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
摘要: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题雕塑《绽放》由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研究所创作完成,获得社会广泛好评。本文围绕《绽放》的创作动因与设计构思,结合古希腊神话故事,深入讨论如何以视觉再现方式表达音乐主题,又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表达人性关怀,凸显文化内涵。
关键词:设计艺术;景观设计;花卉;设计创意;幸福;音乐;潘神;《绽放》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曾言,“音乐若是爱情的营养,它就必将永恒地吟唱。”故此,以景观创意表达爱情主题,自然会让人首先想起音乐的迷人魅力。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址入口处,有一座大型的现代公共雕塑,名为《绽放》,是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团队依据“幸福像花儿一样”的展会主题,精心创作的标志性作品。《绽放》将花卉与音乐巧妙结合,以八组不锈钢构架在广场地面上依次排列,组成长约33米的水平序列。每组架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通过线条的弯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配合氟碳漆的表面着色,加强空间的纵深感。倘若观者站在雕塑序列的两端远望,便会惊奇地发现,原本看似杂乱无序的钢架结构,竟然神奇地组合为一朵娇艳欲滴的月季花,妩媚动人。月季属单子叶蔷薇科植物,被定为第八界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会花,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作品《绽放》设计灵感的本源物象。月季与玫瑰同属,在西方语境中统称“Rose”,花语意为“纯洁的爱”,凸显出“幸福”的主题。借助具体的事物,设计师却采用抽象的表现手法,以单纯的曲折线条勾勒花型,类似书法用笔中的“折钗股”,棱角分明,遒劲刚毅,在金属架构充满张力的冷峻中找寻柔软的情感温度。如果说艺术活动本该遵循所用材料的基本特质,那么,如何超越物理属性而实现审美情感的升华,则是设计创作的最高境界。《绽放》在钢材与花瓣间,取得的巧妙融合,给人以至柔至刚的审美体验,这全然得益于金属架构以线性方式模拟音乐和舞蹈的律动。每当观者置身于金属音符的变奏中,徜徉休憩在月季花瓣的簇拥下,或许耳边悠然响起的旋律,恰似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花之圆舞曲》般充满青春的活跃气息。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形象模仿的角度,单纯以盛开的月季理解《绽放》创意的初衷,则可能完全低估了设计者意图赋予作品的深刻人文内涵。《绽放》以八组支离的架构,通过拆分解构的方式塑造着设计者对于“幸福”的理解,造型虽具动感,却也充满扭曲、愤懑的张力,糅合着零落的忧伤。尼采曾在《悲剧的诞生》中,以日神现象与酒神现象作对比,分析人性的痛苦,讨论戏剧创作与音乐形式的关系。古往今来,大凡流传百世的经典艺术,都或多或少侵染着悲剧的色彩,这类作品着意渲染社会矛盾与人性纠葛,具备直指心灵的震撼力量。因此,《绽放》中表现出的支离与惆怅,应是设计师有意为之的效果,旨在通过艺术创作思考爱情与幸福的哲学命题。
设计师借用古希腊神话潘与绪任克斯的故事,以视觉形象讲述凄美动人的爱情。在这一充满古典韵味的情境中,八组金属架构不再是幻化月季花型的基本元素,而另有一番深意。传说,宙斯之子赫尔墨斯与山林水泽中的仙女德律尤佩共同生育了潘,可新生儿却是长着羊角、羊蹄的怪胎,德律尤佩惊慌失措,遂将其丢弃在荒山野岭间。赫尔墨斯不忍自己的儿子成为野兽的牺牲,便将他送至奥林匹斯山上,与众神玩耍嬉戏,快乐成长。所有的神都很喜欢这个模样怪异的小玩具,为其取名“潘”,却没有人真正爱他。或许是因为从小缺少母爱,心中埋藏着“俄狄普斯情结”,潘默默地爱上了几乎所有的女神。在一次与魔怪堤福俄斯的较量中,潘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奥林匹斯山上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仙女们纷纷献舞歌唱。其中最美丽者就是绪任克斯,柔软、苗条、妩媚,就像风中的草,令人心醉神迷。潘深情地追求着仙女,绪任克斯却一直东躲西藏,最后竟跳入河中化身一丛芦苇。潘绝望至极,大声呼喊,哀叹着自己的悲惨命运,心灰意冷时弯折几根芦苇,吹奏着忧伤的音乐。他用心爱姑娘的名字命名这件乐器——绪任克斯,亦称潘笛或排箫。
这是一则悲伤却充满温情的故事,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可谓家喻户晓,曾有多位艺术家创作过同名的绘画或雕塑作品,古典音乐亦常以此为母题。人们同情潘的遭遇,感叹爱情的永恒,直面内心的痛楚。作为城市现代景观雕塑,《绽放》无法以具象的手段展现故事情节,却始终紧扣音乐元素,传达爱情,使观者产生共鸣。八组金属打造的线性架构,既代表着弯折的芦苇,也仿佛排箫吹奏的乐章,更像是仙女躲闪逃跑时留下的灵动倩影。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论》中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美学思想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文化价值,展现人文内涵,洞察人性本质,是目前中国城市景观设计较为欠缺的方面。作品《绽放》获得的成功,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责任编辑:徐智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