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木耳优良品种春季选育研究*

2014-07-18 11:27姜国胜张春凤赵晓雪
中国食用菌 2014年3期
关键词:耳片黑木耳菌种

杜 萍,姜国胜,张春凤,赵晓雪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黑龙江省黑木耳优良品种春季选育研究*

杜 萍,姜国胜,张春凤,赵晓雪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黑龙江省是黑木耳栽培大省,发展前景看好,而近年来由于菌种混杂、退化,生产规模虽扩大,但产量有下降趋势,选育优良菌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试验对分离于我国的14株野生黑木耳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对收集于黑龙江省的31个栽培品种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14株野生菌株中初步筛选出5个较优菌株;从31个栽培品种中初步筛选出13个较优品种,若以总产量为指标,仅有6个品种高于对照。

黑木耳;野生菌株;品种;人工驯化;栽培性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Bull.) Quél.生产大省,栽培规模最大,产量最高。2012年仅牡丹江市黑木耳栽培规模达26亿袋,列世界第1位,产量占全国的13,全省的50%以上。其中东宁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黑木耳第一县”。2012年9月在牡丹江市成功召开了“第五届黑木耳节”,牡丹江市被国际食用菌组织授予“世界黑木耳之都”的荣誉称号。然而,黑龙江省的黑木耳产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品种泛滥、缺少主打、制种不规范等。此外,老化、退化和劣质菌种仍在流通,造成木耳抗性差、品质劣、产量低,给生产者带来很大困扰和经济上的损失[1]。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选育优良菌种是取得黑木耳人工栽培稳产、高产的关键所在,而野生资源是黑木耳品种选育的重要来源。课题组于2009年进行了黑木耳标本的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工作,并收集市场上流通广泛的品种,经初选、复选和决选等栽培比较试验,选育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商品价值高的优良菌种,旨在为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本研究所用野生黑木耳标本由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采集,经分离纯化后选取14株培养特性较好的菌株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将收集于黑龙江省广泛栽培的31个黑木耳品种进行栽培比较试验,各菌株来源见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所用野生菌株采用干耳组织分离方法[2]获得。

1.2.1 菌种制作

母种采用PDA斜面培养基;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每个品种接3瓶(500 mL),于25℃恒温培养20 d左右。

表1 试验选用野生及栽培菌株情况

1.2.2 菌包生产

培养料配方为木屑82%、麦麸15%、石膏1%、黄豆粉1.5%、石灰0.5%。采用17 cm×35 cm聚乙烯袋,每袋装料重1.1 kg(60%含水量),常压灭菌8 h~10 h,每个品种接50袋,于25℃左右培养室内培养。期间注意防杂,记录菌丝长势、污染率及菌丝满袋时间等。

1.2.3 打孔催芽及分床

春季栽培于2012年4月23日打孔,每菌包打120个孔,具体的催芽管理见前文报道[3]。催芽期记录现耳芽时间及整齐度,待耳芽出齐并长至1 cm~2 cm后分床。

1.2.4 出耳管理

出耳期早晚浇水、前期少浇勤浇中午温度高时不浇,待耳芽展片后应干湿交替。出耳期记录耳片颜色、形状、有无耳脉等。

1.2.5 采收

当耳片直径为3 cm~4 cm时要及时采收,晾晒并保存。记录采收时间、耳片颜色、厚度(鲜耳)、鲜重、干重等,计算各品种的总产量及单袋产量,耳片厚度及干湿比率,测试方法参照国标GBT 6192-2008 进行[4]。所有测试结果参照标准品种(M24即黑29)进行判定,每个性状重复测试30次,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黑木耳品种春季栽培性状调查

不同黑木耳品种春季栽培性状调查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黑木耳品种春季栽培性状调查

续表

菌株编号满袋天数∕d菌丝长势∕d现耳芽天数∕d耳芽整齐度耳片形状颜色(干耳)背面腹面厚度∕mm耳脉情况菌包污染率∕%M359++20较齐菊花黑黑1.3筋少12M454+++18整齐菊花黑褐黑1.2筋多2M563++26不齐朵灰褐黑1.2腹面有筋46M758+21较齐朵深褐黑褐1.1耳片无筋26M860+++20整齐菊花黑褐黑1.4筋多且粗0M958+++22整齐朵黑黑1.5背腹都有筋2M1070+25不齐朵黑褐黑0.9筋少、深20M1355++16整齐片多深灰黑1.0筋少20M1455+++17整齐菊花黑褐黑1.1筋多12M1563++16整齐单片黑黑1.2筋少32M1765+++20较齐碗状黑黑1.0耳片无筋2M1954++25不齐菊花黑褐黑1.2耳根筋多14M2054+++32较齐朵黑褐黑1.6筋多、深2M2154++23较齐朵深褐黑1.4多筋12M2256++20整齐单片深灰黑1.4耳片筋少16M2355+++25不齐碗、片灰褐黑1.6多筋20M2454++26整齐菊花灰褐黑1.8耳脉条纹浅6M2560+++18整齐单片黑黑1.5无筋40M2655+++21较齐单片深褐黑1.6多筋18M2757+28较齐菊花黑黑1.4筋少48M2858+28不齐朵黑褐黑1.1多筋62M2954++26不齐朵黄褐深褐1.8耳脉浅28M3057+++23不齐单片灰黑黑1.2耳脉朵、浅4M3157++28较齐朵黄褐黑1.3多筋22M3254++22不齐朵黑黑1.2耳脉较多30M3358+++18较齐单片黑黑1.8耳片无筋16M3460+28整齐朵黑褐黑1.7筋少18M3565+28不齐菊花黑黑1.3多筋18M3654+++23较齐朵深褐黑1.8多筋0M3755+++28不齐朵黑褐黑1.5耳脉深、多6

注:+表示菌丝稀疏、生长势较弱;++表示菌丝较密、生长势较强;+++表示菌丝浓密、生长旺盛。

从表2可以看出,45个黑木耳品种菌丝满袋天数为54 d~80 d,平均为59 d,最快为54 d,与对照M24相同。其中A9、A10生长速度最慢,分别为78 d和80 d,可能野生菌株人工驯化栽培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环境和栽培条件,也可能因为栽培基质不适合其生长或该菌株不是黑木耳种。春季栽培从打孔后至现耳芽的时间总体上是栽培菌株较野生菌株快。野生菌株中以A5最快,而A10在90 d时才现耳芽。栽培菌株中大多数在25 d左右现耳芽,最慢的为M20。

45个品种栽培比较试验表明子实体形态存在一定差异,耳片形状以朵状居多,其次为片形、菊花状,仅M17为碗状(图1)。耳片新鲜时颜色稍浅,多为深褐或黑褐色,干燥后多为黑色,而野生菌株A3和A13较为特殊均为黄褐色。大多数品种耳脉明显,耳片多筋,极少数品种耳片无筋,如M25(图2)。

鲜耳耳片厚度在1.5 mm左右,其中M29、M33、M36耳片较厚达到1.8 mm,与对照相同,而A10和M2,M10耳片较薄,小于1.0 mm。

45个黑木耳品种春季栽培菌包污染率较高,野生菌株中A6的污染率最低为8%,但仍高于对照,A7的污染率最高,达到40%,其余菌株基本在16%左右;栽培品种中M8和M36养菌期间未被污染,M9、M17、M20的污染率仅为2%,

图1 黑木耳M17品种的子实体形态

图2 黑木耳M25品种的子实体形态

低于对照;污染较严重的菌株有M5、M10、M15、M17、M35、A8、A12和A13。

2.2 不同黑木耳品种春季栽培产量调查

不同黑木耳品种春季栽培产量调查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黑木耳品种春季栽培产量调查

黑木耳春季栽培出耳期较长,采收期为6月初至9月下旬,而10月份获得的产量极少,未做调查。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黑木耳品种的出耳盛期分布在不同的时期,这应该与品种生理特性有关,即早熟或中早熟品种6月份采收量较大,而中熟或中晚熟品种出耳盛期在7月份,如A6、A12、A14、M2~M5、M10、M19、M20、M23~M25、M27、M31、M32、M34、M35,共17个菌株;晚熟品种出耳盛期在8月,大多数野生菌株属此类,如A8~A11、A13,栽培品种M21、M35、M37共8个菌株;剩余20个菌株为早熟或中早熟品种。

45个黑木耳品种春季栽培平均每袋产量为30 g,与对照产量相同。14个野生菌株中单袋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的有5株,即A5>A15>A12>A2>A14,若以总产量为指标则A5>A15>A14>A2>A12>;31个栽培品种中单产高于对照品种的有13个,即M28>M5>M22>M27>M9>M15>M25>M14>M2>M23>M4>M29>M32;若以总产量为指标,则仅有6个品种高于对照,即M9>M22>M8>M4>M14>M2。

干湿比是判定黑木耳干制品质量优劣、是否掺杂使假的1项重要指标。本试验仅M5、A9、M10的干湿比大于对照品种(1∶15.7);另有8个品种(A2、A7、A10、A12、M3、M28、M31、M37)的干湿比大于等于1∶15.0,其产品可称得上是一级;A3、A6、A8、A11、M8、M14、M20、M27、M34这9个品种的干湿比大于等于1∶14.0小于1∶15.0,其产品可划为二级;而M30的干湿比最小(1∶12.0),其产品可视为三级。

3 结论与讨论

黑木耳市场上的栽培品种多为晚熟菌种,且多数菌种退化,表现为抗逆性差、产量低,如M7、M10、M19、M28、M31。本试验由于养菌期间在冬季,养菌室前期温度较低,不能满足菌丝生长的需求,造成菌种萌发速度较慢,很多菌包感染了青霉和木霉菌,但同时也说明个别栽培品种有菌种退化,抗逆性差的现象。

单袋产量高的品种,其总产量不一定高,如野生菌株中的A12、A2、A14等;栽培品种中的M5、M15、M25、M27、M28等。因此,衡量1个品种的好坏应首先考虑总体产量,而单产高的品种总产低多是由污染率高造成的。

45个黑木耳品种春季栽培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18个较优品种。其中,野生菌株5个(A5、A15、A14、A2、A12);栽培品种13个,若以总产量为指标,仅有6个品种(M9、M22、M8、M4、M14、M2)高于对照。剔除了11个品种,其中野生菌株4个,即A4、A9、A10、A11;栽培品种7个即M7、M19、M21、M31、M34、M35、M36。这些品种无论单产还是总产都较低且污染率高,没有复筛的必要。剩余的34个品种中有些品种产量虽较低,但考虑到菌丝长势较强、出耳形状较好、污染率相对较低的品种仍保留了下来,用于秋季复筛。有关黑木耳品种秋季栽培比较试验将另文报道。

[1]马云桥,张介驰. 黑龙江省黑木耳菌种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北方园艺,2010(14): 218-219.

[2]杜萍,崔宝凯. 木耳菌种分离新方法简介[J]. 食用菌,2009,31(6): 27-28.

[3]杜萍,孙绍年,曹伦. 黑龙江省地栽黑木耳小孔栽培技术[J]. 食用菌市场,2012(8): 25-26.

[4]李黎,范秀芝,肖扬,等. 中国木耳栽培种质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菌物学报,2010,29(5): 644-652.

蘑菇有抗癌效果但食用不宜过多

古埃及人一直认为吃蘑菇可以延年益寿,虽然他们的科学方法听起来很难让人信服,但是现代科学家对于蘑菇药用价值的调查确实得出了一些令人欣喜的结果。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种野生蘑菇品种,现代科学家针对3个主要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是蕈类草药、舞茸和香菇。

蕈类草药,又称灵芝,被应用于中医治疗中已有 2 000 年的历史。灵芝被认为有抗癌和增强免疫力的神效,针对此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去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杂志上发表的1篇文章,就有关于1支科学家团队用灵芝杀死癌细胞的调查研究。这支科学团队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中心,他们在灵芝中发现了1种叫做F3多糖的碳水化合物分子。这种碳水化合物分子可以诱导抗体识别并杀死癌细胞。

舞茸也有与灵芝相似的功效。2009年,在由斯隆·凯特琳癌病中心指导的人体试验中,科学家发现舞茸可以刺激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系统。但是,在所有药用蘑菇中最广为人知的为香菇。香菇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美味的口感,更因它所含的复合香菇多糖而著名。一些研究发现,香菇中含有的多糖可以增加癌症患者存活几率,其中包括2008年中国哈尔滨学院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发现,香菇多糖有益于增加平均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

香菇提取物活性己糖化合物是日本用于癌症患者替换疗法中的第二最常用的化合物。另一种叫做姬松茸的蘑菇,则是最常用化合物。2011年,德克萨斯州的1项研究发现,活性己糖化合物还能帮助人体对抗病毒和传染病,包括流感。

药用植物专家库尔曼·吉尔翰说:“这些蘑菇含有人类无法合成的属性。因为分子的组成通常都太过复杂”。他认为,这些真菌的免疫值非常重要,而这些仅仅是他们对于健康益处的冰山一角。库尔曼·吉尔翰抱怨说,现在仍然有许多医生忽视这些蘑菇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

英国癌症中心的博士凯特·阿尼说:“当有可以吃的有益东西的时候,人们通常都会特别兴奋,然后说: 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我吃了足够多的这种东西,它就能对我有效? 其实,大家不知道关于食用的剂量,所以那样吃不会真的有效。而且吃,也不是利用率最高的方法,因为并不知道吃进去多少才能使所需成分可以从人体的胃进入血管,然后作用在肿瘤,这才是问题所在”。

由于真菌复杂的化学混合物,进食过多蘑菇也有可能有损人体健康,库尔曼·吉尔翰还补充道:“当人们开始超负荷进食一样食物的时候,这个食物对于人体来说,可能就不是完全良性的了”。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14.05.07

Study on the Cultivars Breeding ofAuriculariaauricula-judaein Spring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 Ping, JIANG Guo-sheng, ZHANG Chun-feng, ZHAO Xiao-xue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conomy Vocational College, 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41)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s a large production base forAuriculariaauricula-judae,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production scale was expanding, but the yield decreased because of mixed strains, degradation, and so breeding good strains was the main work at present. 14 strains of wildA.auricula-judaeseparated in our country were carried on the artificial domesticated cultivation, and 31 varieties collected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made in spring cultivation comparison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 superior strains were preliminary selected from 14 wild strains, and 13 better varieties from 31 cultivars, take the total production as indexes, only 6 varieti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Auriculariaauricula-judae; Wild strains; Varieties;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项目来源: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黑龙江黑木耳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G2012n0015)。

杜萍(1982-),副教授,主要从事食(药)用菌栽培育种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2014-03-28

S646.6

A

1003-8310(2014)03-0007-05

猜你喜欢
耳片黑木耳菌种
非比例多轴载荷耳片的疲劳分析方法
民用飞机耳片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耳片接头系数的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耳片接头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会“变身”的黑木耳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德江黑木耳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