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福
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过程。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固然有知识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产生疑问。“疑”是学习活动的开始,是学生探求知识的驱动力,课堂教学就是促使学生不断产生疑问和解决疑难的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凝聚在一起,处于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设疑——引起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疑正是创造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设置疑点,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困惑”状态,引起学生求知的需求,从而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一道思考题:“小明今年18岁,他的哥哥到今年一共过了6个生日,小明的哥哥今年几岁?”学生不加思考地回答:“6岁。”教师反问:“哥哥的岁数怎么会比妹妹小呢?”眼前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了沖突,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个时候教师揭示课题:“哥哥为什么只过了6个生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之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样通过设疑,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激疑——启迪思维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人的思维只有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活跃起来。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引起学生积极思维。设疑是揭示矛盾、引发思维的兴趣,激疑则是分析矛盾、探究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的关键处提出启发性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将全体学生卷入矛盾的转化中,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得新知识。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师出示这样的道题: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300个大的,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一元卖2个,小的一元卖3个,结果可以买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价钱也没变,小张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许挑,平均每元钱可以买两个半个,每个4角钱。卖完西瓜后一算,只卖了24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卖10元呢?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讨论分析,不难发现:两个西瓜价钱的平均数和每元钱卖的西瓜并不是一回事。这样,通过矛盾的激发,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理解了知识的本质意义。
三、释疑——突破难点
释疑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理解的疑难处举一反三,适时点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从思路受阻到恍然大悟,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认知达到缓和与平衡,并产生获取知识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对于算式______+______,学生都知道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教师突然发问:“为什么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学生目瞪口呆,无法回答,教师见火候已到,便运用直观的方法,将表示圆的 和
的两个阴影拼在一起,并提问:“这个阴影部分是圆的几分之几呢?”使学生发现因为分数单位不同,相加的结果无法表示,并很自然地得出先通分再加减的结论。从而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顺利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
四、质疑——完善认知
著名科学家李正政博士说过:“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会怎么问。”俗话说:“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质疑论辩不仅能激发学习的动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而又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加深学生对问题的了解,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发现和提出富有思考性及涉及本质的问题。如,在学习“循环小数”的教学中,在讲授了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后,一个学生突然问:“两个数相除,除不尽时商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吗?”对于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看除得的余数,发现余数是0,刚好除尽;如果除不尽,在除若干次后,余数就会重复出现,这样说我们以后还会学习到,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今后学习埋下伏笔,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从“疑”处着眼,就能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不断产生疑问和解决疑难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优化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 广东省增城市荔城街第一小学)
?誗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