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卿,郝文亭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取的认识和行为方式[1]。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面对各类心理危机事件时,他们往往无法很好地应对,甚至由于无法承受巨大压力做出自杀或杀人等极端事件。Andrews(1978)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应付方式,心理损害危险程度可以达到43.3%,为普通人群2倍以上[2]。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在不断地探索体育锻炼对个体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个体不良情绪,而且还可以影响到大学生应对方式[3]。本文以海南省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锻炼情况对当代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海南省5所本科院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琼州学院、三亚学院)900名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调研。调查发出问卷量表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2份,有效回收率为93.56%。其中男生430名,占总人数的51.1%;女生412名,占总人数的48.9%。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为自陈式个体应付行为量表,共由6个题目构成,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六个分量表。问卷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各题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6个应付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72、0.62、0.69、0.72、0.67、0.72[4]。
研究采用梁德清等人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此量表从参加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3个方面来考察运动量,调查个体前一个月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量。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每个方面各分为5个等级,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记1-5分,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记0-4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为0分。运动量评定标准:≤19分为波动量;20-42分为中等运动量;≥43分大运动量,PARS-3 的重测信度为 0.82[5]。
3.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并分析体育锻炼情况对当代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
表1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量情况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当代大学生总体运动量偏低。70.55%的学生运动量仅处在波动量水平;中等运动量占17.46%;大运动量学生仅占11.99%。目前“94、95后”开始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主体,他们有着明显网络时代所赋予的特点,大多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网络依赖症”,他们不喜欢运动,喜欢上网,喜欢“宅”在宿舍,因此被称为“宅一代”。
从表1还可以发现,大三、大四学生运动量明显比大一、大二学生少。大二学生运动量在四个年级中最大,可能因为大二学生已经完全熟悉和适应了大学生活,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选择大学生活方式。大四学生运动量最小,可能因为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他们把更多时间放在查找就业信息、面试、找工作上。另外,有83.74%的女大学生运动量处于波动量,而处于波动量的男大学生为57.91%。相对来说,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不喜欢运动,更喜欢“宅”在宿舍。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应对方式差异检验
从表2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遇到各类应激事件时都能积极主动地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对方式,接着是幻想、退避、合理化,最少使用自责这种消极应对方式。这与张建卫等[6]、黄希庭[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除了解决问题和求助这两个因子,不同年级大学生较多地采用幻想应对方式,说明无论是哪个年级,当他们在学校生活中遇到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竞争、情感、就业等方面压力时,除了主动去面对解决问题,或向身边人寻求帮助,他们会更多地借助幻想应对方式去释放心理压力,以求内心得到平衡。这与占玉珍[8]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四个年级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求助的应对方式上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使用LSD法,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大二与大三学生的差异(P=0.01〈0.05),大二与大四学生的差异(P=0.0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求助因子上,大一与大四学生的差异(P=0.00〈0.01),大二与大四学生的差异(P=0.00 〈 0.01),大三与大四学生的差异(P=0.00 〈0.01)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解决问题因子方面,大二与大三、大四学生相比,使用程度更高。在求助因子方面,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相比,大四学生使用程度最低。这一结论与刘玉新[9]等的研究结果类似。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日渐成熟,反而更加不理性。这可能由于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大四学生不得不直面就业问题,随着当今社会毕业生人数逐年升高,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反而使得学生更加消极地去面对遇到的困境。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应对方式差异检验
从表3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在面临校园生活各类应激事件时,应对方式使用程度排序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男、女大学生在解决问题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个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一致的[8]。但从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平均得分上看,女大学生得分要略高于男大学生。说明女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一定程度上比男生要高,这与杨俊茹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0]。
此外,男、女大学生在求助因子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大学生在求助因子上平均分要高于男生。这说明女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喜欢通过求助方式得到帮助进而解决问题,而男生宁愿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也不喜欢向别人求助。应对方式的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因子在性别方面有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
表4 不同运动量大学生应对方式差异检验
从表4可知,不同运动量的当代大学生在遇到各类事件时能积极主动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不同运动量的当代大学生在解决问题因子上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解决问题因子方面,运动处于波动量水平的学生与处于中等运动量学生的差异(P=0.005〈0.01),与处于大运动量学生的差异P=0.001〈0.01)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运动处于波动量水平的大学生使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的程度最低。这与郭玉江[11]的研究结果类似。可能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不仅身体各方面素质得到增强,通过锻炼还可以释放内心的各种抑郁、烦恼和压力,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同时通过参加一些体育比赛,锻炼了大学生在面临一定压力情况下的心理应对能力,充分感受到比赛中激动、欢呼、喜悦、遗憾、自责、责任和担当等一系列的情绪体验,提高心理抗波动能力。与经常运动的大学生相比,不经常运动的大学生使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的程度较低,使用幻想和退避等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的程度更高。这可能是因为,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总是“宅”在宿舍里,缺乏与其他人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交往障碍。与人交往的时候,不善于调节个人情绪;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不愿意或者不敢通过向他人求助方式去解决问题,因而更多地采用幻想、退避、自责等方式去面对生活中各类应激事件。
1.本次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总体运动量偏低,七成以上学生运动量处于波动量水平。
2.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各种应激事件时,采用的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使用得相对较少。各种应付方式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和自责。
3.当代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年级差异。在解决问题因子方面,大二比大三、大四学生使用程度更高;在求助因子方面,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相比,大四学生使用程度最低,说明大四学生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程度最低,相对更多采用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
4.当代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相对来说,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多地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使用求助应对方式程度更高。
5.当代大学生无论处于何种运动量水平,面对应激事件时,首先选择积极应对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表现更为突出。其中,处于波动量水平的大学生使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程度最低,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程度较高。
1.高校应继续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此项活动为载体,把学校体育工作中心和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让大学生通过此项活动,真正热爱上体育锻炼,达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最终目标。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促进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和开展各项体育类活动,把“宅男”“宅女”们从宿舍吸引到运动场上来,改善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2.虽然目前当代大学生多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于他们采用成熟、理性应对方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高校应该加大在这方面宣传力度,让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还能对个体心理素质有积极影响,增强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
3.高校应重点关注大四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教师和毕业生之间良好沟通,了解毕业生具体想法,面临的困境等,鼓励和引导他们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面对压力。
4.高校应积极关注男大学生在面临应激事情时的表现,及时给予他们辅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摆脱传统观念,通过适当方式发泄不良情绪,在遇到困境的时候,更加积极地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
5.高校应通过适当方式倡导大学生加强科学体育锻炼相关知识学习,强化体育意识,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1]季浏.身体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3).
[2]曾荣侠.大学新生应付方式和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3).
[3]李林.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4).
[4]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
[5]梁德清,刘绍君.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
[6]张建卫,李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7]黄希庭.压力应对与幸福进取者[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8]占玉珍,余丽华,段宝斌.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9]刘玉新,张建卫,张丽红.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10]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3).
[11]郭玉江.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和分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