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的灵魂

2014-07-18 23:55:23王德勇
新课程·中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叔叔课文

王德勇

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就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有意加强教学中的读,并且有一些收获,下面就谈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阅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小声阅读、朗读、默读以及齐读等,对于不同的课型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对于自读课文,我经常指导学生搞好“四读”。(1)“外读”,篇外文字的阅读思考,诸如有关作者作品情况及其写作背景的介绍、关于文本的阅读要求乃至于课后一些练习,都是重要的暗示或指示性信息,必须认真揣摩之,这种阅读以小声读或默读效果为好。(2)“通读”,即要越过障碍一气不停地读完全文,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都要指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再现上,力求形成整体印象。(3)“熟读”,即要求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能概括情节或大意。古人云:“记不熟,则思不起。”可见熟读是深思的前提。(4)“捕读”,即利用有意注意捕捉那些关于全局的信息部位,如,题眼、文眼、中心词、重点段等,“速读”“跳读”适合于捕读。

二、教师的教和导,学生的学和练,在不同类型的课文中有不同的要求

教读课,顾名思义,通过教师教,学生读,完成教学任务,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材只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例子”,如果只以讲“透”一篇篇课文为目的,学生顶多只知道死抄死记,阅读能力根本无法提高,因此,对于教读课文我一般采用“品读法”,立足教会学生读,充分体会学生的主体地位。

“品读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品读”来把握作者意图,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揣摩文章的语言。此法适于长篇幅文章的教学,利于长文短教。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就用了“品读法”教学。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一个启发性思考问题:作者是如何巧妙构思,怎样安排情节的?学生根据已学的小说知识,在默读课文后回答问题:情节安排是“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见于勒)—结局(躲于勒)”,然后找出菲利普夫妇是如何“盼、赞、见、躲”的,并品读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如,对约瑟夫心理活动的刻画:“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需让学生着重品读,这样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掌握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情节安排和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纯粹的金钱关系。“品读法”既可以以读代讲,借助朗读来实现“长课短教”,又使学生对课文的分析不架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愿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未来是一片湛蓝的天空。

(作者单位 湖北省房县城关镇第四中学)

?誗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叔叔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长腿叔叔的三次长高
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