的变化、密度比水小、与水反应的现象、水溶液焰色反应、水溶液遇酚酞的颜色等,描述了金属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种创造性的教材开发,使课堂多一份生动活泼、多一些陶冶情性的快乐。
3、对教材内容表达方式的灵活处理
教材往往有一个相对较长的使用周期,在内容和形式上又表现为稳定性、静态性。而教学情境是丰富多彩的,教材的二次开发,可以在内容呈现和组织形式上,化静态为动态。改变教材中相对单调、静止的以文字表达为主的内容表达方式,运用视、听、触摸等知觉感知化学。
(1)活动化处理
活动化处理教材,就是将教材有关内容通过活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使相关内容得到巩固、提高,加深和拓宽。
【例6】关于"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活动设计:
[提出问题] 你能帮忙解决吗?
1、工业生产中,造纸厂质检人员在检查纸张质量,需要检测单张纸张厚度;
2、科研工作中,农科人员在研究水稻良种培育,为比较产量高低,需要确定稻谷千粒重。
学生产生疑问:单张纸太薄、单粒稻谷太轻,中学普通仪器难以测量,怎么办?
[讨论交流] 提出猜想,若将纸张、稻谷聚集成一定数目集体,利用普通仪器可进行测量。
[学生模拟活动]利用直尺测量化学课本中单张纸的厚度。
学生通过活动,不仅验证了原先的猜想可行性,更加深了对微小物体计量方法的理解。也即,微小的物体计量不方便,但可以聚集成一定数目的集合体来进行计量。利用物质的量计量微观粒子,也正是采用了这种思想。同时在后续教学中,可再结合生活集合体的计量方法,如一打鸡蛋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表示微观粒子集合体的理解。
将教材中的理论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在活动中产生新命题,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培养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
(2)真实化处理
教学中适当筛选、借鉴、引用现成影像资料辅助课堂教学,将学生引入真实的生产或生活环境中,有意识地再现生产情景,寻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产的最佳结合点,可提升学生对具体生产流程的理解。
【例7】关于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油脂的皂化"教学内容,为了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肥皂的生产过程,我们引入影像视频,将肥皂的工业生产过程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了解:皂化反应条件→加食盐目的→肥皂与甘油的分离→肥皂成型。
通过视频学生对肥皂生产的流程及中间的操作原理都有了很深的了解,然后再让学生模拟工业生产,在实验室中进行制备肥皂的实验,学生操作就更加规范有序,步骤的目的性也明显增强。
4、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加工
高中化学知识繁杂、零散,在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相关、相近的内容,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彼此衔接、类比、迁移、归纳、融合,构建体系模型,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学生在学习盐类水解内容后,对某些盐类在水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印象特别深刻,反而经常会忽略或遗忘盐类在水溶液中的其他化学行为,此时教师若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或载体对盐类在水溶液中的各种化学行为进行整合,必将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提升。
【例8】杭州地区的一节公开课——"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
教学目标:1.了解酸式盐组成特点,会识别常见酸式盐;
2.能以方程式正确表示的酸式盐在水中电离行为以及水解行为;
3.类比NaHSO4、NaHSO3、NaHCO3三种盐的结构组成,掌握酸式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行为(包括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学会利用酸式盐的化学行为解释某些相关的化学问题。
5.体验实验探究乐趣,锻炼实验设计、归纳、表达能力。
教师站在原有教材知识体系之上,抽取了常见的酸式盐NaHSO4、NaHSO3、NaHCO3为载体,将中学阶段所学的盐类化学性质进行系统整合,使学生对盐类在水溶液中表现的化学行为,产生全面全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构建更加健全的盐类知识体系。
新课改"一纲多本",为我们教师教材二次开发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意味着教师不再是教材内容的机械传递者,不再是教材的"奴隶"。可以自觉地、理性地对教学进行思考,打破对教材的崇拜和依赖,课堂的灵动性得以焕发,教学的本意和内在快乐得以显现,教师便可从一个屈从于教材的"教书匠",转变为拥有专业自主性和生活活力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包慧珍.二度开发语文教材的探索与思考20091029.百度文库,教育专区
[2]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第5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