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枫
摘要:创建于明代的二泉书院作为无锡惠山祠堂中书院类祠的典型代表,展现了江南源远流长的读书文化。论文分析了二泉书院的所在地无锡惠山历史上的读书传统,二泉书院的创建者邵宝的言行所体现的爱书明理、尚德致用的读书精神和教育理念,以及这一精神理念中所体现的江南读书文化特质。
关键词:建筑艺术;惠山祠堂;二泉书院;邵宝;江南;读书文化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一)无锡惠山的读书传统书院作为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其主要功能是藏书、读书、讲学、祭祀。古代书院讲究在山水形胜之地选址,以助于涵养气质,陶冶性情,启迪文思,拥有青山甘泉,钟灵毓秀的惠山自然成为了古人读书、建书院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士子在此读书著述讲学。从南朝司徒右长史湛挺,创立历山草堂开始,李绅、愚公谷园主邹迪光、寄畅园主秦耀、海瑞的老师顾可久、清初著名词人顾贞观等,都曾在惠山读书或讲学。古镇内的书院除二泉书院外,先后有南宋诗人、藏书家尤袤建的锡麓书堂和遂初书院、纪念理学家朱熹的紫阳书院、秦少游后裔秦旭等人创建的碧山吟社等。这些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二泉书院,它是邵宝于1516年创建的。邵宝人称“二泉先生”,学问渊博,是茶陵派重要诗人之一,官至礼部尚书。归隐后,邵宝建造二泉书院,并在此讲学11年,是无锡书院教育的先驱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后人影响很大,顾宪成、高攀龙尊称其为师,他也被后人认为是“上接龟山,下开顾高”,二泉书院也因此被称为是“东林先声”。《金匮县志》:“二泉书院在惠山寺右,明邵宝筑,又名尚德书院,祀李忠定纲。中有海天亭、超然堂;堂后为二泉精舍,亦名泉斋;斋之后为点易台,高数尺,中圆石一,像太极,二嶞石象两仪,四嶞石象四象,筑以八角象八卦。台成有泉出石壁,为滴露泉;左为两知亭,刻李东阳像于石;稍西有望阙岩。凡十五景,今并废,后人即书院为祀宝。”现在修复的二泉书院基本恢复了原貌。进门左右两侧门楣砖刻“洗砚·藏书”,点出了古代私家书院读书、藏书的功能特点。院中君子堂、超然堂及碑廊顶端两侧门楣,分别有砖刻“月堀·天根”、“吟松·咏竹”、“观象·吞爻”,表达了邵宝读易的哲学思考。君子堂门前悬挂一联“疏许立身一饭心常悬北厥,功存谙学半弓地已辟东林”,说明了他对东林讲学的开创之功。超然堂内的对联“令色氤氲犹春于绿,超心炼冶与古为新”,传达了邵宝尊古适今的治学态度。享堂门联“涧石不随龙化去,云还与鹤归来”系邵宝手迹,句出邵宝“题十贤祠”诗,寄托了他的人生愿望。二泉书院精巧之中显广大、流动之中见洒脱、清幽之中隐变化、简朴之中显生动的景色布局,是邵宝哲思的写照,也是他晚年传道授业、超脱名利的读书境界的精神物化。以二泉书院为代表的这些古人读书、藏书、教书的文化遗存充分展示了无锡传统历史上自然与文明相互交融的田园诗意。
(二)爱书明理的读书精神以邵宝为典型,在惠山这块峰峦翠碧、茂林修竹、清泉叠石的幽静佳地留下读书遗迹的先贤们无一例外都对承载文化、传递文明的书有着生命本能般的热爱,通过读书实现了对文化的累积、传播和发展,最终达到生命形而上的超越。他们的读书精神可以简括为爱书明理。遂初书院的建造者,万卷楼主尤袤对他的好友杨万里说过一段著名的爱书语录:“吾所抄书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当肉,寒读之当裘,孤寂而读之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番话充分表明了尤袤穷其晚年所有精力,发动全家,抄书、藏书、编书的驱动力,那就是对读书发自内心热爱甚至看作生命唯一的赤子情怀以及因读书而得到的生命的充实丰盈。现存最早著录版本的书目,尤袤的《遂初堂书目》,正是这种爱书精神下结出的丰硕成果。相比尤袤狂热的苦读,二泉书院邵宝的读书更显示出追求生命自由境界的通透超脱。和尤袤一样,邵宝在从政之余一生都埋头钻研学问,《明史》说他“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金匮县志》说他“文章典重,碑版遍天下”。邵宝表示“愿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又取理学家程颐所说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取名“日格子”,潜心研究学问。晚年辞官归故里后,他在惠山下桃花坞垒石造“点易台”研读《周易》。“点易台”四面碑上有铭文,铭文记述了邵宝终日读书的情景,介绍了点易台的命名原因,也表明了“窥古述作”的治学态度。当时邵宝以卦象来预测,得到了艮卦。艮卦是如何抑止自己言行的卦。也即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一切必须审慎抑止为是。君子自我控制内心,不越位,就能获得吉祥。邵宝也的确是这么做的。晚年的他谢绝了功名利禄,回乡侍奉老母,归隐惠山林泉之中读书育人。从这则铭文中我们感受到邵宝读书自由自在的状态,他在点易台上赏风景、观天象,感受地厚天宽,手捧一卷,坐以终日,将天地人生看得通透超脱。从邵宝吟咏他读书处点易台周边的景物的一些诗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这种心态。《山中偶成》云:“古寺名泉畔,钟鸣客到初,溪山春日昼,花柳老人舆,远眺招无鹤,闲居食有鱼,卧云呼不起,苔隐石床书。”《夕坐观泉,月上始还》一诗中吟道:“海天亭上坐焚香,静爱山中寒日长。石罅云穿含宿雨,波心树影弄残阳。九霄云散九峰剩,一夜泉生一寸强。却漫有台名点易,莫教游客问行藏。”《九月一日点易台新成登而观之又得一石如台漫赋》云:“台成点易试高秋,更爱真台在上头,石小似看千仞立,云多还许一方留,飘然野歩长随鹤,何处机心不见鸥,分付山僧种松树,曲肱闲送翠阴流。”他还说:“有象本通玄,义不在句读,道人坐高台,忘言对苍岫。”可见读书到了入道的境界。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出,在邵宝那里读书已远超出单纯知识的积累,而是对宇宙天地的体察和人生世态的洞悉,顺势而为,自然而然,用心灵去体悟天地人生这本大书。这可谓是爱书明理的最高境界了。
(三)尚德致用的读书理念邵宝被后人立祠祭祀不仅在于他是一个读书通透超脱的达人,更在于他还是一个闪耀道德光辉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圣人。不管在任期间还是晚年退隐,邵宝都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选拔工作。在江西为官期间邵宝曾主修庐山白鹿洞书院,新建一峰书院。晚年他在二泉书院讲学的情景是儒冠云集,群贤毕至,据他诗中所云是:“漪澜堂下水长流,暮暮朝朝客未休。”在教育观念上,邵宝提出“道德至上,功名次之”这一基本理念。在具体培养途径上,他认为“礼”对“德”有很好养成作用,提出“爱我以德,处我以礼”,最终达到“德以本之,发乎仁,裁乎义,而成之乎礼,一事而众美毕具焉”的效果。这一要求本身与传统儒家思想并无二至,邵宝的突出之处是他亲身实践了自己提出的“道德至上”这一人生准则。邵宝任职江西时,坚辞不受犯法之人行贿的千两黄金,得到“千金不受先生”之美名。任漕运总督时,他不畏权臣刘瑾的威逼利诱,以至于被弹劾罢官,做到了“内处奸阉,外遭藩逆,侃侃大节”。所以说邵宝是真正实践了“致知力行”这一理学信条的。后人对邵宝的评价是:“以身为教,先行而后文,咸称得师,远近向慕……质性淳懿,学问博洽,奖诲后进。应务之才,细巨皆适,一时儒硕,天下并称之。”其中“以身为教,先行而后文”赞扬的正是邵宝的这种身体力行的精神。如果说“道德至上”是邵宝对学生人格的基本要求,“经世致用”则是他认为的读书具体目的。邵宝与当时的复古派有所不同,对于“学古”与“通今”有着非常辩证的的态度。他说“古可用也,今亦可用也,夫是之谓通”,指出复古目的在于通今,主张变通创造,达到有用世教的目的。他认为“夫有道者,其文以经为师,时而出之,变而通之,存乎其人,关乎天下之运,而起衰振陋”,以圣人之道为基本出发点,结合现世的情况灵活应变,达到济世的目的,才是学习的真正旨归。邵宝不断强调学习是为了“有用”,即所谓“文出于学,有用之文也”。但是这个“用”又不是只为实现某个短期功利目的的“有用”。他说一个人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凡学之设其道有四,一曰习典章,二曰明经训,三曰惇风俗,四曰育人才,斯四者,实古之道,而今制亦弗能外焉。故典章存乎诰令,经训存乎诗书,风俗存乎仪式,人才存乎贡举。” 但现在的情况是“世之人徒见科目足以阶贵,遂谓夫学专为育人才,而于所谓典章之习,经训之明,风俗之惇,判然若无所与。”这样只为科举而学,是极为急功近利的,也失去了为学的根本。这样的“人才”是没有根基的,也是不能长远发展的,更不能为国家所用,“惟学有典章、经训、风俗之系,而不止于人才,人才之生必是之育,而后身心性情有所持,循检饬以为天下国家之用。”
邵宝说:“士无他成,物之徳,经世之猷,忧时之虑。三者备焉,然后随其所处,蕴为道徳,发为功名。”他本人正符合了这一标准。他不仅是一位有修养见地的学问家,也是一位拥有忧时情怀和实务才能的实干家。为官期间,邵宝所到之外,破除迷信,鼎革风俗,兴修水利,重事农桑,立“积散法”,推行“计口浇田法”,储粮救荒,为民谋福利。邵宝认为学者如果只为科举应试而读书,缺乏专门的行政知识和实用之才,在国家需要时难以提出有效的对策,是无用之人。二泉书院崇尚的爱书明理、尚德致用的读书精神不仅是对前代江南文人读书传统的继承,更埋下了日后江南文人走向经世致用,务实道路的文化种子。对读书、文化的信仰,造成了江南学风昌盛、文脉不绝的文化氛围;纯正文化的陶冶,养成了文人士子以德为先、坦荡超脱的人品气质;爱国为民的情怀,促动了理性务实的学术之才和踏实精明的工商业之才不断涌现。至今矗立在惠山脚下的二泉书院正是江南读书文化的典型代表。(责任编辑:帅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