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敏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益加剧,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心理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寻找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刻不容缓。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目前中职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感,自我意识很模糊,心态消极;个人独立意识强,与集体、他人的协作观念差;对自己未来职业很担忧,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设计未来的职业。教师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当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卑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属于中考“失败”者,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据调查,中职生具有自卑心理的将近占了一半以上。目前,虽然教育一再进行改革,社会上用人制度也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仍然未能走出“应试”的束缚,用人制度也未能完全打破“唯文凭”的观念,特别是在边远的农村,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还是升入重点、名牌学校的人数,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仍很强烈,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可以说,绝大部分中职生均是不得已而选择职业学校。
2.盲目
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思想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冲动、固执、攻击、嫉妒、抑郁等不良心理特征。加之本身对学习毫无兴趣,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漫无目的,而且为了弥补心理空虚,他们逃课,流连网吧,谈恋爱,甚至用偷盗、抢劫等行为寻求“刺激”。
3.思想偏激
中职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品行不良的学生容易出现道德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他们认为的讲义气,爱面子,但是缺乏真正的正义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勤俭节约、遵守法纪是没本事的人才做的事。
4.空虚
有些中职生追求物质享受,吃、穿、住、行都讲究豪华气派,但他们内心却十分空虚,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志气。没有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作贡献的能力。青少年若受到过于严厉的管教,或成长中得不到承认,都会导致空虚心理的产生。
5.懒惰
中职生处于15岁至19岁之间,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特别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留守家庭”普遍存在,从小就在家中受到宠爱和娇惯,有的甚至在家连碗筷都不想洗,被子都不会叠,在学习上自然也不能吃苦,意志不坚定,缺乏耐挫力,作业交差了事,有的甚至请别人帮忙,总认为自己不应该干苦活,挑三拣四、拈轻怕重。
二、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2.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职业生与普高生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从小就是学校的“差生”。因而教师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与学生经常谈心、交朋友,真正做学生心灵的知己、生活的帮手,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从而消除其焦虑、郁闷、孤独等心理。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为人格独立的个体,教师可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做心理辅导。教师还可通过当面谈心、短信、网络等与学生交流,特别是QQ、Email等网络手段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这种方式对不愿意公开身份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的思想活动才能更好地被教师掌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更切合实际。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学校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的美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篮球协会、歌舞社团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学校应鼓励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可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为契机,开展思想教育专题活动,如爱校爱家活动、感恩教育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职生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以鼓励教育为主,适当运用批评教育,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会并掌握批评与鼓励教育的“度”,使之更好地为心理教育服务。
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已毕业学生创业经验交流会、用人单位的现场招聘活动、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组织学生到联办单位进行参观和实习等活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理念,加强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使其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
中职生的心理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渐进地进行。只要具有耐心、信心和毅力,一定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德)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陈红兵,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彭奇林.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