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生莲
摘 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写出有新意的作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关键词:创新写作;常规性思维;想象力
写作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运用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项启迪学生思维创新的活动。在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略述拙见。
一、拓宽知识视野,奠定创新写作的基础
广泛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厚积才能薄发,劳于积累,方能逸于写作。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平时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美文和关注的时事,并不定期地举办读书交流会,交流心得。此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观看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社会意义的电视节目,之后要求学生写出收视评论,表达对节目的看法、体会和收获。这样,培养学生养成随看、随听、随想、随记的习惯,以后写作时便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不再为“无米之炊”而苦恼了。
二、打破常规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创新教学成功的关键。运用求异思维求创新,从写作上讲,是选材立意、谋篇布局上的“标新立异”。如,大家都立意“多多益善”,你可以选择“多多未必益善”;众人都说“逆境造就人才”,你可以谈“顺境更利于人才的成长”。又如,大家总是对生活高度赞美,歌颂它的幸福,歌唱它的美好,而对现实的残酷却避之不谈。毋庸讳言,生活有太多的美好与幸福值得歌颂。然而,生活不是牧歌,再美的生活终究摆脱不了残酷的现实:行走在茫茫大海中的小船会被暴风骤雨淹没,生长在青青原野上的野花会被牛羊践踏。生活就是这样,一切不愿发生的事情终会在你身边降临。只有看到了现实的残酷,才能坚定努力奋进的步伐,才能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认识现实的残酷比歌颂生活的美好更具有深刻性。由此可见,发展逆向思维,敢于打破常规是生发与众不同的认识的关键环节。我们教学时,一定要多启发学生善于从求异角度去立意。
三、激发想象力,开拓创新思维的空间
有人说,联想和想象是创新的两个翅膀,从生活中发现有创新意义的素材,必须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才能创作出有新意的文章。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的梦境就代表了诗人美好的愿望,梦境越美好越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后魂化为鸳鸯鸟,夜夜相向而鸣,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实现的,而创作者却借助丰富的想象让它在文学作品中实现了,巧妙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的热切渴望。因此,联想和想象是文章推陈出新的有力保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写课文、续写课文、编写故事等途径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导自演课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方法很多。无论哪种方法,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相信在现行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创新作文教学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第三完全中学)
?誗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